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前六场都和曹操有关!

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前六场都和曹操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2/3 23:25:19

一、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此战,曹操的兵力只有3万左右,而实力强大的袁绍,则派出了10万大军。不过,在兵力劣势的基础上,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由此,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周瑜率领三万兵马前去抵抗。虽然兵力差距十分悬殊,但是,周瑜采用火攻的计策,成功击败了曹操。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为而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三、渭南之战

渭南之战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破韩遂马超等关中联军的作战。当时关西诸侯在名义上归顺曹操,曹操欲借道讨伐汉中张鲁,于是,关西诸侯起兵造反,阻止曹军进兵,史称“韩遂、马超之乱”。双方在关中潼关、渭南等地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渭南之战的胜利,扫清了曹操全面占据黄河流域的最后障碍。

四、第二次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魏将张辽等人守合肥。趁着曹操用兵汉中的机会,孙权调集10万大军,发起了第二次合肥之战。但是,东吴大军被张辽突袭,被张辽突击,孙权人马皆披靡。孙权撤退时,又被张辽突击,再次兵败。因此,第二次合肥之战又称逍遥津之战,此战直接奠定了张辽在三国名将中的地位。

五、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此战的结果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

六、襄樊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此战,关羽一度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让曹操有了迁都许昌的念头。但是,在孙权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进退失据,随之兵败被杀。

七、夷陵之战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在夷陵之战爆发后,孙权求和不成,于是,他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八、寿春之战

寿春之战是指曹魏甘露二年至三年(257年—258年),魏大将军司马昭在寿春全歼诸葛诞军及吴军近20万人的一次攻城作战。在寿春之战前,司马昭所在的家族固然篡夺了朝廷大权,不过,其对于曹魏东线地区的掌握不是非常牢固。但是,通过寿春之战,司马昭彻底解决了诸葛诞等武将,从而为西晋建立扫清了阻碍。

九、魏灭蜀之战

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此战,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包围了成都。伴随着后主刘禅的投降,蜀汉正式走向灭亡。

十、晋灭吴之战

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东吴,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东吴宣告灭亡。晋灭吴后,三国时代彻底结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烈女,皇甫规的遗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甫规为桓灵时期,即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的名将,威震天下,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皇甫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据说,皇甫族人身上流淌着远古王室的血液,在西汉时期就已兴盛,只不过在史籍中却并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一直到东汉,皇甫家族的人才开始在政坛军界崭露头角。公元161年冬,羌军合兵攻掠陇西等郡县,时任中郎将的皇甫

  • 管仲的智商到底有多高?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深不可测!有一天齐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此举切切不可,这样不但会引起商贾们的反对,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呀!”管仲并不赞同齐桓公的做法。“依你看,该如何是好?”齐桓公焦急地询问管仲。“大王不必为此担忧,只需要在城内开辟河道,把水引至城内商业大街,水流便会顺着流入城外低洼湿地,如此便可解决!”管仲不紧不慢地对齐桓公提出建

  • 崤之战,秦晋之好破灭,秦国战略大掉头,由东进变为西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在晋文公伤后,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导致秦晋崤之战,使得秦晋之好彻底破灭,在随后的报复中让秦穆公看到秦国与晋国的差距,使得穆公不得不放弃东进战略,转而西进,最终秦穆公获得霸西戎的称号。秦穆公一直都有称霸的愿景,在秦穆公在位的前三十多年间,秦国一直执行东进战略,希望可以插手中原事务。与此同时在晋献公

  • 秦国为啥能统一我们,看看秦国的几位君主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贾谊有篇名垂千古的《过秦论》,评价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六世”指的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能统一我们,少不了这六位的功劳,先看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已经有了简公、献公变法,但成效甚微。

  • 诸葛亮的兄长,没有什么战功,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的优秀后代有谁,诸葛亮舌战东吴完整视频,诸葛亮之后的蜀汉重臣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的诸葛家族,影响力同样不小,也即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均受到孙权的重用,并一度掌握了东吴的兵马大权。不过,就诸葛瑾来说,虽然是东吴的大将军,但是他在对外用兵上,几乎没有独自率军取得过胜绩,也即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瑾凭什么受到孙权的重用,乃至于官至大将军呢?一

  • 5个版本的霸王项羽:冯绍峰帅气,吴彦祖贵气,你喜欢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今日,我虽死,却还是西楚霸王!”每次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电视剧《神话》项羽的吴江之战。2009年上映的穿越古装剧《神话》,演员谭凯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将“西楚霸王”的精粹演绎到了极致!塑造的项羽很成功。电视剧《楚汉传奇》,何润东饰演项羽,何润东身材魁梧,有功夫底子,而且化妆也够霸气

  • 先秦文化赏析21:春秋霸业的前夕“狄族的崛起和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史简介,魏晋时期的戎狄,春秋历史知识分享

    进入东周时期以后,周王室的统治权威继续下降。繻葛之战又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之后又出现了“曲沃代绎”小宗家族代替大宗王的标志性事情。之后又有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东周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春秋初期,天子之位,形同虚设。说到“春秋争霸”不得不提的就是当时中原边陲的狄族势力。春秋霸主的产生,一方面

  • 荆轲刺秦王,滴血封喉图穷匕首见,有没有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赢政采纳李斯计谋,一心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又夺去了燕国好几座城,太子丹曾留在秦国当人质,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雪耻。方法笨拙,目的模糊是行刺为主?还是先劫持再行刺?他既不操兵练马,也不联盟抗秦,而是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思想太单纯。他拿全部身家到处寻

  • 曹魏五帝 三个被废 抢来的江山还是被人抢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增强,并且挟持了汉献帝控制了东汉朝廷,经过多年征战,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东汉,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一、曹丕曹丕魏文帝

  • 战国名士之鬼谷苏秦:佩六国相印,组建合纵联盟对抗强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鬼谷子苏秦简介,苏秦合纵,六国分秦有哪些武将参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正是战国时代的真实写照。君侯公伯,大国小国,纷纷称王,竞争激烈而残酷,而以学有所长以入仕,寻求平台以施展的战国士子们,则如同鱼跃入水,鸟归山林般自由,这里正是他们可以一展才华抱负的地方。[var1]波澜辽阔而又纷纷扰扰的战国时代中,众多学子名士出将入相,短短二百年间,有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