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怎样才能在夷陵之战中取胜?为兵之道,当正奇结合

刘备怎样才能在夷陵之战中取胜?为兵之道,当正奇结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1/22 14:52:20

前半生是收留了吕布这个二五仔,导致徐州被夺,他在北方奋战半生好不容易获得的一块地盘就这么被夺走了,是他事业生涯的重挫;

后半生就是不听赵云等人的劝阻,悍然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蜀汉元气大伤,自己也活活气死了。

如何好好利用吕布,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写过了,请看:

刘备怎样才能让吕布为己所用,而不是被其噬主夺了徐州?

那么刘备如何才能打赢夷陵之战呢?

刘备戎马一生,最后却在夷陵犯下了巨大的错误,就是连营七百里,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当魏文帝曹丕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就对群臣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xí]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的意思是,在草木丛生、地势高旷或低洼潮湿的地方安营扎寨,必然被敌方所击败。

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刘备居然在夷道停留达半年之久,从正月到六月!虽然蜀军多次挑战,但吴军依然坚守不出,刘备无奈,甚至想要等到入秋之后再大举进攻。

这操作实在是令人大惑不解。

蜀军深入吴境二三百里,远离大后方,补给困难,按说应该讲究速战速决,但刘备竟然拖了半年之久。

那么刘备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对峙僵局,获取胜利呢?

孙子兵法》有云:“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意思是:整个部队与敌对抗而不会失败,是依靠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

那刘备的军队什么是正,什么是奇?

刘备主力在围攻夷道是正。

而奇兵呢?

一是江北的黄权部。

黄权部在江北,刘备主力在江南,此时黄权部就应该不在与陆逊的吴军在夷陵对峙,而是绕过夷陵继续向东进攻,渡过沮水,攻打荆州各郡。

刘备在荆州多年,许多士族都与刘备相识。

当年吴国偷袭荆州,许多荆州人是被迫投降的,其实内心还是比较愿意接受刘备的统治的。

据史书记载,当刘备东征后,当时荆南的桂阳、零陵也发生叛乱以响应,只有长沙因东吴步骘率军坐镇而没有异动。

试想,如果黄权率领蜀军,绕过陆逊防守的夷陵,向东挺近,进入荆州各郡,必然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也就是说如果黄权军攻入荆州,面对的敌人只有长沙的步骘军!

如果陆逊不放弃夷陵,那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权军渡过沮水,攻入当阳、麦城,然后南下,扫荡各城,直取江陵。

如果陆逊放弃夷陵去追击黄权,那么夷陵必定防守空虚,刘备可以派出部分兵力渡江北上攻打夷陵,只要占领了夷陵,那么夷道就成了一座孤城,不能持久。

东吴的主力在夷陵与刘备对峙,荆州各郡的守军人数较少,防守空虚,黄权部一到自然可以摧枯拉朽的攻略荆州各城,而那些向往刘备的荆州士族,自然纷纷做内应,吴国早荆州的统治必然土崩瓦解。。

要知道刘备集团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荆州人,比如诸葛亮等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原来刘表的部下,不如冯南、傅肜等人也是荆州人。

黄权率领军攻入荆州,就好像是“还乡团”,荆州人虽然说不上是箪食壶浆,但起码是欢迎刘备军的。

毕竟当年刘表坐镇荆州时,与江东打了很多年的仗,可谓是血仇。被东吴统治,荆州人内心是不认同的。

如果黄权渡过沮水,可以率军南下,与刘备的蜀军主力夹击夷道一带的吴军主力。

此时吴军主力如果不退却,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被包饺子!

或者黄权攻打夷道,而切断东吴向夷道的供给线,夷道也会不攻自破。

第二个奇兵就是刘备的主力。

面对孙恒坚守不出,刘备完全可以留下部分兵力围困夷道,派出一两万兵力绕过夷道,沿江东下,攻打荆州重镇江陵或者公安。

最好进攻公安,因为公安在江南,江陵在江北。先打下公安,再渡江攻下江陵,基本上就能夺回荆州。

江陵和公安都是刘备经营了多年的老地方,刘备大军一到,必然可以引起城内的积极响应。

而此时刘备就可以和南下的黄权部在江陵会师。

陆逊就算追来,面对刘备和黄权,在野战之中必败无疑。

如果公安或者江陵投降刘备或者被刘备攻下,孙恒坚守的夷道就没有意义了。本来他要阻挡刘备,却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无用之地。

当刘备占领了江陵和公安,那么收复荆南四郡易如反掌。基本上当年自己在荆州的地盘就已经到手了一半了。

东吴“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就会完全破产。

还有个不稳定因素:魏国。

此时镇守襄阳的应该是曹仁夏侯尚

如果二人见刘备破吴军,占据了江陵,那么必定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南下攻打刘备。

此前曹丕坐山观虎斗,看刘备与陆逊交战。

但此时胜负已分,曹魏必然会火中取栗,企图南下占领整个荆州。

无论如何,东吴在荆州的统治已经全盘瓦解,陆逊和孙恒所做的就是放弃荆州,全力赶回江东,保住基本盘。然后东吴坐视刘备和曹仁、夏侯尚在荆州争夺。

曹仁、夏侯尚远道而来进攻刘备主力防守的坚城江陵,必然是无功而返。

或许魏吴会联合起来攻打刘备,但这两个盟友的关系恐怕比当年吴蜀更不稳定。

无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 双方肯定会立即反目成仇。

刘备只要坚守不出,或者避敌锋芒,最后坐收渔利的反而成了刘备。

经此一战,刘备重夺荆州,蜀汉势力大振,刘备才有了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不是龟缩在益州一隅之地,当个偏安小朝廷的皇帝。

夺取了荆州,刘备可以挥师别上攻打襄阳,同时令镇守汉中的魏延率领全军,兵出子午谷,攻打长安,占领关中,天下可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志·散户列传,吕布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牛散张角,预见乱世到来,喊出“庄家已死,散户当立”,疯狂吃货,掀起惊涛骇浪。只可惜,预期过于超前,至死都被套牢,没能熬过大盘低谷。但他开创的纷乱时代,造就了众多后来投资者的不世传奇。其中佼佼者,一数曹丞相:敢想敢拼,长年梭哈,最终举牌“ST大汉”成功上位。二数刘皇叔:有大机构背景,资金虽少却极为稳健

  • 荆轲,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人格低贱、智商堪忧的业余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学时代学过《荆轲刺秦王》这篇古文,依稀记得老师讲解这篇古文时的神情,时尔是低沉的声音、时尔又高亢激昂,当老师说到在易水河畔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浮现在了眼前,一个视伤如归的勇士,一个为了苍生而去抗击秦朝暴君的壮士,是多么的令人敬佩啊!这就是我中学时代眼里

  • 军师联盟:司马懿的忍者之路2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对内,她能够相夫教子,对外,她可以保护丈夫,尽心尽力,夫妻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依旧血浓于水,是相伴了半辈子的家人了,从爱情变成了亲情。后来曹丕继位,司马懿也跟着升到了御史大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今非昔比,他已经是朝中的重要大臣了,再也不是当初世子的谋士了。他成功了,选对了主子,也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躺在床上,两天未进食,已经饿的爬不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曾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这一切还得从他称霸时说起。齐桓公登上了王位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除掉劲敌公子纠,谁料鲁国国力不强,为了避免发动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已秘密处决了公子纠。本来鲁国的管仲也在齐桓公的黑名单上,可心腹鲍叔牙极力阻止。他认为管仲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向齐桓公建议,何

  • 误读搜神记:秦王开疆取巴蜀,赳赳老秦拓版图,神龟示迹建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二十七年,秦王命令张仪建造成都城。张仪建了很多次,城墙都会莫名其妙地坍塌。某天,忽然有一只体形巨大的乌龟漂浮在长江之上,巨龟游到东面子城东南角的时候,突然暴毙而亡。张仪请巫师占卜吉凶,巫师占卜后对张仪说:“这是上天在暗示按着乌龟的轮廓建造城墙。”张仪按照巫师的建议,成功地把成都城建

  • 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前六场都和曹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此战,曹操的兵力只有3万左右,而实力强大的袁绍,则派出了10万大军。不过,在兵力劣势的基础上,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由此,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

  • 东汉烈女,皇甫规的遗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甫规为桓灵时期,即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的名将,威震天下,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皇甫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据说,皇甫族人身上流淌着远古王室的血液,在西汉时期就已兴盛,只不过在史籍中却并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一直到东汉,皇甫家族的人才开始在政坛军界崭露头角。公元161年冬,羌军合兵攻掠陇西等郡县,时任中郎将的皇甫

  • 管仲的智商到底有多高?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深不可测!有一天齐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此举切切不可,这样不但会引起商贾们的反对,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呀!”管仲并不赞同齐桓公的做法。“依你看,该如何是好?”齐桓公焦急地询问管仲。“大王不必为此担忧,只需要在城内开辟河道,把水引至城内商业大街,水流便会顺着流入城外低洼湿地,如此便可解决!”管仲不紧不慢地对齐桓公提出建

  • 崤之战,秦晋之好破灭,秦国战略大掉头,由东进变为西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在晋文公伤后,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导致秦晋崤之战,使得秦晋之好彻底破灭,在随后的报复中让秦穆公看到秦国与晋国的差距,使得穆公不得不放弃东进战略,转而西进,最终秦穆公获得霸西戎的称号。秦穆公一直都有称霸的愿景,在秦穆公在位的前三十多年间,秦国一直执行东进战略,希望可以插手中原事务。与此同时在晋献公

  • 秦国为啥能统一我们,看看秦国的几位君主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贾谊有篇名垂千古的《过秦论》,评价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六世”指的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能统一我们,少不了这六位的功劳,先看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已经有了简公、献公变法,但成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