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增强,并且挟持了汉献帝控制了东汉朝廷,经过多年征战,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东汉,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一、曹丕
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操之子。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国。在位期间,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
二、曹叡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239年1月22日),曹叡病逝于洛阳,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
三、曹芳
曹芳(232年-274年),三国时期魏国第三位皇帝,疑为魏武帝曹操曾孙,任城王曹楷之子。
青龙三年(235年),选为魏明帝曹叡养子,册封齐王。景初三年(239年),立为皇太子,同日魏明帝曹叡病死,曹芳正式即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正始十年,经历高平陵之变,曹爽倒台,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图谋废掉司马师,但被司马师平定,将曹芳废为齐王,拥戴高贵乡公曹髦继位。西晋建立后,册封邵陵县公。
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
四、曹髦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
正始五年(244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专权秉政,甘露五年(260年6月2日),亲自讨伐司马昭,被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
五、曹奂
曹奂(246年-302年),曹魏末代皇帝(260年6月-266年2月),魏明帝曹叡养子。
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曹髦被成济弑杀,司马昭与众臣商议,将曹奂立为皇帝。
曹奂虽名为皇帝,但实为司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篡夺曹魏政权,曹魏灭亡,曹奂被降为陈留王。
太安元年(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谥号为元皇帝。
曹魏立国46年,历经五任皇帝,除了曹丕、曹叡父子是有实权的皇帝外,其余三位,都是被权臣挟持。
第三任皇帝曹芳被司马师废掉;第四任皇帝曹髦被司马昭设计杀害;末代皇帝被逼迫禅让。
曹丕以魏代汉,没成想,几十年后,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司马炎以晋代魏,曹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