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兄长,没有什么战功,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诸葛亮的兄长,没有什么战功,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63 更新时间:2024/3/3 2:23:18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的诸葛家族,影响力同样不小,也即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均受到孙权的重用,并一度掌握了东吴的兵马大权。不过,就诸葛瑾来说,虽然是东吴的大将军,但是他在对外用兵上,几乎没有独自率军取得过胜绩,也即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瑾凭什么受到孙权的重用,乃至于官至大将军呢?

具体来说,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东汉末年,为了躲避中原地区的战乱,诸葛瑾南下江东。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孙权开始执掌江东。经过弘咨等人的推荐,诸葛瑾受到了孙权的任用。公元201年,诸葛瑾先是担任县令一职,后来被孙权任命为长史。

诚然,诸葛瑾不像诸葛亮一样,拥有一流的指挥能力。不过,诸葛瑾依然收获了孙权的信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同时,诸葛瑾仪表堂堂又温文大方,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高雅气质。比如东吴大臣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近来承蒙他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积怨过多犯罪过深,深为陛下所忌恨,虽有祁奚之类的人相救,而我却无羊舌氏那样的德行,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基于此,在防御曹操、处理刘备关系等问题上,孙权喜欢和诸葛瑾商议,也即和他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君臣关系。而在东吴的对外战役上,孙权也将诸葛瑾派上前线,比如吕蒙偷袭关羽的时候,孙权很可能是希望诸葛瑾发挥监军的作用。

同时,相对于江东本地的士族,诸葛瑾毕竟是北方过来避难的,也即缺乏根基,这促使诸葛瑾会在利益上和孙氏保持一致。在孙权的后半生中,打击江东士族力量成为重要的工作。于是,在削弱了一批士族后,孙权自然要扶持新的势力。这个时候,老成持重、且善于处理内部纷争的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也就节节升高了。

当然,诸葛瑾在东吴还是发挥了自己的价值,那就是维系孙刘联盟的作用。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哥哥,两人都明白孙刘两家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联合抗击北方的曹操。比如赤壁之战前后,孙刘联盟逐渐形成,此时,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二人的关系正好成为强化联盟的有利因素。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孙刘联盟出现裂痕,而孙权巧妙利用诸葛瑾来处理对蜀汉的沟通事务,也是希望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两家关系完全对立。

总的来说,诸葛瑾为人忠厚,不管是和孙权,还是和江东武将的关系都比较好,能够做好后方与前线的沟通工作。同时,东吴有才能的文臣中,鲁肃和诸葛瑾在赤壁之战前都是主战的,也因此赢得了武将的支持。于是,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后,当即册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当然,诸葛瑾这位大将军主要还是负责后勤、协调等事宜,在具体决策和作战上,孙权显然更相信吕蒙、陆逊等人。

此外,赤乌四年(241年),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死前嘱咐买棺服,办丧事要简约。在诸葛瑾去世后,他的儿子诸葛恪继续获得孙权的重用,乃至于成为孙权的托孤大臣。可是,诸葛恪没有继承父亲谦虚谨慎的性格,最终死于东吴的内乱中。

更多文章

  • 5个版本的霸王项羽:冯绍峰帅气,吴彦祖贵气,你喜欢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今日,我虽死,却还是西楚霸王!”每次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电视剧《神话》项羽的吴江之战。2009年上映的穿越古装剧《神话》,演员谭凯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将“西楚霸王”的精粹演绎到了极致!塑造的项羽很成功。电视剧《楚汉传奇》,何润东饰演项羽,何润东身材魁梧,有功夫底子,而且化妆也够霸气

  • 先秦文化赏析21:春秋霸业的前夕“狄族的崛起和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史简介,魏晋时期的戎狄,春秋历史知识分享

    进入东周时期以后,周王室的统治权威继续下降。繻葛之战又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之后又出现了“曲沃代绎”小宗家族代替大宗王的标志性事情。之后又有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东周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春秋初期,天子之位,形同虚设。说到“春秋争霸”不得不提的就是当时中原边陲的狄族势力。春秋霸主的产生,一方面

  • 荆轲刺秦王,滴血封喉图穷匕首见,有没有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赢政采纳李斯计谋,一心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又夺去了燕国好几座城,太子丹曾留在秦国当人质,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雪耻。方法笨拙,目的模糊是行刺为主?还是先劫持再行刺?他既不操兵练马,也不联盟抗秦,而是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思想太单纯。他拿全部身家到处寻

  • 曹魏五帝 三个被废 抢来的江山还是被人抢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增强,并且挟持了汉献帝控制了东汉朝廷,经过多年征战,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东汉,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一、曹丕曹丕魏文帝

  • 战国名士之鬼谷苏秦:佩六国相印,组建合纵联盟对抗强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鬼谷子苏秦简介,苏秦合纵,六国分秦有哪些武将参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正是战国时代的真实写照。君侯公伯,大国小国,纷纷称王,竞争激烈而残酷,而以学有所长以入仕,寻求平台以施展的战国士子们,则如同鱼跃入水,鸟归山林般自由,这里正是他们可以一展才华抱负的地方。[var1]波澜辽阔而又纷纷扰扰的战国时代中,众多学子名士出将入相,短短二百年间,有太多

  • 秦朝灭亡后赵佗称王建立南越,汉武帝时灭亡南越设置郡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初年,汉高帝刘邦无暇顾及南越。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特派“名有口辩”的陆贾出使南越。至南越后陆贾向南越王宣扬西汉“国威”,使赵佗既仰慕又畏惧,遂欣然接受刘邦给予的“南越王”封号,从此“称臣奉汉约”。成为西汉王朝下的属国。南越虽地处南端,为越族聚居地区,但其国内制度,与西汉王朝属下之其他诸侯

  • 《寻秦记》中的大反派信陵君,其实是不输白起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信陵君简介,寻秦记李牧怎么害怕巨鹿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感悟

    [var1]信陵君的出生时间已不可考,而他在史书中出场时间可以推算大概,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兄弟。封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从这段可以记载可以知道,信陵君此时已经成名,并且在魏国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信陵君礼贤下士,有

  • 商鞅变法令秦国强大,最后落得五马害伤的下场,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鞅之死简介,孙膑和商鞅,商鞅南门立木阅读答案

    [var1]那么为什么商鞅变法,使得地方变得强盛后,还落得五马害伤的下场呢?他到底在变法过程做了些什么?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又名公孙鞅,卫鞅。早年的商鞅,在魏国国相公叔座下任职,公叔座伤后,商鞅听说秦国孝公在国内发布高薪招聘人才,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的他,便投奔秦国,来到秦国后,商鞅在秦国是举目无亲,

  • 战国唯一能灭秦的超级大国,两代君主迷恋同一仙女,最终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的魏国、赵国、齐国也曾强大一时,威震列国,但魏赵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最多占有一省之地,地小人寡,很难有所作为。齐国虽有鱼盐之利,富甲天下,但地盘也不大。而楚国则不同,占有着长江中下游的辽阔土地,先后攻灭40多个诸侯国,尤其是在灭了越国和鲁国后,地盘西到陕西,东到江浙,北到山东,南接两

  • 王莽沽名钓誉不惜成为孤家寡人赢得天下赞誉,最终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王莽称帝之前,他的人生就是为了一个“名”字而活。这个“名”字是他前期无往不利的法宝,也是他最后身败名裂的缘由。显赫家族里的“异类”王莽的家族是西汉末期最显赫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但是汉元帝和王政君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因为王政君为汉元帝(当时还是太子)生下了长子,被汉宣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