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子百家为啥总拿宋国人开涮这与宋国君主有啥关系

诸子百家为啥总拿宋国人开涮这与宋国君主有啥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4/1/20 12:41:50

[var1]

春秋战国时期,“宋人”成了蠢笨、脑残的代名词,诸子百家讲段子,总是喜欢拿宋国人开涮,这种嘲弄宋国人的段子比比皆是。

庄子说:宋国人经商有一套,某一天,一个宋国商人一拍脑袋,呀?咋从来没有人去东南方的越国卖帽子?

这是个巨大的商机啊!于是宋国商人就悄悄囤积了一批礼帽,一路辗转运送到越国。

宋国商人费劲巴力把帽子运到越国,却发现越国气候潮湿,越人断发文身,整天喜欢光着膀子,刺满纹身,根本没人戴帽子。宋国人一脸懵逼,赔个精光。

孟子也讲过一个关于宋国人的段子:宋国有个农夫,整天看着自己家田里的庄稼,他觉得秧苗长得太慢了,于是就动手,一棵一棵地拔秧苗,帮助秧苗快点长大长高,不成想太阳一晒,秧苗全都死掉了,揠苗助长成语从此诞生了!

韩非子讲得更有意思:宋国有个老农好吃懒做,整天无所事事,坐在田里看人家打猎。

某一天,有人围猎,被追捕的一只兔子慌不择路,一头撞死在大树上。

宋国人惊喜万分,把兔子拎回家,炖上一锅肉,美美吃了一顿。从此之后,宋国老农就整天蹲在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树,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日久天长,宋国老农没等来兔子,却给后世奉献了一条成语——守株待兔。

有细心读者一定会问,孔子为啥没有调侃宋国人呢?因为孔老夫子的先祖就是宋国人。微子去世后,由其弟微仲即位,这位微仲就是孔子的老祖宗。

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开始,其后裔开始以孔为姓氏,孔子咋会嘲弄祖宗呢。

宋国人为啥总是受到时人的嘲弄呢?原来,这与宋国国君的特殊身世有关。

周朝大封姬姓诸侯的同时,也封了一些异姓诸侯,如周朝国师姜子牙的后裔封国为齐,颛顼帝五世孙季连的封国为楚等等。

周朝刚刚灭掉商朝,周天子并未对商朝宗室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而是非常人性化,宽容大度地容许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史记》作禄父)留在在商朝国都,延续子氏家族的香火。

周武王姬发委派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到殷商故地监视武庚。周武王去世后,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管叔、蔡叔、霍叔等姬姓三兄弟不服,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叛乱。

周公姬旦不是软鸡蛋,他大举兴兵,很快平定了叛乱,管叔和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被贬作庶民。

周公遵循兴灭继绝的古老传统,任命纣王同父异母弟微子启统管殷商遗民,建立了宋国,国都在商丘。

周天子封宋国的国君为公爵,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位列首位,是仅次于王的一个爵位。

宋国共传承了三十四任国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在春秋诸国之中,算得上比较长久的国家。

周天子对宋国国君以客相待,尊为“三恪”之一,准许宋国国君以天子礼仪祭祀商朝先王。

三恪指的是封前代王朝的子孙为公侯,称三恪表示尊重,封虞、夏、商后裔在陈、杞、宋三国。

微子启很聪明,他对周朝的宽容大度很感恩,于是时刻提醒自己和国人,商朝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这些周朝的客人一定要守住客人的本分,不能喧宾夺主,四处瞎嘚瑟,毕竟不是子氏家族统治天下的时代了。

宋国国君,也就是商朝王族的后裔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装傻充愣,夹着尾巴做人,大智若愚,从不逾矩。

孔子赞美宋人的装傻行为——“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国家安宁时,我们都是聪明人,国家动荡不安,我们就躲起来装傻。以愚笨示人也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宋国的国民——即商朝的遗民在一千平方公里的膏腴之地上老老实实种田、经商。

大巧若拙的宋国人很善于经商,宋国工商业十分发达,很多后人以商为姓氏,既是祖先的国号,也是自己从事的职业。

宋国到了第二十任国君——宋襄公子兹甫在位的时候,乘齐国内乱之机,取代齐国,成为盟主,为春秋五霸之一。

[var1]

到了第三十四任国君——宋康王子偃时,一度十分兴盛,但是宋康王不自量力,早忘了祖先藏能示拙的生存之道,最终身死国亡。

康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家联手灭掉,土地被瓜分一空。

宋康王出逃,后死于魏国温邑(今属河南温县),存在了八百多年的宋国从此永远消失了。

更多文章

  • 祝童鞋们黄帝4715年,孔子2568年新年快乐!童鞋们蒙圈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的新年感言,谁有孔子的资料告诉我,贺孔子诞辰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祝童鞋们新年快乐!公元纪年(也称西元)是以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此前一年即为公元前。[var1]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

  • 最先恢复活人殉葬的是比秦始皇早四百多年的一位秦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史记》记载:秦始皇葬礼上,“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秦二世嬴胡亥为老爹秦始皇举行葬礼,担心墓葬的机关被工匠们传出去,在工匠尚未撤离时,突然下令关闭外羡门,使大量工匠被“活口坑杀”。同时,秦始皇后宫无数佳丽未生

  • 长城到底有没有用?秦始皇耗资搭建长城的原因为何,真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城是由秦始皇建的吗,长城今犹在不见秦始皇什么意思,假如秦始皇在长城开直播

    长城的建造史:值得一说的是,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长城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追溯建造史,实际上还要从西周时期说起,万里长城的前身,本身并不是联系在一起,而是由多个烽火台组建而成,并且,当时所谓的烽火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给友军提供信号,进而前来支援营救,譬如“烽火戏诸侯”讲述的便是烽火台的作用

  • 长平之战战败,赵括替他背锅2千多年,真正原因惹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惨败原因,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惨败,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强

    [var1]实际上,赵括替他背锅2千多年,真正原因惹争议。众所周知,要说起赵国的主帅的话,当年还是廉颇掌控了更多的权利。当年廉颇选择了和对方进行了持久战,在战略上来说自然廉颇这样的做法是理智的。对方敌军则是使用了反间计,秦军之所以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也是忌惮于廉颇的身经百战,才会让赵国撤掉了廉颇换上了

  • 此人有比诸葛亮还厉害的谋士,睡尽天下美人,去世后被点天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长河中呈现出来的,无论是皇帝还是谋士,都有其自己的轨道。要说这其中最厉害的人,想必也是众说纷坛。也想必一定有人要选诸葛亮的,毕竟他可是神一样的存在,按照科学来说,这全归功于他的才能。刘备曾在他未出山时,三顾茅庐也是成为了典故。也从中可见他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此人有比诸葛亮还厉害的谋士,睡尽天下美

  • 陈凯歌《荆轲刺秦王》里的秦始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精彩简介,谁找陈凯歌拍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刺杀秦始皇小品

    [var1]在内地的版本中,他把这一点改得更加突出。就叙事来说干脆把荆轲的故事移到后面集中到两段,就具体台词来说删改了秦王的一些嗜血的台词。原来的版本中,秦王上了战车后跟着驭手讨论了一个大道理。驭手说:“记着,上了阵就是一个字!””什么字?”“杀。”秦王就跟着大叫“杀“。看破了这一点,对陈凯歌的许多

  • 杨修因“鸡肋”而死?曹操告诉你,沾上了此人,杨修不得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里杨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博学多才,智慧超群,连曹操都自愧不如,但他同样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最终死于太过聪明。《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颇带一些戏剧的意味,但实际上杨修是因曹操的大阴谋而死。演义中所说的“鸡肋”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不过结果却大相径庭。曹操发布了一个夜间口令,号曰“鸡肋”,众人皆不得

  • 英法俄三国都曾对外殖民,为何只有沙俄没有放弃后来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英法以及俄国在工业水平、社会制度、海军强大程度都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都使得英法和俄国之间的扩张方式、目的、以及运作模式都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因素客观上决定了多年以后英法俄与侵占土地之间的关系和最终结果。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和层面有针对性地阐述殖民结果与这些因素的关系。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经历导致在

  •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嬴政,征服六国,他的事迹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千古一帝嬴政简介,嬴政一统六国王者荣耀,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嬴政灭六国剪辑

    [var1]在那个时候天下呈现7股势力,每一个地方都希望能够一统天下,然而嬴政做到了,那么他能够成功也是有极高的手段的,同时也凭借着超高的智商,在每场战争中将对方连连的击败,所以当时其他地方对于嬴政是非常忌惮的,也深知他的实力不容小觑。[var1]说到魏国就比较冤了,当时他和赵国、国外合伙要去攻打秦

  • 他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精心培养20年,不幸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任何人当上皇帝,随来接替自己的皇位是一个问题。刘备这辈子一直光顾江山,但他还没有为蜀汉培养出一个好的接班人。此外,刘备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并在白帝城去世。在他生命的尽头,他只能把江山社稷委托给诸葛亮。刘禅作为六位的儿子,在当上皇帝后毫无主见,在加上他的性格懦落,国家的权利在诸葛亮手中毫无意见。。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