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祝童鞋们新年快乐!
公元纪年(也称西元)是以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此前一年即为公元前。
[var1]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民国以前上溯至西汉武帝时,封建帝王以年号纪年。汉武帝之前,则以帝王在位时间纪年,如秦二世元年,鲁庄公十一年等等。
一
[var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出现在公元前140年,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共使用六年。不过历史上存在争议,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第一个年号应该是“元狩”,因为此前使用的三个年号都是在元狩元年(前122年)时追记的,有点像后世“追封”的味道,比如说追封曹操为魏武帝,他根本就没当过一秒钟皇帝,有点像开玩笑。
二
大一统时代,年号并存现象几乎为零,因为天下共主,只能有一个统一的年号,即便是独处一隅的诸侯,远在海外的藩国也概莫能外。如明朝灭亡之后,朝鲜王国仍以崇祯年号纪年,可见当时年号影响力之大。
[var1]
国家分裂的乱世就不同了,三国时期,第一次出现年号并存现象。如景初(魏)、建兴(蜀汉)、嘉禾(吴)等。此后的十六国、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国、南宋、元末、明末等时期均出现各自为政,年号乱纷纷的局面。
十六国时期的公元373年,中华大地竟然雨后春笋般冒出十个年号,如前秦太初元年、后燕慕容垂建兴元年等,真应了曹雪芹那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
明清之际,除明英宗使用了两个年号外,基本上是一个皇帝从头至尾只使用一个年号,这样以年号称呼皇帝,非常便于记忆,如万历帝、乾隆帝。
汉武帝是第一个倡导使用年号的,他也是改元次数较多的皇帝,在位54年,前后使用了11个年号。
[var1]
还有唐高宗李治,武周则天皇帝武曌,这两口子加起来统治中国55年,改元更换年号多达31个。最为奇葩的是,武则天有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巨人一双硕大的脚丫子,女皇感到是上天赐福,于是心血来潮,就有了年号大足。
四
也有的年号看起来莫名其妙,如南梁武帝使用的几个——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这是编写绕口令的节奏吗?
俗语“光腚”在古代不知是不是也这样用,反正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顼在1211年改元“光定”年号,光溜溜用了13年。也别苛求西夏皇帝,人家毕竟是党项族人,汉语刚学会没几天。
五
[var1]
年号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清代的康熙(1662——1722年)长达61年。
仅次于康熙的是乾隆(1736——1795年)用了60年。
有人不认可,说崇祯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在朝鲜李朝,一直奉大明为正朔,崇祯年号竟被使用了265年之久。
使用时间最短的年号没有争议,盛昌元年(1234年)正月十一夜,金东面元帅完颜承麟临危受命,接受金哀宗禅让成为最倒霉的末帝,仪式还没进行完,蒙宋两面夹击,金末帝仓促应战,被元军杀害,这个年号使用也就几个小时而已,大金帝国从此灰飞烟灭。
六
年号大多为两个字,三个字不多,四个字就更少了,还是西夏人敢想敢干,他们先后用了两个六字的年号“天授礼法延祚”、“天赐礼盛国庆”,可谓别出心裁。
年号中有“天”字的多达66个,次之有“建、永、隆、龙、凤、皇”等较为常见。
悠悠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年号呢?晚清梁启超的统计结果是316个,他肯定没有统计农民起义政权、豪强割据势力等所使用的年号。上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纪年表》统计是500多个,也有学者统计为720个左右。
七
年号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还有一些遗存在地名当中。
宋代,江西昌南镇烧成素有“冰肌玉骨”美誉的青白瓷,很受宋真宗喜爱,因此他把景德(1004--1007年)年号送给昌南镇,就有了瓷都景德镇。
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在越州躲避金兵,以其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第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于是就有了绍兴这一地名。
宋代还有一些皇帝赏赐的年号地名,如陕西咸阳的淳化县、福建南平的政和县、浙江丽水的庆元县、上海嘉定区等等。
八
在北宋初年,发生过年号重复事件。
[var1]
三年后有一天,赵匡胤无意之中发现宫人使用的一面铜镜背面赫然写有“乾德四年铸”字样,不由大吃一惊。我用了三年的年号这里咋就成了四年,难道朕穿越了?还是早就有人用过?好好一个处女年号,竟然成了二手货。老大气急败坏,召人立即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是,早在四十多年前,前蜀国主王建暴死后,儿子王衍继位,改元乾德(919——924年)一直用了六年,又改元咸康,未足一年,前蜀国被后唐灭掉。
用二手货也就罢了,竟然还是个不吉利的亡国之君的年号。
老赵气得发疯,找到丞相赵普,用毛笔饱蘸墨汁儿在他脸上一顿狂画:“我叫你丫的不好好学习!”
其实赵匡胤不知道,更早的唐武德六年(623年),有一个叫辅公祏(音石)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在丹阳称帝,年号也是“乾德”,国号也是“宋”,也是一个亡国之君,不足一年兵败被杀。赵匡胤要知道这些早气翻白眼了,国号说不定也得改一改,赵普肯定被炒鱿鱼了。
九
[var1]
清朝年号大多似谶语,自打嘉庆帝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嘉庆”与“家罄”谐音,家被败光了,可不就是“家罄”嘛。
道光更不吉利,谐音“盗光”,好端端泱泱大国的家业,被西方列强一古脑“盗光”了。
“咸丰”谐音“咸疯”,大家都疯了我去,大清帝国还有好吗?
年号伴随着皇权早已风流云散,公元纪年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吗?近年来,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学者认为,公元纪年完全属于西方化的产物,与本民族文化毫无瓜葛,因此建议采用黄帝纪年或孔子纪年,当然也有人提出以西周共和纪年,还有人主张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纪年。
不知哪一种更符合中国文化?其实本人更倾向于使用一些具体的年号纪年,因为每一个年号都是微缩的历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灵魂精神,有呻吟有悲鸣也有长歌呐喊和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