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祝童鞋们黄帝4715年,孔子2568年新年快乐!童鞋们蒙圈没?

祝童鞋们黄帝4715年,孔子2568年新年快乐!童鞋们蒙圈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80 更新时间:2024/1/22 9:53:20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祝童鞋们新年快乐!

公元纪年(也称西元)是以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此前一年即为公元前。

[var1]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民国以前上溯至西汉武帝时,封建帝王以年号纪年。汉武帝之前,则以帝王在位时间纪年,如秦二世元年,鲁庄公十一年等等。

[var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出现在公元前140年,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共使用六年。不过历史上存在争议,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第一个年号应该是“元狩”,因为此前使用的三个年号都是在元狩元年(前122年)时追记的,有点像后世“追封”的味道,比如说追封曹操为魏武帝,他根本就没当过一秒钟皇帝,有点像开玩笑。

大一统时代,年号并存现象几乎为零,因为天下共主,只能有一个统一的年号,即便是独处一隅的诸侯,远在海外的藩国也概莫能外。如明朝灭亡之后,朝鲜王国仍以崇祯年号纪年,可见当时年号影响力之大。

[var1]

国家分裂的乱世就不同了,三国时期,第一次出现年号并存现象。如景初(魏)、建兴(蜀汉)、嘉禾(吴)等。此后的十六国、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国、南宋、元末、明末等时期均出现各自为政,年号乱纷纷的局面。

十六国时期的公元373年,中华大地竟然雨后春笋般冒出十个年号,如前秦太初元年、后燕慕容垂建兴元年等,真应了曹雪芹那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明清之际,除明英宗使用了两个年号外,基本上是一个皇帝从头至尾只使用一个年号,这样以年号称呼皇帝,非常便于记忆,如万历帝、乾隆帝。

汉武帝是第一个倡导使用年号的,他也是改元次数较多的皇帝,在位54年,前后使用了11个年号。

[var1]

还有唐高宗李治,武周则天皇帝武曌,这两口子加起来统治中国55年,改元更换年号多达31个。最为奇葩的是,武则天有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巨人一双硕大的脚丫子,女皇感到是上天赐福,于是心血来潮,就有了年号大足。

也有的年号看起来莫名其妙,如南梁武帝使用的几个——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这是编写绕口令的节奏吗?

俗语“光腚”在古代不知是不是也这样用,反正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顼在1211年改元“光定”年号,光溜溜用了13年。也别苛求西夏皇帝,人家毕竟是党项族人,汉语刚学会没几天。

[var1]

年号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清代的康熙(1662——1722年)长达61年。

仅次于康熙的是乾隆(1736——1795年)用了60年。

有人不认可,说崇祯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在朝鲜李朝,一直奉大明为正朔,崇祯年号竟被使用了265年之久。

使用时间最短的年号没有争议,盛昌元年(1234年)正月十一夜,金东面元帅完颜承麟临危受命,接受金哀宗禅让成为最倒霉的末帝,仪式还没进行完,蒙宋两面夹击,金末帝仓促应战,被元军杀害,这个年号使用也就几个小时而已,大金帝国从此灰飞烟灭。

年号大多为两个字,三个字不多,四个字就更少了,还是西夏人敢想敢干,他们先后用了两个六字的年号“天授礼法延祚”、“天赐礼盛国庆”,可谓别出心裁。

年号中有“天”字的多达66个,次之有“建、永、隆、龙、凤、皇”等较为常见。

悠悠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年号呢?晚清梁超的统计结果是316个,他肯定没有统计农民起义政权、豪强割据势力等所使用的年号。上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纪年表》统计是500多个,也有学者统计为720个左右。

年号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还有一些遗存在地名当中。

宋代,江西昌南镇烧成素有“冰肌玉骨”美誉的青白瓷,很受宋真宗喜爱,因此他把景德(1004--1007年)年号送给昌南镇,就有了瓷都景德镇。

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在越州躲避金兵,以其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第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于是就有了绍兴这一地名。

宋代还有一些皇帝赏赐的年号地名,如陕西咸阳的淳化县、福建南平的政和县、浙江丽水的庆元县、上海嘉定区等等。

在北宋初年,发生过年号重复事件。

[var1]

三年后有一天,赵匡胤无意之中发现宫人使用的一面铜镜背面赫然写有“乾德四年铸”字样,不由大吃一惊。我用了三年的年号这里咋就成了四年,难道朕穿越了?还是早就有人用过?好好一个处女年号,竟然成了二手货。老大气急败坏,召人立即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是,早在四十多年前,前蜀国主王建暴死后,儿子王衍继位,改元乾德(919——924年)一直用了六年,又改元咸康,未足一年,前蜀国被后唐灭掉。

用二手货也就罢了,竟然还是个不吉利的亡国之君的年号。

老赵气得发疯,找到丞相赵普,用毛笔饱蘸墨汁儿在他脸上一顿狂画:“我叫你丫的不好好学习!”

其实赵匡胤不知道,更早的唐武德六年(623年),有一个叫辅公祏(音石)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在丹阳称帝,年号也是“乾德”,国号也是“宋”,也是一个亡国之君,不足一年兵败被杀。赵匡胤要知道这些早气翻白眼了,国号说不定也得改一改,赵普肯定被炒鱿鱼了。

[var1]

清朝年号大多似谶语,自打嘉庆帝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嘉庆”与“家罄”谐音,家被败光了,可不就是“家罄”嘛。

道光更不吉利,谐音“盗光”,好端端泱泱大国的家业,被西方列强一古脑“盗光”了。

“咸丰”谐音“咸疯”,大家都疯了我去,大清帝国还有好吗?

年号伴随着皇权早已风流云散,公元纪年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吗?近年来,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学者认为,公元纪年完全属于西方化的产物,与本民族文化毫无瓜葛,因此建议采用黄帝纪年或孔子纪年,当然也有人提出以西周共和纪年,还有人主张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纪年。

不知哪一种更符合中国文化?其实本人更倾向于使用一些具体的年号纪年,因为每一个年号都是微缩的历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灵魂精神,有呻吟有悲鸣也有长歌呐喊和怒号!

更多文章

  • 最先恢复活人殉葬的是比秦始皇早四百多年的一位秦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史记》记载:秦始皇葬礼上,“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秦二世嬴胡亥为老爹秦始皇举行葬礼,担心墓葬的机关被工匠们传出去,在工匠尚未撤离时,突然下令关闭外羡门,使大量工匠被“活口坑杀”。同时,秦始皇后宫无数佳丽未生

  • 长城到底有没有用?秦始皇耗资搭建长城的原因为何,真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城是由秦始皇建的吗,长城今犹在不见秦始皇什么意思,假如秦始皇在长城开直播

    长城的建造史:值得一说的是,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长城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追溯建造史,实际上还要从西周时期说起,万里长城的前身,本身并不是联系在一起,而是由多个烽火台组建而成,并且,当时所谓的烽火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给友军提供信号,进而前来支援营救,譬如“烽火戏诸侯”讲述的便是烽火台的作用

  • 长平之战战败,赵括替他背锅2千多年,真正原因惹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惨败原因,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惨败,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强

    [var1]实际上,赵括替他背锅2千多年,真正原因惹争议。众所周知,要说起赵国的主帅的话,当年还是廉颇掌控了更多的权利。当年廉颇选择了和对方进行了持久战,在战略上来说自然廉颇这样的做法是理智的。对方敌军则是使用了反间计,秦军之所以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也是忌惮于廉颇的身经百战,才会让赵国撤掉了廉颇换上了

  • 此人有比诸葛亮还厉害的谋士,睡尽天下美人,去世后被点天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长河中呈现出来的,无论是皇帝还是谋士,都有其自己的轨道。要说这其中最厉害的人,想必也是众说纷坛。也想必一定有人要选诸葛亮的,毕竟他可是神一样的存在,按照科学来说,这全归功于他的才能。刘备曾在他未出山时,三顾茅庐也是成为了典故。也从中可见他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此人有比诸葛亮还厉害的谋士,睡尽天下美

  • 陈凯歌《荆轲刺秦王》里的秦始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精彩简介,谁找陈凯歌拍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刺杀秦始皇小品

    [var1]在内地的版本中,他把这一点改得更加突出。就叙事来说干脆把荆轲的故事移到后面集中到两段,就具体台词来说删改了秦王的一些嗜血的台词。原来的版本中,秦王上了战车后跟着驭手讨论了一个大道理。驭手说:“记着,上了阵就是一个字!””什么字?”“杀。”秦王就跟着大叫“杀“。看破了这一点,对陈凯歌的许多

  • 杨修因“鸡肋”而死?曹操告诉你,沾上了此人,杨修不得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里杨修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博学多才,智慧超群,连曹操都自愧不如,但他同样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最终死于太过聪明。《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颇带一些戏剧的意味,但实际上杨修是因曹操的大阴谋而死。演义中所说的“鸡肋”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不过结果却大相径庭。曹操发布了一个夜间口令,号曰“鸡肋”,众人皆不得

  • 英法俄三国都曾对外殖民,为何只有沙俄没有放弃后来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英法以及俄国在工业水平、社会制度、海军强大程度都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都使得英法和俄国之间的扩张方式、目的、以及运作模式都有比较大的差别。这些因素客观上决定了多年以后英法俄与侵占土地之间的关系和最终结果。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和层面有针对性地阐述殖民结果与这些因素的关系。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经历导致在

  •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嬴政,征服六国,他的事迹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千古一帝嬴政简介,嬴政一统六国王者荣耀,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嬴政灭六国剪辑

    [var1]在那个时候天下呈现7股势力,每一个地方都希望能够一统天下,然而嬴政做到了,那么他能够成功也是有极高的手段的,同时也凭借着超高的智商,在每场战争中将对方连连的击败,所以当时其他地方对于嬴政是非常忌惮的,也深知他的实力不容小觑。[var1]说到魏国就比较冤了,当时他和赵国、国外合伙要去攻打秦

  • 他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精心培养20年,不幸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任何人当上皇帝,随来接替自己的皇位是一个问题。刘备这辈子一直光顾江山,但他还没有为蜀汉培养出一个好的接班人。此外,刘备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并在白帝城去世。在他生命的尽头,他只能把江山社稷委托给诸葛亮。刘禅作为六位的儿子,在当上皇帝后毫无主见,在加上他的性格懦落,国家的权利在诸葛亮手中毫无意见。。幸运的

  • 三国乱世里,他是蜀国后主,究竟有大智慧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起码说明刘禅不是“扶不起”,也绝非是“”司马炎的太子——傻瓜”。刘禅在诸葛亮的光芒照射下,黯然无光。我们承认,诸葛亮绝对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窃认为,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常年征伐,三国中最微弱蜀国就更加弱不禁风了,要知道打仗是要花银子的,虽说:“兵不在多而在精”,可古时的打仗还是靠人的。连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