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灭蜀后三封蜀侯但皆叛乱,此三任蜀侯应均为蜀王后裔

秦国灭蜀后三封蜀侯但皆叛乱,此三任蜀侯应均为蜀王后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87 更新时间:2024/2/11 11:36:33

第一,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开明氏蜀国(王都即在金沙遗址),蜀王随即南徙,其中蜀王当时死于武阳,也就是现在的彭山。同时,根据《水经注》的经载,蜀王后裔在此后迁徙到了交趾(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并在当地建立了蜀王朝,这在越南文献《大越史记全书》上有明确记载。并且,这一历史事实也已经被近年的考古所证实。具体的考古资料可以参阅:雷雨的《从青铜至铁器时代的考古发现看四川与越南的文化交流:越南考察心得》、彭长林的《越南北部牙璋研究》和张弘的《先秦时期古蜀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资料。因此,如果蜀王家族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已经开始南迁,则秦人所封的蜀侯就不可能是蜀人。

第二,从文献记载来看,《华阳国志》提到三任蜀侯即公子通(前316年秦灭蜀后受封)、公子恽(约前310年受封)、公子绾(前300年受封),皆不言其为蜀人。但《华阳国志》的记载与《战国策》、《史记》存在矛盾。根据《战国策·秦策一》和《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秦起兵定蜀之后,“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这样看来,第一任蜀侯应是蜀人。

如果解释上面的矛盾?这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秦人选择的蜀侯并非原蜀王家族的成员,而是原臣属于蜀王集团的地方势力集团成员,但这种可能性极低。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华阳国志》的记载有误,也就是说蜀王家族南迁时间并非是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而是在三任蜀侯皆反叛而未果的情况下,随着秦人设置郡县而被迫南迁的。这种可能性很大。

第三,公子通被封为蜀侯后,仅过了几年,就被来自蜀相陈庄所杀。随即,甘茂、司马错伐蜀,灭掉了陈庄。陈庄被杀后,公子恽被封为蜀侯。综合《史记》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公子恽封侯当为周郝王五年(前310年)。秦武王无子,显然这位公子恽要么仍是蜀人,要么是就是秦国王氏家族的族弟。从《华阳国志》提到的当时”戎伯方强“来看,秦人使用羁縻政策来笼络蜀人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第二任蜀侯也应当为蜀人。

[var1]

司马错

第四,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蜀侯公子恽反叛,再次被司马错平定,随后被封为蜀侯的是公子绾。按《秦本纪》、《始皇本纪》来看,秦昭襄王是三年而行冠礼,也就是说,公子绾如果是昭襄王之子的话,无疑只是一个婴儿或者幼童,在蜀地地方势力仍然很强大的情况下,显然秦人不可能把一个婴幼儿放到蜀地来为侯。也就是说,按照秦人政策的延续性来考虑,第三任蜀侯也仍当是原蜀王之后。

第五,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公子绾因有反叛企图被秦人所杀。此后,秦人再未立蜀侯,而是在蜀地实行了郡县制。随着郡县制在蜀地的建立,李冰治水成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也为秦人统一中国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支持。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定:秦人在蜀地推行郡县制前的三任蜀侯,很可能都是蜀王之后。从时间上来说,把蜀王家族开始南迁的时间放在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左右,这与《水经注》、《大越史记全书》等文献的记载都不会构成矛盾,也不会对解读已经发现的考古材料造成困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利用巴蜀三国混战而灭蜀,此战也是其远交近攻之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灭巴蜀的详细过程,秦国吞并巴蜀后面积,巴蜀在秦国地位

    秦国巧施“金牛计”灭蜀关于秦国用“金牛计”灭蜀的故事正史中没有记载,而是郦道元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引用《本蜀论》记载的“金牛计”。以此来论述“金牛道”或者“石牛道”得名的缘由。另外在晋代《华阳国志》里面也记载了“金牛计”的故事,虽然与《本蜀论》中略有不同,但大体的情节是相似的。“金牛计”又称“石

  • 湖北英山大发现,水沟旁找到神秘石碑,韩专家直呼: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湖北英山石碑图,英山篓子石,湖北臭水沟挖出一石碑

    [var1]这件事情还要从这个石碑身上说起,在湖北省一个叫英山的小县城里,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一个本地的小伙子路过一条水沟,想在水沟旁边洗洗脚。但他意外发现水沟里的一块儿被泥埋住的石碑,石碑上还刻着很多文字。小伙子非常的好奇,他便把这石碑从水沟里拿出仔细看,发现石碑上写着神主二字。[var1]小伙子

  • 周朝被一分为二,到底是因为什么?人祸还是不可抗拒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王朝值得关注既然老易选择从战国时代开始来顺藤摸瓜地解说历史,那就不可避免地要交代一下周朝及之前的历史背景,否则,就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行为。因为战国时代本身就是周朝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部分,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这么需要插一嘴,为什么是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统治中心

  • 重磅探险主播在深山老林中发现神秘骨头,上面竟然满是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甲骨文识别扫一扫,秘境探索直播发现神奇动物,考古新发现人气博主

    其探险中充满了神奇和未知,很吸引人,他们去年在国内某深山老林中,发现了一块神秘的骨头,(出于对创作者的保护和文物的保护不必说得太详细)。这块骨头上布满了文字,探险者初步认为上面刻写的可能是甲骨文。因为前段时间我研究了几天司母戊鼎,也顺便熟悉了几个甲骨文字,我一眼便断定这个骨头上的就是甲骨文。下面是这

  • 陈国内乱,田完逃到齐国,近三百年后完成田氏代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田氏代齐有没有预言,田单复国后为何离开齐国,田氏代齐的启示全文

    周平王东迁,周室衰微,诸侯国纷纷崛起,割据争霸,遂礼崩乐坏,到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阶级日渐衰弱,新兴地主阶级强势崛起,诸侯国内斗争加剧,卿大夫日益把持朝政,晋、齐、鲁三国尤甚。如晋之六卿,鲁之三桓,最后三家分晋成功。而在齐国,最终导致田氏代齐。有妫之后,将育于姜田完→田孟夷→田闵孟庄→田文子须无→田

  • 封神演义:妲己成功怀孕,得意产下皇子,发现孩子半人半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苏妲己进宫时是被迫,而现如今妲己不只要报复纣王,她要让纣王整个朝歌国破人亡。不久妲己怀孕,妲己虽然痛恨商王,但却对肚子里的孩子下不了手,妲己决定将孩子生下来,生产的时候,纣王在产房外等了三天三夜,可能是狐妖附身在妲己的身上太久的原因,妲己难产,毕竟人妖合一有损人的精气。好不容易孩子生下来了,让众人惊

  •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名士叫祁黄羊 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晋国十大历史事件,晋国历史人物系列,春秋时期晋国有哪些名人

    有一次,晋平公问齐黄羊:“南阳县缺一个地方判官,你认为谁适合担任这个职位?”齐皇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陛下可以派遣谢虎前去,谢虎非常适合担任县令。””晋平公惊道:“桀狐不是你的仇人吗?齐黄羊答道:“陛下是问我谁有资格做判官,不是问谁是我的敌人。”于是,晋平公任命谢虎为南阳区判官。[var1]当然,谢

  • 西周国人暴动竟无人镇压?学者: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国中无主,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请颇具威望的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暂代周天子行使职权,主持大局。由于有2人共同执政,因此后世称之为“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也就成了共和元年,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历史开始有了明确的纪年。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发动了暴乱的是“国人”,这是周王朝特有的一个群体。周朝实行了分封制,周

  •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地方公有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分别对应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古巴比伦时期与我国的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古巴比伦与秦汉都处于奴隶制社会。本文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地方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地方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伤他人而不是成为奴

  • 西周疑案:众目睽睽下,被“冤魂索命”的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西周历史上一桩疑案,关乎周宣王的伤因。周宣王,名姬静,西周第十一位国君,其父是遭遇“国人”驱逐的周厉王,其子乃是亡国之君周幽王,有着这样两个“闻名于史”的直系血亲,周宣王的遭遇可谓一言难尽,生前好不容易把王室威望推回巅峰,谁料伤后又被昏庸的儿子搞“塌方”了,好在历史给了他一个中肯的评价,叫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