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国人暴动竟无人镇压?学者: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西周国人暴动竟无人镇压?学者: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6 更新时间:2024/1/19 12:40:48

由于国中无主,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请颇具威望的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暂代周天子行使职权,主持大局。由于有2人共同执政,因此后世称之为“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也就成了共和元年,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历史开始有了明确的纪年。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发动了暴乱的是“国人”,这是周朝特有的一个群体。周朝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的直辖区叫做“王畿”,王畿又分为“国”、“野”。“国”是指天子居住的王城和诸侯国的都城。住在城里的周人,就叫做国人。住在野外的原住民,就叫做野人。能够住进城里的国人权力也是比较大的,国人甚至可以废掉他们不满意的国君。

对于他们发动的暴乱,其实存在一些疑点:国人自发的暴动,为会没有军队镇压,他们竟能攻打到王宫内?被分封在王畿附近的诸侯有保护天子的责任,但为何无人前往救驾?周厉王仓皇出逃,为何选择了偏远的山西?在他逃亡的14年中竟没有尝试过复辟?这些疑点不禁令人怀疑,这场暴动是有预谋的,那么主谋是谁呢?最终为何还要把政权交还给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呢?

国人暴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国语》中关于周厉王出逃的中记载道:“王流于彘”,意思是说,周厉王并不是自己出逃的,而是被流放的。《史记》中说道“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也就是说,国人是相约一起暴动的。那么周厉王究竟做了什么,让国人如此憎恨呢?

我们有理由猜测,周厉王在继位后,重用荣夷公和虢公长父为卿士,用他们来牵制周定公、召穆公等老卿士。失去权势的王公贵族们因此强力抨击。荣夷公在得势后,推行专利新规。从表面上看,是要将私营工商业收归为国有,但其实在西周时期,一切行业都由官府经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私营工商业者。周厉王和荣夷公是想将原本被贵族控制的工商业重新归由王室管理,以达到进一步加强王权的目的。

共和行政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周定公、召穆公等人逐渐失去了政治权力,而王公贵族的经济利益也被剥夺,自然都对周厉王颇为不满、心有怨言但不敢公然表达。后来周厉王又不允许国人公开议政,进一步强化了国人的愤懑情绪。召穆公和周定公等人便以此为契机打着百姓不堪重负、苦不堪言的旗号,利用国人发动了这场有预谋的政变。他们拉拢中小贵族和国人,暗中商讨政变计划,用使眼色的方式传递信息。王畿周边的军队和诸侯也都已经打点过了,所以国人能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打入王宫。后来又将周厉王流放到边远的彘,对他严加看管。被流放的周厉王并没有带上随行家属,有可能太子就是被召穆公等人扣押下来作为人质,以防厉王复辟。而召穆公让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很有可能是一招“苦肉计”。

周厉王伤后,他的儿子——太子静继位,也就是周宣王。根据史书的描述,周宣王在位时,召穆公和周定公等人仍是大权在握。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他们发动暴乱、立太子静为王的目的,是想保住甚至是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

周宣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竹书纪年》中提到了一个叫“共伯和”的人,说他是在周厉王被流放后暂代天子职权的诸侯,但是《史记》中对这个人物只字未提。所以有学者就认为“共和”是指共伯和和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也有人认为共伯和这个人物并不存在,或是不仅仅代表某一个人。

“共和”的真相到底如何,还有待未来有更多的史料依据让我们解开谜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地方公有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分别对应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古巴比伦时期与我国的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古巴比伦与秦汉都处于奴隶制社会。本文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地方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地方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伤他人而不是成为奴

  • 西周疑案:众目睽睽下,被“冤魂索命”的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西周历史上一桩疑案,关乎周宣王的伤因。周宣王,名姬静,西周第十一位国君,其父是遭遇“国人”驱逐的周厉王,其子乃是亡国之君周幽王,有着这样两个“闻名于史”的直系血亲,周宣王的遭遇可谓一言难尽,生前好不容易把王室威望推回巅峰,谁料伤后又被昏庸的儿子搞“塌方”了,好在历史给了他一个中肯的评价,叫做“中

  • 秦救楚之战,秦国如何发兵救援楚国?有什么结果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川属于秦国还是楚国,秦灭楚之战简介,楚国尚红秦国尚黑

    历史背景公元前506年,有周王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准备攻楚。因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未能实现。原楚属国蔡、唐自愿助吴攻楚。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谋主,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军,统帅数万大军攻楚。孙武等认为楚已完全孤立,实力亦大有削弱,遂与蔡、唐联合进攻,发动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的战

  • 夏朝记录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秦始皇可不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周人有意识的对夏、商的历史做了一些整理倒是真的,这一点从《尚书》各部分的成书时间也可推知。据《尚书》各篇的内容及特点推知:①《尧典》、《皋陶谟》、《禹贡》成书时本无原始资料,而只是由许多口头传说,编纂而成。②《甘誓》、《汤誓》、《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洪范》为原典重加整理过的。③《商

  • 马陵之战,齐国军队如何设伏击败魏国军队?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陵之战齐国vs魏国,魏国和马陵,齐国魏国最新消息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在今河南范县城西,原属山东省)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但未全歼魏军。经此一战魏国元

  • 分封制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版图,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国联邦制和分封制,中国历代分封制,曾仕强分封制

    於恢不可否认,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对于我们历史的进程起到了新的的推动作用。《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然这并不符合实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诗经》当中也不会有“靡室靡家,猃允之故”了。商朝的统治区域并不大,在周武王取代商朝之后,也只能统治中原一带,于是就将一同灭商的功臣、

  • 诸子百家为啥总拿宋国人开涮这与宋国君主有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国灭了多少个国家,宋国人为什么被人嘲笑,宋国国君宋微子

    [var1]春秋战国时期,“宋人”成了蠢笨、脑残的代名词,诸子百家讲段子,总是喜欢拿宋国人开涮,这种嘲弄宋国人的段子比比皆是。庄子说:宋国人经商有一套,某一天,一个宋国商人一拍脑袋,呀?咋从来没有人去东南方的越国卖帽子?这是个巨大的商机啊!于是宋国商人就悄悄囤积了一批礼帽,一路辗转运送到越国。宋国商

  • 祝童鞋们黄帝4715年,孔子2568年新年快乐!童鞋们蒙圈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的新年感言,谁有孔子的资料告诉我,贺孔子诞辰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祝童鞋们新年快乐!公元纪年(也称西元)是以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公元元年,此前一年即为公元前。[var1]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

  • 最先恢复活人殉葬的是比秦始皇早四百多年的一位秦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史记》记载:秦始皇葬礼上,“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秦二世嬴胡亥为老爹秦始皇举行葬礼,担心墓葬的机关被工匠们传出去,在工匠尚未撤离时,突然下令关闭外羡门,使大量工匠被“活口坑杀”。同时,秦始皇后宫无数佳丽未生

  • 长城到底有没有用?秦始皇耗资搭建长城的原因为何,真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城是由秦始皇建的吗,长城今犹在不见秦始皇什么意思,假如秦始皇在长城开直播

    长城的建造史:值得一说的是,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长城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追溯建造史,实际上还要从西周时期说起,万里长城的前身,本身并不是联系在一起,而是由多个烽火台组建而成,并且,当时所谓的烽火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给友军提供信号,进而前来支援营救,譬如“烽火戏诸侯”讲述的便是烽火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