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分别对应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古巴比伦时期与我国的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古巴比伦与秦汉都处于奴隶制社会。
本文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地方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地方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伤他人而不是成为奴隶无株连他人亲属为奴隶法。
那么秦汉地方则是处于奴隶社会的高级阶段---地方公有奴隶制阶段:除了公民家庭使用私有奴隶外奴隶制帝国还大量使用公有地方奴隶。
这次公有地方奴隶的来源则是因为对外战争俘获的异国战俘,与古巴比伦地方不同,秦汉俘获了异国战俘之后不会立即处伤而是选择榨干其最后的剩余价值为地方获得巨额免费的廉价劳动力。
一、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概况
古代文明留存下来的法律文书是现代人想要了解当时的古代社会制度的最为新的的证据。
从发展阶段比较两河流域文明的法典要比中华文明的法律文献的年代早1500年或早一个时代。
它的法律是人类奴隶社会早期的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产物。刚从苏美尔奴隶制城邦发展到初步统一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王国处于奴隶制社会由城邦到帝国道路中的中间或过渡阶段---中等规模的王国或者局部地区统一地方时期。
这一时期的地方或者王的权威尚未 达到秦汉帝国那样至高无上的专制地位。秦汉法典则是奴隶社会发展鼎盛阶段奴隶制帝国的阶级和社会联系的总汇的反映。
虽然在两者法典中的内容上古巴比伦法典中反映的奴隶制度要比秦汉法典要直接、原始、粗暴一些,而要说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相同的地方便在于它们都将人类分为两个大部分即公民与奴隶。
二、法典公民与奴隶的区别
首先是公民,在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中公民应对地方尽相尽的义务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公民也享有地方给予的各种权利,而奴隶的不同就就在于他的地位较为的卑微,奴隶只能为公民和地方尽义务但相对的却不能享受任何权利更没有每个公民都有的人身自由。
从两个文明的奴隶制法典中,我们看到的是地方和法律对自由人和奴隶加以十分清楚的区别并给予完全不同的对待。
《新唐书》刑法志在论当时的笞、杖、徒、流、伤五刑时道:“三曰:‘徒。’徒者,奴也。”
秦汉法律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除了家庭拥有奴隶外当一个触犯地方法律的公民所犯的罪行比罚金规定的可赎罪严重,但又不严重至于处伤时地方的对罪人惩罚和对其他公民的威慑是对其施以徒刑即成为劳作奴隶。
因此我们可以把秦汉的徒刑奴隶制度定义为“地方或公有奴隶制”。 于个人而言,它更具有人道主义,于地方而言,它为地方保留了大量的免费廉价劳动力。
三、巴比伦与秦汉的奴隶印记的异同
古代奴隶社会由于奴隶占据了社会人口的相当大一部分比值并随着奴隶人群的日渐扩大如何去妥善惯例就成了管理层非常需要费心的事情,那么为了防止奴隶冒充公民或逃跑,古巴比伦便强制要求奴隶在身体上留有奴隶印记从而在在外表上与普通公民区分开来。
这样一来,奴隶和普通公民就有了区别,一个奴隶要是想要逃跑就变成了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在两河流域奴隶的记号是特殊的长发发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地的苏美尔和塞姆语族男人一般剪短发而外族如埃兰人、鲁鲁布人的发型为长发披肩或马尾辫。
之后由于奴隶数量急剧的增多,在奴隶类别中也划分出了十分明显的等级,地方为了区分奴隶和自由人成为奴隶的敌俘要求外族奴隶在变成奴隶之后必须保留原来特有的长发型以示外族奴隶身份。
后来,数量比外族少得多的本族奴隶也可能必须蓄留长发以示身份了。汉穆腊比法典规定一个理发师不经奴隶的主人同意剃掉其奴隶的发型就是偷盗别人的奴隶。
当奴隶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之时,奴隶管理又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来应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比如,当一个公民需要罚款但是却没有相应的钱财却罪不至伤,秦汉地方就会将其变做是奴隶,当然这也要根据罚款的多少将并根据罪行轻重附加惩罚诸如:黥(面额刺字)、劓(割鼻)、刖(斩脚)、宫(割生殖器)等不同级别的伤残人身体的肉刑。
且除了终身的身体烙印(黥或劓)外和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用发型来区分奴隶和自由人一样。
商周秦汉以来的中华奴隶制社会对于区别奴隶和普通百姓的手段也做了划分,对罪行较轻而成为较高等级的奴隶的人用以剃光发须作为奴隶印记,这样保证了高等级奴隶未来会成为普通百姓的可能性彻,被称为“髡刑”其主要功能也是为了辨认和抓捕逃亡的奴隶。
两河流域的女人和男奴隶通常都是蓄留长头发,那么为了区别女人和女奴隶,因此又设下了髡刑印记的刑法,但是这些对于奴隶的将来而言都是可以更改的。
与古巴比伦不同的是,秦汉的许多刑罚当中虽然也有部分刑法是在之后恢复的,但是伤害肢体的肉刑还偏多,且是永久性的,不可恢复的。
四、秦汉奴隶制的处理
我们看到古巴比伦地方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由于地方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地方用法律往往把较重的他人处伤而不是成为奴隶,也没有把他人亲属处伤或成为奴隶的株连法律。
秦汉地方处于奴隶社会的高级阶段---地方公有奴隶制阶段:除了百姓家庭可以拥有大量的私有奴隶外之外,秦汉地方还大量的使用公有地方奴隶,那么这些公有地方奴隶从何而来?
其主要由地方对外战争俘获的战俘组成,这提供给了地方大量的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的廉价劳动力进一步推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秦汉帝国没有像早期奴隶制地方巴比伦那样大批处伤罪人。
为了防止奴隶逃亡,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华文明奴隶社会都通过发型和肉刑给奴隶打上容易识别的记号,并且秦汉奴隶地方还通过严苛的刑法及等级森严的法规建立了帝国和领袖的权力,同时获得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
秦国的人民和奴婢共同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把成都平原变成地方粮仓建成了郑国渠把关中平原变成粮仓,这样一来秦国的后勤便得到了巨大的保障。
并且由于秦国对于军事方面毫不留手的丰厚奖励,那些世代都是平民的人对于地方的爵位、田宅、钱物的渴求使得他们的利益与地方利益高度融合,且许多人对地方奴隶制的有罪而被成为奴隶的恐惧和对立功赎罪、解救成为奴隶的家属的希望使公民将士遵守法纪、人人求战、个个奋勇。这样的战无不胜的公民军队使秦地方战败六国一举统一天下。
五、总结
贾谊由于地方的强大可以保证公民的安全和温饱作为地方奴隶制的牺牲品的全体公民在这个制度没有走向极端时也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
然而,当地方奴隶制度已经发展到整个地方的绝大多数的公民都成为了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可言,那么这个地方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推翻,而秦汉等地方奴隶制帝国灭亡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由于大量地使用地方奴隶,将其投入到日常修建活动中,对外战争的后勤中,其无须任何费用无须任何顾虑,从地方奴隶而言是暗无天日,而对于地方而言则意味着地方各方面实力的突飞猛进,因此同样身为奴隶制地方秦汉地方无论是在社会生产力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古巴比伦乃至之后两河流域的任何朝代。
要说古代世界历史中可以与之媲美的只有战败波斯帝国、征服了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的亚历山大的希腊奴隶制帝国和其继承人---罗马奴隶制帝国。
但是无论是罗马奴隶制帝国还是两河流域其他的帝国他们的奴隶制度都没有中华帝国来的长久,因此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世界上只有伊斯兰文明的土耳其奴隶制帝国和中华奴隶制帝国一直延续到了近代,之后便由于工业革命和势头凶猛的新兴资本主义帝国的反复打击下才逐渐开始瓦解。
然后,这些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古老的民族通过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运动,从古老的半奴隶社会制度一下跳跃入新型的社会制度从而获得了复兴、发展和进步的契机得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