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庄襄王并不受宠故秦昭襄王敢于在其在赵国为人质时攻打赵国

秦庄襄王并不受宠故秦昭襄王敢于在其在赵国为人质时攻打赵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2 更新时间:2024/1/19 9:15:43

也就是说,秦昭襄王病薨的时候,秦始皇已经九岁了,但有意思的是,秦昭襄王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曾孙,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曾孙的存在。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秦始皇不可能这么没有存在感,其实他十岁之前确实是存在感极低的,尤其是在秦国,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秦始皇是在邯郸出生的,而邯郸是赵国的国都,秦昭襄王生前,秦始皇一直生活在赵国,形同质子。

他这个质子算起来比较与众不同,因为他不是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而是不得不留在赵国的质子,实际上,秦始皇的父亲子楚才是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

[var1]

秦庄襄王

子楚是安国君的庶子,而且是极不受宠的一个庶子,毕竟安国君不缺儿子,虽然没有嫡子,但光庶子就二十多个,而子楚的母亲又不受宠,也难怪子楚会被秦国送到赵国做质子。

子楚在赵国做质子时期正是秦赵关系紧张的时期,所以他在赵国生活得很艰难,秦国不重视他,赵国对他也不以礼相待,事事不如意是他在赵国的生活写照。

但也并非一直不如意,尤其是当秦国太子病逝,而作为秦昭襄王次子的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之后,子楚作为秦国太子的儿子就引来了一些人的注意,这其中就有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以他独特的商人嗅觉敏感地察觉到了子楚的奇货可居,他决定将这个在异国做质子的不受宠的庶子变成未来秦国的太子甚至是秦国的国君。

这并非不可能,毕竟秦昭襄王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当初秦昭襄王也只是秦惠文王的庶子,早早被送到了燕国做太子,而他的兄长是秦国的太子以及后来的秦武王。

[var1]

秦武王

本来秦昭襄王这个被送到燕国做质子的人是根本够不到秦王这个位置的,但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后,秦因其无子,秦国内乱,秦武王的弟弟们开始争夺国君之位。

谁也没有想到远在燕国为质子的公子稷,即便是公子稷的母亲也早将这个儿子忘在了九霄云外,只有赵武灵王想起了公子稷,派人将公子稷送回了秦国,继承秦王之位。所以才有了秦昭襄王,所谓事在人为,吕不韦也想试试,于是开始全方位投资子楚。

他拿出五百金作为子楚的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所用,另取五百金到秦国去游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正室,但没有儿子,所以子楚说服华阳夫人与子楚结盟。

华阳夫人又说服安国君将子楚立为继承人,由此子楚的身份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再也不是一个被遗忘的存在。

后来子楚喜欢上了吕不韦身边的赵姬,吕不韦干脆将赵姬送给了子楚,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正月,赵姬为子楚生下赵政。

赵政出生的时候正是秦赵关系最紧张的时期,当时长平之战刚刚结束,赵国共损失兵力达四十五万之众。

[var1]

白起

白起觉得应该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他亲自领兵攻打邯郸,当然他并没有成行,苏代到秦国游说范雎,成功说服秦军停下来休养。

于是秦赵签订合约,赵国答应赔给秦国六座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正月,秦赵休兵,但赵国后来反悔,不仅不愿意给秦国六座城,还准备联合山东诸国一起对抗秦国。

于是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十月,秦昭襄王下令让王陵攻打邯郸,但此战并不顺利,可以说是节节失利。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秦昭襄王又发兵支援王陵,但依旧无法攻克邯郸。

秦昭襄王就想让白起代替王陵,白起觉得这个时候攻打邯郸根本不会获胜,拒绝出战,秦昭襄王只能让王龁为将代替王陵攻打邯郸。王龁同样无法攻克邯郸,数月攻不下来,只能将邯郸团团围住,这个时候,邯郸情况危急,赵国人不得不寻找外援。

[var1]

窃符救赵

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赵国得到了楚国和魏国各十万大军的支援,内部又有赵国人团结起来共赴国难,战况很是激烈。

也是在这个时候,还在赵国国内的子楚危矣。

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赵国人想要直接杀了子楚,吕不韦用六白金收买了守城的官吏,带着子楚成功离开赵国到了秦军的地盘,进而回到了秦国。

他们离开的时候原本是想要带着赵姬和赵政的,但是四个人出行目标太大,而且赵姬和赵政一个是女人一个是幼童,逃跑起来就是累赘,只能被留下。

好在赵姬的家族也是赵国的大家族,好歹保下了赵姬和赵政。

可以说,赵政自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种巨大的紧张中,秦赵之间频繁用兵,襁褓中的赵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var1]

秦始皇

等到子楚和吕不韦回了秦国之后,赵姬就带着赵政东躲西藏,日日生活在恐慌中,直到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王龁撤兵,秦军被打败之后,赵国有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这个时候赵姬和赵政也就不需要东躲西藏了,赵政成了正儿八经的质子,寄人篱下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可以说赵政的童年是不幸的。

好在燕太子丹也在赵国做质子,同为天涯沦落人,两人在赵国倒是成为不错的朋友。

到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襄王病薨之前,赵政一直在赵国做质子,直到秦昭襄王病薨,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子楚成为太子,赵国才将赵姬和赵政送回秦国。

回到秦国不久,秦孝文王病薨,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病薨,13岁的赵政成为秦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灭蜀后三封蜀侯但皆叛乱,此三任蜀侯应均为蜀王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开明氏蜀国(王都即在金沙遗址),蜀王随即南徙,其中蜀王当时死于武阳,也就是现在的彭山。同时,根据《水经注》的经载,蜀王后裔在此后迁徙到了交趾(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并在当地建立了蜀王朝,这在越南文献《大越史记全书》上有明确记载。并且,这一

  • 秦国利用巴蜀三国混战而灭蜀,此战也是其远交近攻之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灭巴蜀的详细过程,秦国吞并巴蜀后面积,巴蜀在秦国地位

    秦国巧施“金牛计”灭蜀关于秦国用“金牛计”灭蜀的故事正史中没有记载,而是郦道元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引用《本蜀论》记载的“金牛计”。以此来论述“金牛道”或者“石牛道”得名的缘由。另外在晋代《华阳国志》里面也记载了“金牛计”的故事,虽然与《本蜀论》中略有不同,但大体的情节是相似的。“金牛计”又称“石

  • 湖北英山大发现,水沟旁找到神秘石碑,韩专家直呼: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湖北英山石碑图,英山篓子石,湖北臭水沟挖出一石碑

    [var1]这件事情还要从这个石碑身上说起,在湖北省一个叫英山的小县城里,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一个本地的小伙子路过一条水沟,想在水沟旁边洗洗脚。但他意外发现水沟里的一块儿被泥埋住的石碑,石碑上还刻着很多文字。小伙子非常的好奇,他便把这石碑从水沟里拿出仔细看,发现石碑上写着神主二字。[var1]小伙子

  • 周朝被一分为二,到底是因为什么?人祸还是不可抗拒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王朝值得关注既然老易选择从战国时代开始来顺藤摸瓜地解说历史,那就不可避免地要交代一下周朝及之前的历史背景,否则,就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行为。因为战国时代本身就是周朝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部分,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这么需要插一嘴,为什么是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统治中心

  • 重磅探险主播在深山老林中发现神秘骨头,上面竟然满是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甲骨文识别扫一扫,秘境探索直播发现神奇动物,考古新发现人气博主

    其探险中充满了神奇和未知,很吸引人,他们去年在国内某深山老林中,发现了一块神秘的骨头,(出于对创作者的保护和文物的保护不必说得太详细)。这块骨头上布满了文字,探险者初步认为上面刻写的可能是甲骨文。因为前段时间我研究了几天司母戊鼎,也顺便熟悉了几个甲骨文字,我一眼便断定这个骨头上的就是甲骨文。下面是这

  • 陈国内乱,田完逃到齐国,近三百年后完成田氏代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田氏代齐有没有预言,田单复国后为何离开齐国,田氏代齐的启示全文

    周平王东迁,周室衰微,诸侯国纷纷崛起,割据争霸,遂礼崩乐坏,到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阶级日渐衰弱,新兴地主阶级强势崛起,诸侯国内斗争加剧,卿大夫日益把持朝政,晋、齐、鲁三国尤甚。如晋之六卿,鲁之三桓,最后三家分晋成功。而在齐国,最终导致田氏代齐。有妫之后,将育于姜田完→田孟夷→田闵孟庄→田文子须无→田

  • 封神演义:妲己成功怀孕,得意产下皇子,发现孩子半人半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苏妲己进宫时是被迫,而现如今妲己不只要报复纣王,她要让纣王整个朝歌国破人亡。不久妲己怀孕,妲己虽然痛恨商王,但却对肚子里的孩子下不了手,妲己决定将孩子生下来,生产的时候,纣王在产房外等了三天三夜,可能是狐妖附身在妲己的身上太久的原因,妲己难产,毕竟人妖合一有损人的精气。好不容易孩子生下来了,让众人惊

  •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名士叫祁黄羊 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晋国十大历史事件,晋国历史人物系列,春秋时期晋国有哪些名人

    有一次,晋平公问齐黄羊:“南阳县缺一个地方判官,你认为谁适合担任这个职位?”齐皇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陛下可以派遣谢虎前去,谢虎非常适合担任县令。””晋平公惊道:“桀狐不是你的仇人吗?齐黄羊答道:“陛下是问我谁有资格做判官,不是问谁是我的敌人。”于是,晋平公任命谢虎为南阳区判官。[var1]当然,谢

  • 西周国人暴动竟无人镇压?学者: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国中无主,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请颇具威望的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暂代周天子行使职权,主持大局。由于有2人共同执政,因此后世称之为“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也就成了共和元年,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历史开始有了明确的纪年。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发动了暴乱的是“国人”,这是周王朝特有的一个群体。周朝实行了分封制,周

  •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比较:私有奴隶制和地方公有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巴比伦法典与秦汉法典分别对应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古巴比伦时期与我国的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古巴比伦与秦汉都处于奴隶制社会。本文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地方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地方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伤他人而不是成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