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为尚武精神的流失,所以有些人不喜欢宋朝,你觉得呢

因为尚武精神的流失,所以有些人不喜欢宋朝,你觉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4/2/4 16:03:37

尚武精神的磨灭,造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后的悲剧!为几千年以后的列强入侵、倭寇横行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我最佩服的猛将是汉朝的李广、唐朝的南霁云。可是在宋朝,除了一个岳飞,竟然找不出几个像样的武将出来,明朝也是如此。汉人“踏破贺兰山,不破匈奴终不还”、“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而还”,唐人“有仇必报,报则杀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宋人却是“小桥流水,莺哥燕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明人也是“秦淮河畔明月夜,笙歌声声唱不休”,以至于到了最后的明朝,男人们堕落到了要靠女人来救国,堂堂七尺须眉,竟然不如柳如是李香君之类的妓女们,民族的精神堕落到了如此的地步,那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的屠鸡狗般的杀戳也便不奇怪了!试想:如果满清入侵的是大唐或大汉,他们的铁骑即使占领了所有的中原及江南地区,他们还敢进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的大屠杀吗?我敢确定:满清政权就是征服了中原及江南的所有地区,他们也绝对不敢进行大屠杀。因为他们知道:大唐和大汉的子民们都是有仇必报的血性男儿,今日你杀我一人,明日我将灭你全族。如果满清政权胆敢这样做,等待他们的结局肯定会是满州一族在中国历史上消失!大唐和大汉的子民们都是具有极强的尚武精神的,我相信这事儿发生在大唐和大汉的话,结果绝对会是两回事!

悲哉!今日的中国,继承的不是汉唐的尚武精神,而是宋、明、清以来被改造过的儒家的理学精神,儒家精神,倘若是宋代以前的儒家精神倒还是精华居多,而恰恰就是在宋朝经过了朱熹及程氏兄弟们的理学改造,再到明朝经过了王阳明等人的进一步改造,最终堕落成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的、颓废的思想流派。老百姓最终全部变成了思想的奴隶,统治者的奴才!“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序幕,可惜的是,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没有持续多久,便开始了国共一、二次大规模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到了1949年全国解放,但是思想却没有继续解放,反而开始了禁锢,文字狱的重生、政局的动荡、民生的痛苦、政治的狂热……到了改革开放,思想全面西化,传统文化流失,鼓吹的传统文化复兴却是复兴的明、清两朝时的文化,掘墓的后代们本想掘点金元宝,却掘出了一堆堆腐尸。

梦回汉唐时的强大,却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的强大时代,仅仅依靠汉服、汉俗的复兴却是远远不够的。唯有继续改造国民精神,重塑国民尚武精神,重铸国民新的精神面貌,才能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真宗的刘皇后其人其事、真的是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真宗刘皇后简介,宋仁宗与刘太后互动,宋真宗对刘皇后说的话

    《清平乐》的开篇就将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宋仁宗赵祯与刘太后的身上。既然说到由王凯主演的宋仁宗,这位在两宋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自然就要说一说两宋时期临朝摄政最久的刘太后。纵观我国古代历史时期,频频发生太后临朝摄政,但是,没有哪一个朝代能超过西汉、东汉和北宋、南宋时期。忽略两汉的这段历史不说,单说

  • 在清朝时期,中国最大的省份在哪里?清朝为何要一分为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最强省份排名,被一分为二的省份,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

    明朝时期江南省就已经存在了,不过最初时的称呼是南直隶,属于永乐时期迁都后形成的产物,尽管说那个时候国家的首都已经迁到了北京,但是南京依旧还存在一个小的朝廷,官员机构和首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后来才能够逐渐形成南明政权。在很早的时候,江南省就非常的富裕,因为国内爆发的战争基本都出现在北方地区,因此该地区

  • 致明朝衰落的万历皇帝,贪欲熏天的他能荒唐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刚上任的时候确实对得起父亲的托付,在位期间他巩固了大明皇朝的边疆、发展了地方经济。短短几年间让明朝的军事、经济、民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眼看国朝就要更加的兴旺,大有还能再延长国祚一百年的样子,算得上是励精图治,只可惜这个样子他只延续了十年。或许是因为跟文臣武将斗智斗勇,每天处理繁琐的事务,付出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护照100张,清朝护照价值,清朝第一本护照是什么

    前不久热播的电影《万里归途》当中,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在机场接回同胞时,就曾让群众高举“中国护照”用来开路。那一刻不少人感受到了“中国护照”所带来的力量。在电影情节里,宗大伟遇到了外部势力时,拿出护照是最简单直接也是最强有力的保障。手持护照,代表着国家站在你的身后,中国站在你的背后。谈起护照,不禁有人提

  • 嘉靖是最擅权谋的皇帝,20年用大礼议强化皇权,15岁压制当朝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正德十六年三月,紫禁城。慈寿皇太后张氏还未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活蹦乱跳,身强力壮的独生儿子,正德皇帝朱厚照,怎么就这样驾崩了呢?关键朱厚照还没有儿子!原本以为反正皇帝年轻,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生,总会有儿子出生,现在却皇位空悬了。正德皇帝自己少年时与先帝明孝宗朱佑樘夫妻情深同甘

  • 清朝最牛机构之一,不但手眼通天,甚至敢欺负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年希尧、傅恒、福隆安、福长安、和珅、丰绅殷德、肃顺、文祥等人,甚至连庄亲王胤禄、质亲王永瑢、恭亲王奕訢都曾经当过这个机构的总管。看这个配置,就知道这个机构绝不简单,不但手眼通天,到后来甚至都敢欺负皇帝。这个机构就是内务府,全称“总管内务府”,是大清执掌皇家各项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

  • 除了官家,宋朝皇帝还有什么其他称谓?兼论“官家”的感性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清平乐》火了“官家”称谓。不过皇帝称“官家”从晋朝已经出现;在五代十国、两宋被大量使用;而且宋朝,除了官家,还有“大家”、“大官家”、“宅家”、“官里”等类似皇帝便称。所以官家起源,与宋代的意识形态联系不大。二、故本文观点:“官家”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汉语“双音化”的演进:在中古有大量的“双音

  •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五,文治武功,无冕之皇-大清和硕睿亲王系上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开篇大家一定都很奇怪,多尔衮应该是正白旗啊,怎么成了正蓝旗呢?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睿亲王系的旗籍的确十分复杂,清初和后金时期八旗内部众贝勒几次换旗几乎都与多尔衮有关。天命八年,太祖的幼子开始分旗,阿济格和多尔衮各得到了正黄旗15个牛录,成为正黄旗的小旗主。而太宗继位,黄白两旗互换,于是多尔衮又变为

  • 朱元璋与李渊都是开国皇帝,为何朱元璋称太祖,李渊称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渊为啥叫李渊,刘邦李渊朱元璋谁更厉害,朱元璋与李渊的区别

    太祖和高祖都是用在开国皇帝身上的庙号,但是太祖与高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庙号为太祖的皇帝都是没有依靠祖上的基业,而且在祖上几代人中也没有太显赫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开国皇帝一般都会称为太祖,而庙号为高祖的皇帝一般都是出身于贵族,并且祖上也会有地位显赫的人,为家族奠定了基础,这个人会被追封为太祖,所以

  • 慈禧皇后的真正伤因已被揭开,并不是伤于疾病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皇后的后花园,同治皇后顶撞慈禧视频,慈禧秘史皇后的扮演者

    人们自然伤亡,但由于不同的身体条件,一些人活得很长,而另一些人则英年早逝。慈禧一生中的生活极其奢侈,他离去时已经70多岁了。那时他已经很老了。但是在她伤前,她无法逃脱疾病的折磨。人们说她伤于疾病,是因为她年老体弱。事实上,她的伤因直到清朝灭亡多年后才浮出水面。慈禧宫的每个人都知道慈禧女王总是腹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