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失街亭是因为谍报战失利吗?使用间谍可是从夏朝就开始了的

诸葛亮失街亭是因为谍报战失利吗?使用间谍可是从夏朝就开始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10 更新时间:2024/4/9 19:53:22

中国古代有间谍机构吗?

诸葛亮街亭兵败是因为情报有误吗?

相信大家猜到了,最近在看《风起陇西》。

不过今天不聊剧,顺着这个话题聊一聊我国古代的谍战故事。

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间谍并不是个近代才有的概念。在先秦的文献中就有大量关于间谍活动的记载。甚至连间谍这个词都是那时候就有的。

比如相传是姜子牙所著的兵书《六韬》中就出现了间谍一词。

“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六韬》·龙韬·王翼 姜尚(西周)

就是说间谍是以游客身份出现的人,专门负责监视敌人动向,还要懂得人情世故。

这详细的,放今天的招聘网站上能直接当工作描述用了。

《左传》中更是有大量描写间谍活动的桥段。

比如公元前666年,楚国进攻郑国,郑国派出间谍侦查楚军动向。郑国的人本来已经想跑了,但因为间谍发回了楚军已经撤退的消息,所以就不跑了。

(“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桔柣之门。子元、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为旆,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子元曰:「郑有人焉。」诸侯救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左丘明(春秋))

公元前706年,晋国攻打原国。因为晋军只带了三天的粮草,但三天还没打下来就打算撤军了。这时候潜伏在城里的晋国间谍说原国将领已经决定投降了。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左丘明(春秋))

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的正面战场上,各国就已经开始频繁运用谍战情报来左右战事了。

更远一点的也有。

《左传》里还写了一个夏朝的谍战故事。夏朝的第六任君主少康,为了复国派出了两个间谍。一个叫女艾,是个女间谍,被派到篡位者其中一个儿子身边刺探情报。另一个人叫杼,是少康的儿子,也是夏朝后来的国君,被派去篡位者另一个儿子身边。这次间谍的运用也成功帮助夏朝复国。

(“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左传》·哀公元年 左丘明(春秋))

那三国时期呢?会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有专职情报人员呢?

三国志原文中也有关于间谍的记载,不过并不多。

东吴地界有一个叫董嗣的盗贼很猖獗,吾粲、唐咨领三千人去打他都没打动,周鲂派了个间谍就搞定了。这个间谍不但杀了贼首董嗣,还吓得董嗣他弟赶紧投降了。

(“贼帅董嗣负阻劫钞,豫章、临川并受其害。吾粲、唐咨尝以三千兵攻守,连月不能拔。鲂表乞罢兵,得以便宜从事。鲂遣间谍,授以方策,诱狙杀嗣。嗣弟怖惧,诣武昌降於陆逊,乞出平地,自改为善,由是数郡无复忧惕。””——《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锺离传 陈寿(西晋))

还有一次,司马昭刚死,东吴君臣正在商量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北上偷袭一下,东吴的车骑将军刘纂建议孙皓还是先派个间谍监视下晋国动静再说吧。

(“宜遣间谍,以观其势。”——《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陈寿(西晋))

《三国志》中有关间谍的记载就这么两条,都是吴国的。反而电视剧里那两大阵营曹魏和蜀汉没有相关记载。

不过曹魏到真是像剧里演的那样,有个内部的监察机构。曹魏和东吴都设过一个叫校事的官职,职能很像明朝时候的东厂。魏、吴很多高官都被校事查过。

至于为什么蜀汉没有这个官职,可能是因为蜀汉的职场风气比较好,不像那两边动不动就夷个三族啥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杭州良渚:西周玉器“遇见”良渚玉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晋侯墓地出土的玉琮(左)和良渚瑶山遗址出土的玉琮良渚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个高峰,而中国玉文化发展到西周时期,又登上了一座高峰。“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6日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开幕,“两大高峰”走到了一起。图为展厅现场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

  • 1分钟趣读文物 | 商代先民的『热饭神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分钟,60秒,能学到什么?走进江西省博物馆,#1分钟趣读文物#,换个视角看文物讲文物,以小见大,带给您不一样的文物故事!有趣博物馆,文物很有趣,了解更多文物的有趣故事,尽在江西省博物馆!(点开全屏观看效果更佳)主题:兽面纹青铜温鼎年代:商代简介:在寒冷的冬天,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电磁炉、料理锅可以保

  • 西周玉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重要性是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颁布礼仪法规,使中国走上礼仪和法制国家的道路。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发动了“武王革命”,推翻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直到幽王,共传11世12王,历时260多年。因镐京在洛邑的西面,故称西周。西周玉器在两百余年的历

  • 夏朝往前的历史有1200年没有记载,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商朝以后,有了史记官员,才慢慢地记录了下来。那么夏朝的历史是什么样呢,这些我们无从考察,只知道,夏朝首领是大禹。生卒年月不详,他是治水的功臣。之前就没有记录了,都是神话传说里的。在这之前就是黄帝和炎帝时期,氏族公社时期。这些都是《山海经》记载的。有1200-1500年的历史,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传

  • 文化观察:“失散”2000多年,良渚玉琮为何出现在西周墓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现场展出的玉琮,左侧那件出土于晋侯墓,右侧的出土于瑶山遗址。童笑雨摄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 题:文化观察:“失散”2000多年,良渚玉琮为何出现在西周墓中?记者 童笑雨一件良渚时期的玉琮,跨越长江与黄河,出现在2000年后的西周墓中,你能想象吗?12月6日,“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浙江杭州

  • 浙江杭州举办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2022年12月6日,“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位于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开幕。展览共展出170余件(组)以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为主的文物精品,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三千年前中国西周时期玉文化的历史巅峰。龙巍摄(人民图片网)

  • 迁都最频繁的王朝:商朝迁都十几次,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商朝建立之初,定都的地点是山东的曹县。随后商朝的都城就一直在山东,河南和河北到处迁都,从山东到河北,再从河北到河南。就连我们都很熟悉的河南安阳,也不能算是商朝最后一个首都。商朝的建立,是在夏朝之后的,而商这个部落,原本就是习惯于经商的,或许是商人的流动性,决定了商朝的都

  • 夏、商、西周时期的城池建设还不完备,如何搭建防御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在我国的早期国家阶段,夏商周时期,城池建设还不完备的时候,又是如何搭建防御体系的呢?城市的出现在很久很久以前,居无定所的远古先民过着三五成群、渔猎而食的生活,由于群体日渐庞大,收集的猎物也越来越丰盛,也不再像从前一样便于携带,于是先民们找地方将食物贮藏起来,久而久之便在那地方定居下来,定居点一般

  • 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50多万人被杀或沦为奴隶,帝辛自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历史也是悠久的,历经500多年,却亡于帝辛之手。随着牧野之战的胜利,武王登上了大统,建立了周朝。后世传说中,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军就已溃不成军。但事实不是如此。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大多都是血腥的,姬发兵临城下,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他的臣民被屠者或

  • 商朝曾经征服过世界?关于殷商的一些猜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的特点首先让我们提炼一下商朝都具备哪些特点?通过提炼这些特点,我们根据上下两个朝代,就能看出商朝的一些独特之处。特点一,青铜冶炼技术商朝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现代考古学的分析,商朝时候的青铜器是采用的铜锡合金技术。这也为后世的金属冶炼开创了新的思路。同时,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