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因公族实力强大经常作乱便削弱公族,最终出现三家分晋

晋国因公族实力强大经常作乱便削弱公族,最终出现三家分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3/12/16 17:40:47

在晋国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公族叛乱的事情,引起了晋国的很多麻烦。

晋文侯继位之后,倚重赵氏等卿族,将宗室中的诸子给遣散到各国去为质子,以削弱公族。

为了防止自家人叛乱,晋国将自家的公族给遣散削得七零八落,结果造成了诸多的卿族实力不断崛起,成为晋国的新的威胁,最终发生了著名的赵魏韩三家分晋事件。

晋国曾是先秦周王朝时期最鼎盛的诸侯国之一,曾率先称雄北方,其先祖唐叔虞乃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的亲弟弟,因此地位也非常显赫。

只不过,在晋国前期的两百多年里,经常发生各种公族反叛的事情,晋国也被折腾得不行。

从晋文侯时期开始,晋国才真正走向强盛,但是晋文侯年轻的时候,晋国还是乱糟糟的,叔侄之间争夺王位,晋国内乱不休,更是发生了著名的“曲沃代翼”。

[var1]

晋文侯

好不容易等到晋文侯登基,他觉得之前的叛乱,就是因为公族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有必要进行削弱,以保证晋国大宗力量的绝对优势。

这么想其实也没错,刚好当时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晋文侯倒向周平王,凭借扶持东周建立的功劳,晋国得到了大量封地,实力急速上升。

不过后来尴尬的是,一心想着削弱公族的晋文侯,竟然将曲沃封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公子成师。

本来也是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但晋文侯怎么都想不到,后来公子成师的后人竟然以曲沃作为基地不断壮大,与晋国大宗之间对抗不断。

公子成师的孙儿晋献公最终继位,以小宗取代大宗之后,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的实力也走向了鼎盛时代。

可是,晋献公也想的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所以对于公族力量过于庞大也就更加忌惮,他可不同于晋文侯,晋献公对于公族的铲除,真正落实了。

[var1]

晋献公

晋献公听从大夫一件,设计铲除掉了当时公族之中实力最强的桓、庄两家,不过可惜的是因为他宠爱骊姬,又引发了著名的骊姬之乱,晋国再次陷入了长久的闹腾当中。

晋献公的宠姬骊姬构陷之下,晋献公与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一落千丈,太子申生自尽,而重耳等人被迫流落在外多年。

经过了长期的清洗,晋国的公族力量,在这个时候就已经非常薄弱了。

当年晋献公时期,就曾前往祖庙中发誓,晋国“无蓄群公子”,后来的历任晋国国君都奉行着一个传统,就是没有成为国君的公子们,全都要被赶走到其他诸侯国去生活。

多年以后,重耳回到了晋国登基,也就是晋文公,他没有可以倚仗的公族,因此只能去倚重那些卿族大夫,像是赵成子、魏武子等人,都是辅佐晋文公的功臣。

其实,同时期的其他诸侯国,几乎都是公族主掌朝堂事务,不管是楚国、宋国还是鲁国,几乎都是如此,唯独晋国,将公族打击得几乎不成气候。

[var1]

晋国疆域图

当然,晋国并非完全没有公族,像是祁氏、韩氏等也算是公族,他们的先祖都是晋国的王室旁支,但经过几百年岁月,他们几乎与卿族无异,跟公族差得多。

公族被击垮的同时,晋国也不能完全国君一个人玩儿,所以那些卿族就受到了重视,这个时候晋国大量的卿族纷纷崛起,成为了晋国新的显贵群体。

晋献公晚年的继承人斗争之中,赵氏与魏氏都支持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因此获得先机。

晋文公称雄中原以后,赵成子深受器重,地位权柄都无与伦比。

晋灵公时代,赵成子的后人赵盾几乎掌握了晋国全部的君权,当时晋国三军六卿全都是赵盾的心腹,晋成公时期,赵盾更是公然册封,让赵氏成为了所谓的“公族大夫”。

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赵氏很有可能直接取代晋国,但赵盾却突然去世,而晋成公逐渐长大以后,自然是不肯放过赵氏一族的。

[var1]

晋景公

赵氏的后人才能有限,虽然实力强悍,但到了晋景公时期,终究被击垮。

眼看着赵氏就要被灭族,但当年受恩于赵氏的韩厥为赵氏求情,而晋景公心慈手软,不愿看着赵氏终结,因此留下了赵朔的儿子赵武

而赵氏感念韩氏,在背后默默支持韩厥,并且休养生息,赵氏不断恢复,韩氏也迅速兴盛。

最终,赵武恢复了祖先赵盾时期的辉煌,而赵魏韩三家的联盟也彻底形成,当时晋国的六个卿族之中,除了智氏、范氏与中行氏,就是赵魏韩三大家。

后来的事情就愈发清晰了,因为六大家族的兴起,晋国王室衰落,而六大家族之间,也为了争夺大权不断攻伐倾轧,相较于赵魏韩,其他三家显然并不团结,率先失败。

晋定公时期,中行家与范家先被赵氏所灭,而赵魏韩三家联手除掉了实力最强的智氏,将智氏的土地人口全部瓜分,这就是著名的晋阳之战。

[var1]

三家分晋

此后的赵魏韩三家,不停吞食晋国公室的土地人口,而晋国国君丝毫没有办法反抗。

晋哀公薨后,晋幽公登基,这个时候的晋国公室,只剩下了绛、曲沃两块土地,没多久后晋国彻底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并且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承认。

可以说,晋国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自己玩崩了的,约束公族是没错,但放任卿族壮大,无异于换汤不换药,甚至结果更糟,晋国削了自家的公族,结果被外人给彻底取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汉奸张敬尧藏身六国饭店,因订做西服暴露行踪,被军统成功猎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33年的一天,蒋介石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审阅文件,秘书突然走进来,送来一封国民党特务处长戴笠的紧急情报。蒋介石拆开读完,不由大惊失色,略作思考,吩咐秘书立即转达戴笠一道紧急命令:“严厉制裁此人,着即复命!”秘书刚走到门口,蒋介石突然又叫住了他,嘱咐他必须告诉戴笠,此次任务关系整个华北局势安稳,只

  • 春秋战国,士人逃亡的原因,是由于在本国不能容身或无法施展抱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杜预《春秋释例》:“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放者,受罪点免,宥之以远也。臣之事君,三谏不从,有待放之礼,故传曰:'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迫窘而出奔,及以礼见放,俱去其国,故传通以进为文。放者,缘遣者之意为义;奔者,指去国之人。……叛者

  • 长平古战场出土古代石碑,学者悲叹:赵括再撑一会,白起恐怕要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代史学家看来,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年轻气盛、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赵军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最终全军覆没。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到了近代,考古学者们对于长平古战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田野调查。而这次调查,查明了长平之战的一个千古误会。结合考古资料,笔

  • 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兰州展出 探源千年前文化融合互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9月14日,“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市举行。李亚龙摄中新网兰州9月14日电 (闫姣)“此次组织制作的战国戎人车马,严格依照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地出土古车式样,采用铜雕髹漆等技艺,再现了战国戎人车马风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14日说。当日,由甘肃省文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陈卫中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葬,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含有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融合互鉴的因素,其中的车马是典型代表。2000多年前,来自东方的秦人与甘肃土著戎人在陇东南地区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

  • 【京商策划】《中华战争通史》之长平之战:虎口夺食酿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兵荒马乱之中,一个叫做上党的城池,将此时最有实力统一全国的秦赵两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赵国统治者的天真,秦国决策者的阴狠,使得这场战争由最初的一地之争,发展成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最为血腥恐怖的暗黑历史。本想建功立业的赵孝成王,如何将国家一步步推入万劫不复?秦国经此一战,对其统一大业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揭

  • 赵王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高燧曾给老爸朱棣下毒,还给哥哥朱高炽穿小鞋。更有意思的是,挣扎30年后他还能善终,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屈指可数。[var1]外界普遍认为,朱高燧的结局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个,是朱棣的

  • 管仲一箭射出造就春秋第一霸主,孔子:若非管仲,我们还是野蛮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人叫做小白,在当时这个名字稀松平常,甚至还有些俗气,后来他却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叫做齐桓公。[var1]在齐桓公之前,齐国是个相当荒唐的国家,这个荒唐来源于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跟自己的妹妹文姜有不正当关系,不过因为出生于王公贵族,这一秘密除了兄妹二人亲近的几人之外,再无人知晓。俗话说,要想

  • 为何在秦始皇死后没几年,秦国军队就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1、大兴土木,重徭重赋此为内忧在秦朝建立之初,无论是为了国家发展修建的长城、驰道,还是供秦始皇个人享用的阿旁宫、骊山墓。据统计,这些浩大工程征发的民夫就超过了300万人。要知道当时秦朝全国也才2000万人,去掉其中妇孺

  • 燕国实力弱小,为何能进入战国七雄,还能坚持很长时间而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结合东胡对头曼以前匈奴的威慑,匈奴对赵的威胁牵制,以及燕国在战国战场尤其面对赵国的丢人精华,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相应的,至少综合实力上燕国应该是不虚宋越中山的。[var1]魏国灭亡中山国之前,中山国已经被赵国打穿了,之前中山国是镶嵌在赵国的领土里与燕国接壤,赵国打穿了以后就不与燕国接壤了,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