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国实力弱小,为何能进入战国七雄,还能坚持很长时间而不亡?

燕国实力弱小,为何能进入战国七雄,还能坚持很长时间而不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24 更新时间:2023/12/12 2:53:52

所以结合东胡对头曼以前匈奴的威慑,匈奴对赵的威胁牵制,以及燕国在战国战场尤其面对赵国的丢人精华,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相应的,至少综合实力上燕国应该是不虚宋越中山的。

[var1]

魏国灭亡中山国之前,中山国已经被赵国打穿了,之前中山国是镶嵌在赵国的领土里与燕国接壤,赵国打穿了以后就不与燕国接壤了,魏国灭亡中山国自然也不与燕国接壤,想要灭亡燕国要从赵国领土过,要经过赵国允许,然而赵国从来没允许过。中山国最早是在陕北,然后被晋国一路赶到了河北定州,这里最早是燕国地盘,中山到了以后,燕国就往更加苦寒的辽西地区发展了。中山国两度灭国,两度复国。

[var1]

宋国的末路从被分封的时候就差不多注定了,虽然土地肥沃,但是四周无险可守,而且到了战国时四方皆敌,除非从春秋早期就开始向东南的江浙或者南方的长江流域扩张。但是那时江浙都是盐碱地,长江都是毒蛇虫豸遍布的地方,恐怕宋国贵族对这些地方也很难产生兴趣。

[var1]

齐国与燕国的战争由来已久,远不止50年。380年开始是秦魏攻韩,韩国求救于齐,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然后三晋又伐齐,四个打一个,还打了两回。之后齐燕又战,双方在易水拉锯。然后燕赵结盟,齐国消停了20年,等文公一死,齐威王就攻打燕国,占了10城,后来苏秦来游说,又归还。

然后就是子之之乱,中山国与齐国趁机瓜分燕国,燕国几欲亡国,后来是三晋秦楚干涉,齐国退兵,燕国得以留存。只说战国,后期燕国还是可以进前七的,鲁越被楚吞并,宋被齐吞并,郑被韩吞并,中山被赵吞并,燕国的排名就上来。其实燕国跟鲁,卫,郑是一档的,加上国家的实力是动态变化的,严格地讲也不能说谁排名靠前谁靠后。

[var1]

战国时期的燕云可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候的燕云可是温度高沼泽密布河流多支的地方,而且还是水稻种植地。北方草原也是牛羊遍地马儿肥,而且北地骑兵动员力强,燕国乘长平后偷袭赵国的时候,动员了几十万部队。

[var1]

燕国存在那么久不是因为他强(虽然也不算太弱,好歹后来战国七雄),是因为他是鸡肋,开始时齐国需要他挡着北戎,结果不小心养大了,战国后期齐宣王(昏君典型,钟无艳故事男主,顾左右而言他发明者,唯一优点是光大了稷下学宫),偷袭燕国差点灭了燕国,也是赵国等国家不想齐国做大,保下了燕国,之后燕昭王(这也是卧薪尝胆代表,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报仇成功。

以赵国在末期谁都不管闷头攻燕那个劲头,中山国、宋国能撑多久?更何况虽然燕国面对赵国处于劣势,易水涞水一线频频失地,但赵国也从没有真正侵入燕山之野的核心地区,推到国都也是无从谈起。个人观点,平均下来把燕国排在七雄末流,大体不差,但要说他不如宋国中山国(越国有和燕国类似的问题,实际浮动较大不好说),那应该不至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那么齐国有哪些著名武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田忌和孙膑首先,齐国的霸业,是建立在击败魏国的基础上。而在和魏国的较量中,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起到了重要作用。孙膑和庞涓都曾是鬼谷子的徒弟,等到庞涓在魏国获得重用后,孙膑也选择前往。不过,孙膑来到魏国后,立即遭到了庞涓的陷害。庞涓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

  • 孔子所谓的大同世界是小康之上的生活状态,包含公、信、仁等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大同社会,有的学者认为是对于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制时期的追述,但即便是如此,从历史学本身产生的角度来看,其必是历史学家与客观历史的一种对话,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孔子这样的追述,也是基于当时所出现的问题,而构建的一种终极的社会状态。又或者有些人认为“大同”的世界是一种“假托”,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但

  • 孔子所谓“雅言”可能包含语言因素,更重要是意义和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笼统地说涵盖数千年的“古汉语”是哪一地带的方言,显然不成立。“古汉语”研究考虑方言因素,但又不以其为重点古代肯定有方言。《孟子·滕文公下》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就说到了“齐国话”和“楚国话”。西汉杨雄写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里面讲到了楚、齐、鲁

  • 孔子名字的来历可能并非是因其长相,而是与地点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的“本纪”,记述自黄帝开始的历代帝王事迹和发生过的历史大事。“世家”,则记载西周以降,主要是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王侯家世及大事。孔子非为诸侯,但被列入“世家”,可见其在司马迁心中的位置。《孔子世家》云:“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

  • 孔子口中“小人”是指平民,“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反而体现对其的挂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清楚:其一,“女子”与“小人”并言,容易产生误解。以前视“小人”为“德性不高的人”,这里将“女子”与“小人”并言,当然是对女子的轻蔑。其实,西周春秋时,“小人”一般指地位低下的人,它本来是与作为“为政”者的“君子”相对的概念。其二,周初就有“小人难保”的观念,与孔子所说“小人难

  • 孔子“堕三都”得到季桓子支持,齐国为干预鲁国内政而设法逼走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还是权臣季氏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利用了孔子呢?摆在鲁国大司寇孔子面前真正的挑战并不是“夹谷会盟”,真正的苦手也不是贪婪跋扈的齐景公。齐国再强,终在泰山以北;要实现重振礼乐纲常的夙志,坐在鲁都曲阜的“三桓”才是孔子的心腹大患。到周敬王二十年(前500年)为止,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世卿窃据鲁

  • 古今奇谈之内急: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先秦时期的人们如何洗澡,如何避暑的方式,从这些小故事和小常识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脑洞。所以,今天,为了帮大家把脑洞再开大一点,我将为大家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是如何解决内急问题的。在谈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如厕方式之前,我们还是要来捋一下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人

  • 春秋时最神秘特种部队,三百人杀败数万晋军,打完胜仗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有太多精彩的战争,还有太多精彩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战乱不断,而致形成了“小国被吞,大国越强”的特殊局面。在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只有三百人,但战斗力特猛:三百人打得数万晋兵溃不成军。最后这支特种部队仅在一次战役中出现后就从此消失,

  • 公叔痤一边让魏惠王杀商鞅,一边又告诉商鞅快跑,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叔痤其人绝对称得上是老谋深,在魏武侯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是被他给从魏国挤走的。公叔痤深知吴起的本事,吴起在魏国就永远没他的出头之日。于是嫉贤妒能,把吴起给排挤到楚国去了。而后来,他在面对他手下的年轻的商鞅也就是这个态度。他同样知道商鞅是个大才,但一直也没有向魏国国君举荐他。[var1]直到公叔

  • 历史名人石雕,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