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古战场出土古代石碑,学者悲叹:赵括再撑一会,白起恐怕要输

长平古战场出土古代石碑,学者悲叹:赵括再撑一会,白起恐怕要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3/12/15 3:32:46

在历代史学家看来,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年轻气盛、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赵军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最终全军覆没。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到了近代,考古学者们对于长平古战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田野调查。而这次调查,查明了长平之战的一个千古误会。结合考古资料,笔者再读《史记》发现,赵括只用再坚持一会儿,或许战败而死的恐怕就是白起了。

[var1]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上党郡不愿投降于虎狼秦国,因此就近投降了赵国。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于是赵孝成王痛快地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而赵孝成王的贪婪,引起了秦国的巨大仇恨。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而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上党的百姓。

随后,王龁的秦军对赵国阵营发动猛攻。虎狼秦军锐不可当,很快便攻取了赵军两大防线,并杀死了两个都尉。乍看来,秦军取得了战场的优势。然而根据学者们的实地考察,学者们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原来,秦军所攻破的防线,不过只是赵国防线的外围。而这道防线的基点,被当地人称为“空仓岭”。

[var1]

空仓岭,又被称为老马岭,因为地势险要,马都会感到疲惫,因此被称为老马岭。而这个地方之所以又有“空仓岭”之名,是因为在当地,曾发现了一个明朝石碑。

石碑上写:

“高平、沁水之交,有山曰空仓,考之典故,询之土人,该秦白起诡置空仓以饴赵括之处。”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就是,空仓岭之所以得名,是秦国白起曾设置空粮仓欺骗了赵括。而这个地名,也明确地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白起和赵括对峙时,秦国实际也面临着山穷水尽的窘境。

根据《史记》记载,秦军连破赵军两个堡垒,看起来气势如虹。但实际上,王龁在攻破二垒后,已再无作为。

相反,廉颇以丹水为天然防线,依托大粮山和韩王山两大制高点,可以鸟瞰秦军动向。只要赵军坚守不出,秦军根本奈何不了赵国。

[var1]

同时,相比于秦国,赵国本土距离长平较近,运粮线较短。与此同时,上党百姓亲近赵国,全力支援前线赵军。反观秦国,他们劳师远征,运粮线较长,纵使秦国国力雄绝于列国,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而且一折腾,就是三年。如果再这样进行持久的对峙,秦军必败无疑。

实际上,长平之战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廉颇和王龁,而取决于后方的赵孝成王和秦昭襄王,看谁能在巨大国力消耗面前沉住气。但在这方面,赵孝成王败下阵来。

因此,秦国一方面施展外交手段,恐吓齐、魏、楚等国,要求他们不得支援赵国粮草。另一方面,秦国范雎派出间谍,离间赵孝成王和廉颇,并鼓吹让主张进攻的青年将领——赵括代替廉颇。

最终,赵孝成王在这场庙算之战中败下阵来。因为他认不清秦国真正的实力,被虎狼秦国所吓倒。在他看来,如果继续对峙下去,国力最先被耗干的,肯定是赵国。因此,他决定换掉廉颇,以崇尚进攻的赵括为将,速战速决。

[var1]

听说赵国临产换将,秦昭襄王欣喜若狂,于是秘密以白起换掉了王龁。白起到位后,他仍唯恐赵括不出击,于是在老马岭设置空粮仓。而白起之所以这么做,有两大图谋:

其一,显示秦军粮草仍有很多,逼赵括出战;其二,故意示弱,将粮仓暴露在赵军面前,引赵括来攻。

而赵括果然中计,他换掉了所有主张防守的将领,奇迹般的将45万赵军编组在一起,并一齐向秦军发动猛攻。在冷兵器时代,这种协调力可不是盖的。不得不说,赵括不是真的纸上谈兵,而是真有两下子。然而只可惜,赵括遇到了杀神白起

就当赵军倾巢而出,扑向秦军空仓时,白起立即派“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var1]

就这样,赵军不仅没有攻陷秦军粮仓,反而中了秦军的包围。然而秦军的包围并不严实,因此秦昭襄王亲临前线,征发国内15岁以上的男子从军,“遮绝赵救及粮食”。就这样,赵括军与邯郸的联系彻底被切断。

秦军将赵军整整包围了46天,赵军因为缺粮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由于赵军被围的地方极为狭窄,45万赵军根本无法展开。因此只能以小队的形式进行轮番冲杀。在血战之中,赵括甚至赤膊上阵。根据学者考察,赵括距离突围已经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可悲的是,赵括却在冲锋途中遭到射杀,功败垂成。

失去主将的赵军被迫投降,而白起则残忍地下令,屠杀40万赵军,只放240名幼卒回去报信。秦军虽然取胜,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军人死伤过半、国内为空。

由此可见,赵括在临阵指挥方面,真有两把刷子,也让秦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在战略方面,赵括几近于白痴。如果他能坚持一下,等到秦军彻底断粮,鹿死谁手,未可知也。因此有学者靳生禾认为,如果赵括再坚持一会儿,战败的恐怕就是白起了。赵括距离击败白起,不过一步之遥。

[var1]

当然,本文只是笔者针对《史记》故事的一些浅见,希望大方之家为我指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兰州展出 探源千年前文化融合互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9月14日,“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市举行。李亚龙摄中新网兰州9月14日电 (闫姣)“此次组织制作的战国戎人车马,严格依照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地出土古车式样,采用铜雕髹漆等技艺,再现了战国戎人车马风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14日说。当日,由甘肃省文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陈卫中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葬,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含有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融合互鉴的因素,其中的车马是典型代表。2000多年前,来自东方的秦人与甘肃土著戎人在陇东南地区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

  • 【京商策划】《中华战争通史》之长平之战:虎口夺食酿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兵荒马乱之中,一个叫做上党的城池,将此时最有实力统一全国的秦赵两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赵国统治者的天真,秦国决策者的阴狠,使得这场战争由最初的一地之争,发展成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最为血腥恐怖的暗黑历史。本想建功立业的赵孝成王,如何将国家一步步推入万劫不复?秦国经此一战,对其统一大业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揭

  • 赵王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高燧曾给老爸朱棣下毒,还给哥哥朱高炽穿小鞋。更有意思的是,挣扎30年后他还能善终,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屈指可数。[var1]外界普遍认为,朱高燧的结局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个,是朱棣的

  • 管仲一箭射出造就春秋第一霸主,孔子:若非管仲,我们还是野蛮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人叫做小白,在当时这个名字稀松平常,甚至还有些俗气,后来他却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叫做齐桓公。[var1]在齐桓公之前,齐国是个相当荒唐的国家,这个荒唐来源于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跟自己的妹妹文姜有不正当关系,不过因为出生于王公贵族,这一秘密除了兄妹二人亲近的几人之外,再无人知晓。俗话说,要想

  • 为何在秦始皇死后没几年,秦国军队就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1、大兴土木,重徭重赋此为内忧在秦朝建立之初,无论是为了国家发展修建的长城、驰道,还是供秦始皇个人享用的阿旁宫、骊山墓。据统计,这些浩大工程征发的民夫就超过了300万人。要知道当时秦朝全国也才2000万人,去掉其中妇孺

  • 燕国实力弱小,为何能进入战国七雄,还能坚持很长时间而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结合东胡对头曼以前匈奴的威慑,匈奴对赵的威胁牵制,以及燕国在战国战场尤其面对赵国的丢人精华,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相应的,至少综合实力上燕国应该是不虚宋越中山的。[var1]魏国灭亡中山国之前,中山国已经被赵国打穿了,之前中山国是镶嵌在赵国的领土里与燕国接壤,赵国打穿了以后就不与燕国接壤了,魏国

  • 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那么齐国有哪些著名武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田忌和孙膑首先,齐国的霸业,是建立在击败魏国的基础上。而在和魏国的较量中,田忌和孙膑这两位将领起到了重要作用。孙膑和庞涓都曾是鬼谷子的徒弟,等到庞涓在魏国获得重用后,孙膑也选择前往。不过,孙膑来到魏国后,立即遭到了庞涓的陷害。庞涓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

  • 孔子所谓的大同世界是小康之上的生活状态,包含公、信、仁等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大同社会,有的学者认为是对于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制时期的追述,但即便是如此,从历史学本身产生的角度来看,其必是历史学家与客观历史的一种对话,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孔子这样的追述,也是基于当时所出现的问题,而构建的一种终极的社会状态。又或者有些人认为“大同”的世界是一种“假托”,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但

  • 孔子所谓“雅言”可能包含语言因素,更重要是意义和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笼统地说涵盖数千年的“古汉语”是哪一地带的方言,显然不成立。“古汉语”研究考虑方言因素,但又不以其为重点古代肯定有方言。《孟子·滕文公下》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就说到了“齐国话”和“楚国话”。西汉杨雄写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里面讲到了楚、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