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的强大威胁秦国,而秦国帮助楚国复国有自身利益考虑

晋国的强大威胁秦国,而秦国帮助楚国复国有自身利益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15 更新时间:2024/1/17 19:18:14

晋国的强大严重威胁了秦国

秦国从秦穆公时期开始,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期间两国关系密切,这次结盟使得两国都获得了相当大的利益。在两国互不攻伐的情况下,晋国讨伐了东周叛乱,获得了东周河内地区,又强夺了卫国等诸侯土地。而秦国则占据了河西之地,继而征服了大量西戎部落,最终彻底站稳脚跟。

然而两国因利益结成同盟,最终也因利益而分道扬镳,秦晋两国由于在河西各占一半土地,地缘冲突相当明显,而此时的秦国远远不是强大的晋国的对手,晋国的强大压的秦国喘不过气来,此时的秦国必须通过结盟来对抗强大的晋国。

秦楚结盟,晋吴互助,利益而已

南方的楚国地缘辽阔,同样极为强大,且长期与晋国争霸,双方矛盾极为突出。而楚国为了对抗晋国,对于在晋国西方崛起的秦国自然也极为关注。于是,秦楚双方一拍即合,开始结盟。而此后,秦国更是将宗室女嫁到了楚国。此举却间接导致了太子建的出逃,进而导致伍奢和兄长伍尚的被杀,伍子胥出逃吴国,最终酿成了吴楚之战。

不过,总体来说,秦国此举赢得了楚国的好感,双方关系日渐紧密。在秦楚双方结盟之后,晋国两面受敌,压力大增。于是,晋国向楚国东部的吴国抛出了橄榄枝。

[var1]

伍员

晋国不仅向吴国提供战车,还派遣能工巧匠教导吴人造战车,教吴人作战阵法和技巧,训练吴国士兵。在晋国源源不断的支持下,吴国发展迅速,国土面积大增,国力蒸蒸日上。再加上伍子胥的到来,吴国终于对看似强大的楚国形成了巨大威胁。

只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吴国竟然一战而下,攻破了楚国的郢都,直接导致强大的楚国陷入了灭国的危机当中。

秦国相助楚国,更多出于自身考虑

楚国生死存亡之际,立即就想到了他们的盟友,毕竟出逃在外的楚昭王是秦国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甥。

根据史料的记载,秦哀公之所以会出兵,是由于楚大夫申包胥的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而楚国遭遇危机,秦哀公比谁都慌,恨不得立即出兵。因为楚国一旦灭亡,失去了楚国牵制的晋国,根本不是秦国所能面对的,秦国甚至还会陷入晋国、吴国夹击的窘境,他怎么可能见死不救?

[var1]

秦哀公

秦哀公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出兵,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楚国没有主动求援,师出无名;二是秦国贸然出兵,所获有限。于是乎,才有了申包胥“绝食七日”的事情。《左传》记载: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战国策》记载:申包胥“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淮南子》曰﹕“申包胥鹤跱而不食﹐昼吟宵哭。皆其明证。”

试想一下,一个奔波了上千里的文人,又来了个绝世七日,这还能没死,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了。如果申包胥真的“绝食七日”,恐怕也是秦楚两国设计好的剧本罢了,为的就是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其一,申包胥以“绝食七日”请秦国出兵,使得秦国的出兵可以名正言顺。其二,秦国需要就出兵帮楚国复国后所获得的利益和楚国进行商讨,同时留出整军备战的时间。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秦国最终出兵帮助楚昭王复国,而楚昭王也兑现了先前的承诺,那就是将商於之地送给了秦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因公族实力强大经常作乱便削弱公族,最终出现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晋国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公族叛乱的事情,引起了晋国的很多麻烦。晋文侯继位之后,倚重赵氏等卿族,将宗室中的诸子给遣散到各国去为质子,以削弱公族。为了防止自家人叛乱,晋国将自家的公族给遣散削得七零八落,结果造成了诸多的卿族实力不断崛起,成为晋国的新的威胁,最终发生了著名的赵魏韩三家分晋事件。晋国曾是先

  • 大汉奸张敬尧藏身六国饭店,因订做西服暴露行踪,被军统成功猎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33年的一天,蒋介石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审阅文件,秘书突然走进来,送来一封国民党特务处长戴笠的紧急情报。蒋介石拆开读完,不由大惊失色,略作思考,吩咐秘书立即转达戴笠一道紧急命令:“严厉制裁此人,着即复命!”秘书刚走到门口,蒋介石突然又叫住了他,嘱咐他必须告诉戴笠,此次任务关系整个华北局势安稳,只

  • 春秋战国,士人逃亡的原因,是由于在本国不能容身或无法施展抱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杜预《春秋释例》:“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放者,受罪点免,宥之以远也。臣之事君,三谏不从,有待放之礼,故传曰:'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迫窘而出奔,及以礼见放,俱去其国,故传通以进为文。放者,缘遣者之意为义;奔者,指去国之人。……叛者

  • 长平古战场出土古代石碑,学者悲叹:赵括再撑一会,白起恐怕要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代史学家看来,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年轻气盛、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成持重的廉颇,导致赵军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最终全军覆没。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到了近代,考古学者们对于长平古战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田野调查。而这次调查,查明了长平之战的一个千古误会。结合考古资料,笔

  • 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兰州展出 探源千年前文化融合互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9月14日,“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市举行。李亚龙摄中新网兰州9月14日电 (闫姣)“此次组织制作的战国戎人车马,严格依照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地出土古车式样,采用铜雕髹漆等技艺,再现了战国戎人车马风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14日说。当日,由甘肃省文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出仪式在兰州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陈卫中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葬,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含有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融合互鉴的因素,其中的车马是典型代表。2000多年前,来自东方的秦人与甘肃土著戎人在陇东南地区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

  • 【京商策划】《中华战争通史》之长平之战:虎口夺食酿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兵荒马乱之中,一个叫做上党的城池,将此时最有实力统一全国的秦赵两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赵国统治者的天真,秦国决策者的阴狠,使得这场战争由最初的一地之争,发展成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最为血腥恐怖的暗黑历史。本想建功立业的赵孝成王,如何将国家一步步推入万劫不复?秦国经此一战,对其统一大业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揭

  • 赵王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的记载,朱高燧曾给老爸朱棣下毒,还给哥哥朱高炽穿小鞋。更有意思的是,挣扎30年后他还能善终,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屈指可数。[var1]外界普遍认为,朱高燧的结局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三个,是朱棣的

  • 管仲一箭射出造就春秋第一霸主,孔子:若非管仲,我们还是野蛮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人叫做小白,在当时这个名字稀松平常,甚至还有些俗气,后来他却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叫做齐桓公。[var1]在齐桓公之前,齐国是个相当荒唐的国家,这个荒唐来源于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跟自己的妹妹文姜有不正当关系,不过因为出生于王公贵族,这一秘密除了兄妹二人亲近的几人之外,再无人知晓。俗话说,要想

  • 为何在秦始皇死后没几年,秦国军队就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1、大兴土木,重徭重赋此为内忧在秦朝建立之初,无论是为了国家发展修建的长城、驰道,还是供秦始皇个人享用的阿旁宫、骊山墓。据统计,这些浩大工程征发的民夫就超过了300万人。要知道当时秦朝全国也才2000万人,去掉其中妇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