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心文化名人轶事系列:战国赌马名将孙膑

国心文化名人轶事系列:战国赌马名将孙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2/10 14:29:33

前言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var1]

正文

孙膑的身高约为1.61米,根据明朝万历七年的公元1579年所绘制的《孙膑画像》描述,孙膑面容雍容大度,轮廓颇具佛相。细长的眼睛,眼神坚定刚毅,双眉如捺,前轻后重,微向上扬,尽显英豪之气,肉鼻大耳,微笑的嘴形上面有两缕八字胡须,下面又蓄出较为浓密的手指长的剑须,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即和蔼和亲,又意志顽强,具有非凡的谋略和必胜的信心。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裔。流传至今的《孙氏族谱》,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了从孙武的父亲一辈开始,直到今天遍布华夏的分支子孙。其中既有孙权、孙思邈等赫赫有名的古代先贤人物,又有孙中山等在近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

[var1]

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先生,是一位历史奇人。后人尊称其为“王禅老祖”。他是先秦诸子之一,在占卜八卦的神学、布阵行军的兵学、出口成章的文学、修身养性的处世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他的弟子个个出名。除了孙膑和庞涓外,还有《战国策》中记载的“六国封相”的苏秦和“远交近攻”的张仪。

孙子的妻子历史上没有记载。据《聚湖孙氏宗谱》记载,孙膑的儿子,叫孙胜,字国辅,意为英勇善战,每仗必胜,辅助国家。他是秦国大将。孙膑有一个孙子,叫孙盖,字光道。意为武功盖世,道德高尚光明。他是秦朝陕西汉中的市长。从孙膑儿孙的职务看,他们都受到过孙膑的良好教育,没有辜负孙膑的希望。

[var1]

瞒天过海:孙膑装疯巧脱身

孙膑和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自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要求下山求取功名。临走之时,向孙膑表示,一旦得到重用,就请孙膑共享荣华。孙膑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鬼谷子见他为人质朴,学习刻苦,就把私藏的《孙子兵法》全部传授给他。

庞涓在山西魏国受到重用后,并没有实现邀请孙膑下山的诺言。后来魏惠王听说庞涓的同学孙膑很有才能,就让庞涓写信邀请,庞涓只得照办。

孙宾接到庞涓的信后,高兴地拜别师父来到魏国。庞涓发现孙膑兵法比他知道得多,一股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就设计陷害孙膑。魏王听信了庞涓的谗言,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骗出孙膑所学的兵法,假装向魏王求情,把死刑变成刖刑,就是砍去孙膑的双脚,使他成为残废人。

庞涓把孙膑关押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向孙膑大献殷勤,乘机向孙膑索取《孙子兵法》。孙膑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庞涓的奸计,还把他当成知己同学,孙膑为了报答庞涓求情饶他不死的恩情,答应背诵下来写在木简上。

[var1]

孙膑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引起庞涓派来侍奉他的童仆的同情,便将真情告诉了孙膑。孙膑恍然大悟,他把刚写成的几篇兵书毁掉了,并很快想出了一条脱身的计谋。他开始装疯。不停地大哭大笑,做出各种傻相。庞涓怀疑他装疯卖傻,叫人把他扔进厕所的粪坑中,孙膑就抓厕所里的粪便吃。庞涓又让人献上酒肉,孙膑就把这些食物打翻在地,并骂不绝口,说:“你们想毒死我呀!”庞涓相信孙膑是真疯了。

后来,齐威王派辩士淳于髡到魏国去聘问魏惠王,设法找到孙膑,把他用车秘密地运回齐国。

偷梁换柱:田忌赛马显智慧

孙膑到齐国后,很快就结识了齐国的大将军田忌。那时侯,田忌经常和齐威王赛马。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总是输。孙膑就给田忌出主意说:“我有办法能让你赢了齐威王。”于是田忌和齐威王以一千两黄金为赌注,又开始了新的一场比赛。孙膑调整了三个等级的马的比赛顺序,第一局先以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肯定是输了。

[var1]

但是第二局,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获胜了。第三局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这一局,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终于赢了齐威王。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计出何人?田忌就借此机会向齐威王推荐了孙膑。齐威王在听了孙膑的兵法论述后,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任命孙膑为齐国的军师,孙膑也就由此开始了他的辉煌军事生涯。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露锋芒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军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var1]

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山东定陶的平陵。刚开始,孙膑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直到庞涓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指挥齐军直捣魏国首都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的大梁,逼得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庞涓部队必经河南长垣西北的桂陵,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釜底抽薪:增兵减灶报旧仇

12年后的公元前342年,重整旗鼓的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进攻河南的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的计策,再次派孙膑领兵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当庞涓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想与孙膑主力决一雌雄时,孙膑避其锋芒,用增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庞涓挥师紧紧追赶不放。头一天,见齐军营地有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5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人的灶了。庞涓以为齐军胆小怯战,下令集中骑兵轻装前进,追歼齐军。

[var1]

孙膑在山东省莘县马陵道设下伏兵,他传令:就地伐树,将小路堵塞;另挑选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树干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傍晚,庞涓率领的魏军骑兵果真来到马陵道。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塔塞,庞涓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见路旁有一大树,白茬上隐约有字,遂命人点起火把。当庞涓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时,大吃一惊,知道中了孙膑的计谋。他急令魏军后退,但为时已晚。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庞涓身负重伤,拔出佩剑自杀了。孙膑此役不但报了刖刑旧仇,而且名声大振。

[var1]

走为上计:遁世避祸留英名

孙膑和田忌屡战屡胜,引起了时任齐国丞相邹忌的嫉妒。邹忌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但是却心胸狭窄,他觉得自己的官位受到田忌和孙膑的威胁,所以设计除此二人。

齐威王本来就对田忌手握重兵心有疑惧,听了邹忌的话,遂相信田忌有谋反的意图。于是齐威王遣使召令率兵在外的田忌回山东临淄,准备在那审问田忌。

田忌在孙膑最艰难的时候曾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长期以来,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孙膑实在不忍田忌自投罗网,就提醒田忌说,齐王一定听信了邹忌的诬陷,千万不要自己贸然回临淄。情急之下,他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清君侧”,驱逐邹忌。

田忌对孙膑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言听计从。他依孙膑之言,率兵攻打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救援的部队纷纷赶来,也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湖北的楚国。

孙膑在田忌攻打临淄之前就走了。他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隐居起来,招收几个学生,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篇,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英名。孙膑公元前316年去世,在山东省鄄城县吉山镇孙花园村东北约1公里处,有这位名垂千古的伟大军事家孙膑的墓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医扁鹊——扁鹊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铸铜人物雕塑,神医扁鹊,医死人药白骨铸铜人物雕塑,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神医扁鹊,人物雕塑,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

  • 秦穆公死前犯了个大错,一直把子孙坑到了春秋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后去世了。当时秦国还有陪葬的风气,不过秦穆公这次弄的有点过分,用了一百七十七人为自己陪葬,这里面还包括了很多贤臣。实在不知道秦穆公是怎么想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秦穆公带走了那么多的人才,等于给子孙后代挖了一个深深的坑。

  • 他将父亲的妻子肚子搞大,春秋五霸有三个是他的岳父、女婿和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都具备,所以只有他们三位是无可争议的霸主。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也具备,但他们始终被视为东南蛮夷。宋襄公虽然也尊王,但他没什么实力,况且只有小国尊崇他,所以名不副实。秦穆公有实力,同时他也尊王,但是却没有诸侯国尊崇他。[var1]更甚的是,春秋五霸中有三位跟他是亲戚关系

  • 刘邦攻咸阳时,驻岭南50万精锐秦军因何按兵不动坐视秦王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刘邦率军迂回进入武关,抵达咸阳附近的灞上时,秦二世胡亥已被赵高杀掉,因秦国版图早已支离破碎,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旋即设计诛杀奸宦赵高。秦王子婴于公元前207年10月向刘邦投降,刘邦将其软禁,但对其颇为礼遇。刘邦宣布废除秦的苛政、恶法,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人拥戴。

  •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秦社会的转型期,战争频发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如此重要的政治制度,必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尽管爵制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但该课题的许多方面还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首先,关于“爵”的起源问题的研究虽有突破,但尚有探讨的空间。“爵”的本义是饮酒礼器,这一点基本上为学界所接受。然而本是饮酒礼器的爵,是如

  • 邯郸冀南新区 | 蔺相如诞辰日后人祭典“和”韵悠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8月17日(农历七月二十)是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诞辰233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蔺氏后人相聚在邯郸冀南新区南城乡前羌村蔺相如祠堂追根溯源、凭悼先祖弘扬蔺相如“和”文化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var1]祭典活动现场蔺氏宗亲统一佩戴黄色绶带聆听祭文、行鞠躬礼,凭吊先人[var1][var1][

  •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

  • 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之所以看到网络上有人这样问,我想可能是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的一种惯性思维吧。一说到“纸上谈兵”,立刻就想起了赵国大将军赵括,从而推断出战国已经出现了纸。这是不对的,到底这种惯性的错误是如何出现的呢?追根溯源,问题应该是出在一本叫《上下五千年》的书上,这部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用通俗易懂

  • 赵括为何被赵王信任去主导长平之战?很大原因是沾了父亲赵奢的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奢本不是啥大人物,他开始在赵国也仅仅是个收税的小官而已,甚至此时赵王都不知道有此人的存在。后来因为一件事,赵奢被平原君推举给了赵王。当时,赵奢收税收到了平原君的头上,但是却被平原君的门客阻挠,他们就是不肯交税。但是赵奢是个秉公执法的人,所以按照赵国的相关法律直接斩了当时滋事的九个人。平

  • 同样是被联军攻入国内,为何秦国能保住霸业,而齐国则险些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因为宋康王对内统治残暴,加上常年的征战,百姓苦不堪言,这一点和齐闵王何其相似,不过,和齐闵王不一样的是,宋康王治下的宋国百姓忍无可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国内四分五裂,宋康王不得不出逃。[var1]就在这个时候,在苏秦的鼓动之下,齐闵王派出大军趁机攻灭了内乱之中的宋国。消息传到各国,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