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秦惠文王在即位后便对商鞅下手,难道真的是为了老师报仇?

为什么秦惠文王在即位后便对商鞅下手,难道真的是为了老师报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88 更新时间:2024/2/10 14:29:18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商鞅,商鞅主持下的变法,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功变法,秦国从一个天下不耻的弱国成为了西陲霸主,商鞅功不可没。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为什么秦惠文在即位后便对商鞅下手,难道真的是为了老师报仇?

[var1]

当然为老师公子虔、公孙贾报仇这也是秦惠文王杀商鞅的原因之一。

公孙贾其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高,我们就不多做叙述了。公子虔,在历史上记载也并不多,但是在一些野史上,他出现的频率并不少,他是秦献公的庶长子,秦孝公的大哥,在一定时期内,他辅佐秦孝公,稳定了朝政,为此后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商鞅受到秦孝公重用后,他又主动放权,为变法让路,本来他也算得上是一个变法派,可是,这一切都在太子犯法后改变了。

太子嬴驷因为擅用私刑,杀害了无辜百姓,按照新法则应该处以极刑,但是因为嬴驷是秦孝公的嫡长子,是当时的太子,为了储君的颜面,只能处罚太子傅公子虔和公孙贾,两人分别受到了劓刑和墨刑,从这之后,公子虔对商鞅怀恨在心。

公元前三百三十七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登基即位,不久,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这就是为商鞅敲响了丧钟。

[var1]

守旧贵族的反扑也是原因之一。

秦孝公在世的时候,因为其之前跟随秦献公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即位之后又有一众老臣支持,坐稳君位那是轻轻松松,后来又坚定不移的支持商鞅变法,使得守旧贵族敢怒而不敢言。

好不容易,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守旧贵族熬死了秦孝公,他们与对新法不满的公子虔等人联手反扑,趁机陷害商鞅,此时仍需守旧贵族支持,保证国家稳定的秦惠文王在无奈之下只能着手清算商鞅。

[var1]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巩固君权的需要。

嬴驷即位之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障碍其实就是商鞅,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在商鞅的建议下,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强行推行的,秦孝公在世的时候,因为秦孝公本人权威的问题,商鞅对于秦君几乎不存在威胁,而秦孝公死后,即位的秦惠文王嬴驷权威不足,在这个时候,大权独揽的商鞅,几乎就成为了另一位“秦君”,这对于任何一个君王来说都是不能忍受的。

于是就有了后来公子虔等人的诬告,秦惠文王同意清算商鞅,一是无奈,二则是巩固君权的需要。

[var1]

商鞅死后,守旧贵族又企图控制秦国朝政,刚刚清理掉一个“商鞅”,又怎么会答应出现下一个“商鞅”呢?

于是,秦惠文王又公开为商鞅平反,以“商君谋反查无实证”为由,清算了公子虔、公孙贾、甘龙、杜挚等人及其党羽,将秦孝公遗留下来的问题一举解决,顺利完成了权力过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一新书 | 豆瓣好书之《霸主崛起: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漫游泉乡)小马连环著,天地出版社 人生这场戏你喜欢哪样,哪样就会更好看周王东迁,王室式微,又值原本的中原霸主郑庄公、齐僖公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中原陷入无伯的境地。在此背景下,外围夷族趁机发起对中原的猛烈攻击,一时之间,中原文化岌岌可危。黎明前的黑暗中,干啥啥不行、拿啥啥不剩的“野人”管仲,迈着

  • 长平之战赵国损兵40万国本动摇,秦国为何不一鼓作气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平之战胜利以后,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举灭亡赵国。然而赵王派人游说范雎,说一旦继续让白起发兵灭赵,白起将位列三公,地位超过范雎。范雎不想让白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劝说秦王道:“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史记》)秦王听从范雎的建议,于是同意韩国以及赵国割地议和。可是

  • 国心文化名人轶事系列:战国赌马名将孙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var1] 正文 孙膑的身

  • 神医扁鹊——扁鹊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铸铜人物雕塑,神医扁鹊,医死人药白骨铸铜人物雕塑,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神医扁鹊,人物雕塑,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

  • 秦穆公死前犯了个大错,一直把子孙坑到了春秋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后去世了。当时秦国还有陪葬的风气,不过秦穆公这次弄的有点过分,用了一百七十七人为自己陪葬,这里面还包括了很多贤臣。实在不知道秦穆公是怎么想的,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秦穆公带走了那么多的人才,等于给子孙后代挖了一个深深的坑。

  • 他将父亲的妻子肚子搞大,春秋五霸有三个是他的岳父、女婿和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都具备,所以只有他们三位是无可争议的霸主。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也具备,但他们始终被视为东南蛮夷。宋襄公虽然也尊王,但他没什么实力,况且只有小国尊崇他,所以名不副实。秦穆公有实力,同时他也尊王,但是却没有诸侯国尊崇他。[var1]更甚的是,春秋五霸中有三位跟他是亲戚关系

  • 刘邦攻咸阳时,驻岭南50万精锐秦军因何按兵不动坐视秦王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刘邦率军迂回进入武关,抵达咸阳附近的灞上时,秦二世胡亥已被赵高杀掉,因秦国版图早已支离破碎,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旋即设计诛杀奸宦赵高。秦王子婴于公元前207年10月向刘邦投降,刘邦将其软禁,但对其颇为礼遇。刘邦宣布废除秦的苛政、恶法,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人拥戴。

  •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秦社会的转型期,战争频发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var1]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如此重要的政治制度,必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尽管爵制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但该课题的许多方面还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首先,关于“爵”的起源问题的研究虽有突破,但尚有探讨的空间。“爵”的本义是饮酒礼器,这一点基本上为学界所接受。然而本是饮酒礼器的爵,是如

  • 邯郸冀南新区 | 蔺相如诞辰日后人祭典“和”韵悠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8月17日(农历七月二十)是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诞辰233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蔺氏后人相聚在邯郸冀南新区南城乡前羌村蔺相如祠堂追根溯源、凭悼先祖弘扬蔺相如“和”文化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var1]祭典活动现场蔺氏宗亲统一佩戴黄色绶带聆听祭文、行鞠躬礼,凭吊先人[var1][var1][

  •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