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大宋开国》宋太祖-从“大侠”到开国皇帝

历史故事:《大宋开国》宋太祖-从“大侠”到开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40 更新时间:2024/1/13 20:02:47

我最近在听历史有声课,听着老师把历史用一个个的小故意讲出来,真的很有意思。只是每天只有15分钟的课,真的是听得不过瘾。正巧,我发现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史书《大宋开国》,那么,就先从宋朝学起来吧。

历史故事

《大宋开国》封面

《大宋开国》,是一部通俗类的历史读物,本书以北宋开国六十年(960-1020)为时限,向我们展示了北宋开国史上的精彩片段和生动细节,剖析了宋代历史发展中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历史老师在给你讲北宋开国的六十年间都发生了什么,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是什么,功过如何。

《大宋开国》的作者范学辉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九三学社社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宋史、传统文化,除这本《大宋开国》外,还在《文史》、《文史哲》、《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孔子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大宋开国》讲的是宋朝开国的六十年的历史,主要涉及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代皇帝,其中宋太祖的故事占了三分之二,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宋氏王朝的创业史,是赵匡胤从“大侠”到帝王的奋斗史。

历史故事

《大宋开国》封面

“大侠”初登场

赵匡胤出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其父亲是后唐禁军中一个番号叫“飞捷”的骑兵部队的指挥使赵弘殷,所以说赵匡胤是军人之后。乾祐元年(948)年初,21岁的赵匡胤开始流浪江湖,整整三年,他面对过无数白眼和无情的面孔。这个过程中赵匡胤得到了历练,从一个公子哥变成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大侠。

乾祐三年,郭威起事,赵匡胤也来应募,他当时的装扮是这样的:“头戴一条青色的头巾,身穿破旧的褐色布衫,紫红色的脸庞,浓眉大眼,一根齐眉铁杆棒担在肩上。”完全是一个“膂力过人,棒法精熟”的社会底层人士。

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太子”柴荣的卫士、卫士长,一直跟随柴荣,与柴荣建立了极其密切的主从关系。郭威死后,柴荣继位,赵匡胤从此平步青云。

历史故事

《大宋开国》插图

“大侠”称帝了

五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凡属热血男儿,都想在战场上用自己的双手,博一个封妻荫子,博一个青史留名。我们的宋太祖赵匡胤自然不例外。

近水楼台先得月,军队当中,主将的亲兵卫士,总比其他将士有更多的晋升机会。何况赵匡胤与周世宗柴荣关系密切,一直是周世宗的左膀右臂。关系有了,能不能在军中脱颖而出,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

赵匡胤的能力自是没得说,机遇来了也能准确抓住。高平之战立下奇功;整顿禁军、组建新军,职位节节攀升,同时在军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得到一众志同道合的同僚和追随者。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病逝,七岁的梁王继位,皇太后符氏只有十八九岁,后周进入了孤儿寡母、主少国疑的政治敏感时期。

显德七年正月,后周朝廷收到河北军情:“契丹辽国大军云集幽州,有南下威逼定州的态势。”赵匡胤临危受命,率领大军迎战契丹。

于是,赵匡胤和他的谋士、义兄弟和同僚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在陈桥驿策划了“陈桥兵变”,赵匡胤在将士们的“强迫”下,“黄袍加身”。在官兵们的呼声中,后周皇帝柴宗训禅让皇位给赵匡胤,宋朝建立,改年号为“建隆”。

历史故事

《大宋开国》

“大侠”不止会打仗

咱们这位宋太祖赵“大侠”生于军营、长于军营、功成于军营,功夫了得,可是他可绝不是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

宋太祖虽然用“兵变”获得皇位,可是与五代其他兵变相比,陈桥兵变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也是一场带来太平的兵变。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宋太祖又进行了两次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又是没有流血就将兵权收归自己。这可比很多王朝都要高明多了。之后,他进行制度建设、用奴仆统军,保证了皇帝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宋太祖制定先南后北的征战策略,为宋朝统一南北划定方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典故就来自宋太祖。

写在最后

《大宋开国》是一本历史读物,都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宋太祖的故事,也许你会觉得他有些忘恩负义,毕竟周世宗相当于他的恩人,可是大丈夫做事不拘小节,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又怎能一直甘居人下?

如果没有陈桥兵变,没有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周就能长治久安吗?其实也不好说,毕竟五代时期英雄过多,没有宋太祖可能也会有别人。不过,就像范学辉老师说的,“历史不存在假设”。

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然腾飞。“中国梦”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许、希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中国梦”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死后锦衣卫抄家,锦衣卫严府抄家后续,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的金殿内传来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朝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朝会将决定着大明王朝的命运。朝会的主题很简单:是逃还是战? 一、 一个月前,明朝接到情报:也先率领瓦剌军队来犯。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煽惑下,

  • 野史:朱元璋质问蒙古才女: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答:忠孝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为严明军纪杀江南才女,朱元璋野史在线阅读,朱元璋对蒙古女子和男子政策

    2020年8月8日上午,位于西安市的明代秦王府城墙遗址部分坍塌。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座秦王府是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旨为他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修建的。从下旨修建到完工,“整整修了七年。王府内有3宫5殿863个房间,明代共有9代14位秦藩王在此居住过。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其中

  • 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盗墓贼从此立下一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出殡全过程视频,包拯下葬时间,包拯下葬时为何用了二十多口棺材

    北宋名臣包拯,以清廉公正而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作是“包青天”,他那大公无私的青天形象早已融入在百姓心中。包拯一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称赞包拯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百姓的心中,包拯的地位很高,他为官清廉,又勤政爱民,还敢于直谏,为国家和百姓尽心尽力,后世人将其看作是清官的代名词

  • 在明朝,你家突然被一群人砸得稀巴烂!那就要恭喜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女性内衣,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读书人的辛苦和回报,默默无闻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就能天下闻名。不过这说的有点夸张,可是按照真实的情况来看,古代读书人中举确实能改变现有的家庭状况,并且以后的升迁和际遇都跟普通老百姓划开了界限,所以无数的人想要高中状元,以获得晋升的机会。在明代,如果按照民间

  • 故事:张献忠入川杀戮重引出什么异兽?他最终葬在哪里?藏宝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张献忠藏宝的故事评价,张献忠入川路线图,入川屠蜀张献忠完整版

    大明崇祯17年7月半,成都城外一场鏖战过后,方圆几十里地被凝血染黑了泥土,残破的尸骸四处零落。向晚的凉风掠过,把浓重的血腥味挥洒到空气中,远远地引来了阵阵野狼的嚎叫,还有更遥远处,沉闷的虎啸。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远近一片朦胧,似雾似幻的残烟、水汽倏忽飘过,里面似乎隐藏着许许多多诡异的阴影,不时遮盖住断

  • 从不征之国到勘合贸易,朱元璋朱棣父子,为何对日本特殊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本对朱棣的评价,朱元璋不怕藩王之乱吗,朱元璋时期有多少藩王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字数:7129,阅读时间:约18分钟 编者按:近年来在网络上,只要谈到明代中后期历史,中日关系以及倭寇就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在明朝国力军力强盛的前期,中日关系如何呢?朱元璋为何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朱棣为何没因为倭寇问题去教训日本?为何会有勘合贸易,又到底因为什么终止呢?

  • 朱元璋当皇帝后打算迁都,刘伯温一看:这个地方不能当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后悔一生,朱元璋厚葬刘伯温,朱元璋放刘伯温回乡

    再加上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围绕着南京,化了一大片土地,成立了一个直隶省。这就使南京可以拓展的空间,增大了很多。不过,在定都南京以后,朱元璋曾两次筹划过迁都的念头。第一次迁都的时候,朱元璋把目标放在了自己的老家——凤阳。当时刚刚建国后不久。而凤阳这个地方,如果不是出了朱元璋,再过五百年,也不会被全国熟知

  • 郑利华 |《明代诗学思想史 • 导论》(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代文学思想史,明代诗话意象批评研究,中国诗学发展策略探析

    再从文学影响和传播的层面来看,较之前七子,后七子的力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其中特别是和身为后七子复古盟社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之一的王世贞的个人作为分不开,尤其自隆庆四年(1570)李攀龙辞世后,王世贞独主盟社,操持文柄,四方之士“望走如玉帛职贡之会,惟恐后时”[66],其时即吸纳了一批文人学士,他们当中

  • 朱元璋当皇帝后,儿时玩伴来求官,却被处死,只因说出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处死驸马欧阳伦,朱元璋儿时玩伴找朱元璋,朱元璋何时处死吴玉娇

    在外漂泊的中年男子,过了一段时间,回到家乡之后,据说曾经的玩伴,已经成为了当今皇上。立即收拾东西赶往京城,希望能够分个小官。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皇宫门前,向守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既然是皇帝的玩伴,肯定是不敢得罪,迅速将此事上报,念旧的朱元璋得知儿时的发小来探望自己,马上命人,邀请他为此还特意摆

  • 朱棣能力不输朱允炆,为何朱元璋没有封他为太子,反而传位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朱元璋和朱棣都传位给孙子,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棣,朱元璋有没有传位给朱棣

    朱允炆是个非常宅心仁厚的人,对于权力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在朱标去世时,朱允炆年仅14岁。但是就是14岁的他就表现出了超出他这个年龄的冷静在父亲去世之前,他得知自己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他没有表现的太过于痛苦,反而把这些痛苦深埋心中一直陪在父亲的身边照顾他,在父亲去世后对年纪尚小的弟弟照顾的非常周到。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