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不顾刘备挽留依旧投身曹营,可能是刘备留在曹操身边的棋子

此人不顾刘备挽留依旧投身曹营,可能是刘备留在曹操身边的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3/12/30 6:15:15

大家由于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不由得会对跟着罗贯中老先生在情感上会偏袒刘备,本人亦是如此。虽然对于曹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赞叹不已,但是也时常感叹为何蜀汉未能统一天下,随着演义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一步步的死去我们对于蜀汉的统一天下的希望也慢慢消磨殆尽。在其中徐庶进曹营,虽终身未给曹操献一策,但也为刘备损失一个人才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究竟为何进入曹营,主流的观点都认为《三国演义》中徐庶是被程昱骗进曹营的,为了孝母而放弃了跟随刘备。我认为这小看了徐庶。古代的君主选拔人才有条定律:能孝必忠。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当时也是放弃父丧丁忧带兵在外。更何况当时母亲为他能安心报汉自缢身亡,对于杀母之仇为什么要留在曹营自杀或者逃跑都可以,他也有这样的机会。

笔者做个大胆的猜想,徐庶去曹营并不是简单的去救母亲,而是另有隐情的。

其一:母死不逃,不献一计,选择蛰伏

徐庶帮助刘备献计后,为刘备打了两场胜仗,已经成为曹操的大仇人。如果进入曹营不献一策,这个时候去曹营不但救不了母亲还会得最曹操,两人一起遇害。当母亲以自杀的方式告诫徐庶要辅佐刘备中兴汉室时,为何他没有逃也没有自杀,可以猜想他来到曹营是另有目的的,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为刘备,为国家出力,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选择了忠,蛰伏曹营谁又知道徐庶没有向旧主刘备输送过情报。

其二:举荐诸葛亮,完成自己未尽功勋

当时火烧博望坡虽然打了胜仗,但并不能伤及曹操的筋骨,反而惹恼了曹操,他只有请出比自己能力更强的诸葛亮出山。当然诸葛孔明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挽救了徐庶,若徐庶离开后刘备立马就惨败了,那他的前功就显得毫无意义。另外我们也不能单方面的责备程昱不该向徐庶使阴谋,虽然徐母已死,但她却成全了儿子的“克格勃”事业,成全了自己的英明。

其三:成就刘备忠义,利用曹操之手灭荆州

以上仅为猜想,不甘刘备痛失人才,各位读者可以畅所欲言。

更多文章

  • 践行一夫一妻的明朝皇帝,在位18年,文治成就不亚于汉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十八位皇帝奇葩史,明朝最久不上朝的皇帝,明朝十六位皇帝的个性

    提到明朝,我们不得不提到明朝的帝王。明朝16位皇帝当中,有一个在道德上堪称为“楷模”的皇帝。他在位18年,践行一夫一妻制。除了张皇后外,他没有迎娶其他的妃子。他的性格宽厚,勤政治国,创造出来的文治成绩丝毫不亚于汉文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上图_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击败司马懿,他俩到底谁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榜首,他智商高,情商也高,琴棋书画,发明创造,内政外交等等无一不精,可是工作有两方面,你各方面都很牛逼,那么你的精力必定耗费很多,这些东西,就算你再聪明,也得花时间去学的,那你必定就耗费了自个的精力,长期保持此状态,必定劳心费神,从这方面说,诸葛亮本来是毁于自个,而不是外界。第二,诸葛亮做工作太注重

  • 诸葛亮死后,刘禅心中一直埋怨着诸葛亮,直至29年后才有所缓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 纵使王莽是穿越之子,遇上位面之子,天选之人也是被吊着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说这个穿越之子王莽,他出生时,大汉王朝已经建立了一百五十年了,此时的大汉帝国已经处于奔溃的边缘,外戚干政,乡绅贵族不断压榨人民。虽然汉元帝刘奭放弃了祖训,采用儒教治国,给大汉帝国续了一口气,但是也于事无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莽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依托其的姑姑,也就是孝元皇后王政君,一路扶摇直上,

  • 白帝城托孤,刘备托的并不是儿子刘阿斗,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被谁救了,刘备托孤白帝城完整版,刘备白帝城托孤500字

    这段典故之前其实发生了刘备人生中十分失败的一件事,也是他唯一一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导致最后国力衰退的情况发生的原因。关羽被东吴的人杀死了。传到蜀国大营的时候,对于关羽的死全军营没人同意报仇,因为当时确实很不稳定,这个时候出兵肯定是损失太大。所有人都不同意,刘备在大营中痛哭几天几夜,没有人能理解他,

  • 三国时期的“第四国”,雄踞辽东五十年,最终被司马懿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屠辽东后果,三国历史魏国历史,司马懿写过的诗征辽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其实还存在一个割据势力,也即辽东公孙氏。一定程度上,辽东公孙氏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第四国。在割据辽东接近50年后,该势力最终被魏国大将司马懿消灭。一具体来说,辽东公孙氏的开创者为公孙度,公孙度父亲公孙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逃到玄菟郡,公孙度后来做了玄菟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

  • 秦灭六国:国家强盛魂魄在庙堂,力量在田野!由上而下,唯变而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灭六国,王立群读史记秦灭六国,秦灭六国全集完整版

    [var1]【赵国:烈乱之国,败在无视法度,庙堂妄杀,民间私斗】公元前229年,赵迁设圈套杀了李牧,一年后赵国灭亡。史籍记载,赵人和秦人相传同根同源祖,周武王灭商之后,弟弟去了北方成为赵人,哥哥去了西方成为秦人,赵人和秦人本是兄弟,他们的气质和秉性一直非常想象,直到商鞅变法。商鞅改变了秦人,而赵人一

  • 禽兽不如的楚成王奠定了楚国的百年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成王人物简介,楚成王外甥女照片,楚国霸业

    楚文王和桃花夫人生了两个儿子:熊艰、熊恽。熊艰继位后,由他的叔叔子元(楚文王的弟弟)摄政辅佐。而熊恽则逃到了随国(今湖北随州)。公元前672年,只有十多岁的熊恽,在随国人的支持下,返回楚国,杀死熊艰,强行夺取了君位。[var1]熊艰在位四年多,没有亲政,所以谥号“楚堵敖”。敖,就是头儿的意思,玩的意

  • 商鞅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最后也丢掉了小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惹了谁,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下场有多惨,不该惹的人

    [var1]商鞅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还是很有名气的,但是在他开始变法之后,就不管是谁都一律按照法律来,所以就触犯到了一些贵族们的利益,比如说当时的太子就是被商鞅给惩罚了,但是因为太子是皇室,所以就不能够去触发,这个时候只能够处罚太子的两个老师,于是商鞅就直接处罚了太子的礼仪老师,还有学问老师。本以为在

  • 如果秦武王没有死,秦国会不会提前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武王不死芈月会掌控秦国吗,秦国一统六国演示图片,秦国武王简介

    [var1]那么秦武王真的那么不堪吗?如果秦武王没有身死洛阳,会不会让秦国更快完成一统?我们可以分析一下。[var1]首先秦武王流传于后世的功绩主要有打通了宜阳,确定了秦国东出的路线,在惠文王留下的强大军力之下,打得魏国不敢还手。但是对内,他驱逐了张仪,将秦国的战略方针全部靠向发起战争,抛弃了连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