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由于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不由得会对跟着罗贯中老先生在情感上会偏袒刘备,本人亦是如此。虽然对于曹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赞叹不已,但是也时常感叹为何蜀汉未能统一天下,随着演义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一步步的死去我们对于蜀汉的统一天下的希望也慢慢消磨殆尽。在其中徐庶进曹营,虽终身未给曹操献一策,但也为刘备损失一个人才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究竟为何进入曹营,主流的观点都认为《三国演义》中徐庶是被程昱骗进曹营的,为了孝母而放弃了跟随刘备。我认为这小看了徐庶。古代的君主选拔人才有条定律:能孝必忠。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当时也是放弃父丧丁忧带兵在外。更何况当时母亲为他能安心报汉自缢身亡,对于杀母之仇为什么要留在曹营自杀或者逃跑都可以,他也有这样的机会。
笔者做个大胆的猜想,徐庶去曹营并不是简单的去救母亲,而是另有隐情的。
其一:母死不逃,不献一计,选择蛰伏
徐庶帮助刘备献计后,为刘备打了两场胜仗,已经成为曹操的大仇人。如果进入曹营不献一策,这个时候去曹营不但救不了母亲还会得最曹操,两人一起遇害。当母亲以自杀的方式告诫徐庶要辅佐刘备中兴汉室时,为何他没有逃也没有自杀,可以猜想他来到曹营是另有目的的,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为刘备,为国家出力,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选择了忠,蛰伏曹营谁又知道徐庶没有向旧主刘备输送过情报。
其二:举荐诸葛亮,完成自己未尽功勋
当时火烧博望坡虽然打了胜仗,但并不能伤及曹操的筋骨,反而惹恼了曹操,他只有请出比自己能力更强的诸葛亮出山。当然诸葛孔明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挽救了徐庶,若徐庶离开后刘备立马就惨败了,那他的前功就显得毫无意义。另外我们也不能单方面的责备程昱不该向徐庶使阴谋,虽然徐母已死,但她却成全了儿子的“克格勃”事业,成全了自己的英明。
其三:成就刘备忠义,利用曹操之手灭荆州
以上仅为猜想,不甘刘备痛失人才,各位读者可以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