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民日报》关注衢江区西周土墩墓考古发现

《人民日报》关注衢江区西周土墩墓考古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48 更新时间:2024/3/7 17:29:34

8月20日,《人民日报》第7版“化遗产”版面,刊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吴桐的署名文章——《考古发现丰富对越文化的认识》,关注我市衢江区近年来发现多座西周时期高等级土墩墓,还出土了精美的青铜车马器等。

原文如下:

浙江衢州发现的西周时期高等级土墩墓出土的部分原始瓷组合。吴桐供图

持续的考古发现,不仅明确了越文化的内涵与变迁,而且丰富了2500年前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路径,为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当我们讨论越国历史时,不断发现的考古材料开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1936年吴越史地研究会的成立算起,越国考古已历经80年,越文化的面貌正逐渐清晰起来。近年来,浙江衢州衢江区发现多座西周时期高等级土墩墓,还出土了精美的青铜车马器等,一段先越国尘封的历史正在被揭开。

在浙江南部的衢江区云溪乡,2018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先后发掘庙山尖土墩墓与孟姜村1至3号墩等四座墓葬。除孟姜村2号墩的形制还不明确外,其他三座墓葬都属于西周时期罕见的带墓道、石床、木椁的墓,并且随葬了大量精美的硬陶、原始瓷、青铜器与玉石器。如此考究的营建方式、精致的随葬器物、浩大的工程规模,无不彰显着墓主人身份的非同寻

这一重要发现不仅丰富了越文化的内涵与面貌,也成为关联浙南闽北地区(包括皖东南与赣东北)同类遗存的纽带。这些遗存散落在浙南闽北各地,普遍随葬青铜器与玉石器,与浙北平原(即越国重要地区)不随葬青铜器的做法有明显区别。衢州高等级土墩墓恰好位于这些分散遗存的中间地带,填补了相互间交流往来的道路缺口,因此可以将西周时期的浙南闽北串联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越文化单元。

从文化特征来看,这一时期,浙南闽北与浙北平原应该分属越文化的不同类型;从墓葬等级来看,浙南闽北更可能占据了西周时期越文化的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的取得,应该主要得益于这一地区与外界的资源流通优势。

商时期,浙南闽北便是中原象鼻盉、折肩尊等硬陶与原始瓷的主要来源地,西周时更是成为中原朝重要的原始瓷产地。因此,兼具中原风格与地方特色的青铜容器、车马器才会涌现于浙江衢州、安徽屯溪等交通要地,并且成为高等级墓葬的重要组成。在与中原往来的同时,直口豆、敛口豆等原始瓷的影响也到达岭南一带。浙南闽北墓葬突然出现的成套玉玦、凸纽形玦等玉石器皆长期流行于岭南,可见两地之间实现了玉瓷资源的双流通。

随着西周中晚期以来淮夷叛周,南方与中原的联系被突然隔断,浙南闽北逐渐衰落,文化遗存渐趋凋零。在人群迁徙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浙北平原的越国取代浙南闽北,成为新的越文化中心。

春秋早中期的越国,基本延续了西周时期的发展态势,与外界联系较少,社会运行以追求物质财富为重要取向。以丧葬传统为例,越国墓葬的等级构建长期“重富轻贵”,等级差异主要取决于日常陶瓷用器比如豆碗盂的随葬总数,而且不同等级墓葬的分布空间也相互混杂。到了春秋晚期,越国与中原的联系突然密切,人群流动频繁,中原影响变强。越国的丧葬传统因此转向为“富贵并重”,角形器等财富标志物、甬钟等仿铜礼乐器共同构建出规范森严的等级制度。印山越王陵、安吉八亩墩等贵族墓葬的空间,明显呈现出“独立陵园”的趋向。这也许意味着,越国当时进行了主动转型。也就是说,在灭吴之后,越国将视野投向中原,迁都琅琊,经略中原,“致贡于周”。

经历了春秋战国长时期的分裂,统一成为大势。这种与中原的互动,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陆疆、海疆很多区域文化的发展主线,表现在考古遗迹上就是明显的区域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因素的此消彼长。

持续的考古发现,不仅明确了越文化的内涵与变迁,而且丰富了2500年前中华文明走向“多元一体”的路径,为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忘川风华录·姜太公】直钩垂钓,道自在胸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01.在手游官博的角色宣发文案中,是这么描述姜太公的:“出身微寒”的姜太公如何能被周文王挖掘出来的?这一切要从商末开始追溯。商是一个迷信的王朝,国家由三方势力三足鼎立:王、贵族、祭司。在科举制尚未出现的那时,朝廷官职由贵族垄断,国家政策被祭司的意见左右,“选贤与能”纯属空谈。常理而言,在这种社会舆论

  • 史上最全21版姜子牙:有最帅的有最经典的,甚至还有一个女儿身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李白必须穿一身白衣,杨玉环必须头戴大牡丹花,孔子是有点驼背的老头,和珅是圆圆胖胖的谄媚相,而姜子牙在这一方面的待遇,可以说是从未年轻过,仿佛姜太公这个称呼注定了他只能须发皆白,不过因为《封神榜》和众多传说,苍老中要带十分仙气。现在就盘点那些经典的姜子牙形象:1981年台视《封神榜》余子明1986

  • 恢复西周旧制,仿效姜子牙“封神”,项羽的复古道义与“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我们想到一个故事。有人养了一只鸽子,后来鸽子死了。他立志要好好送鸽子最后一程。开始他想土葬,后来想到火葬。在火葬鸽子的过程中,他闻到了鸽肉的味道,于是买了瓶二锅头,鸽子肉成了下酒菜。我们常讲不忘初心,项羽和烧鸽子的人一样,忘记了初心。世上有很多项羽这种人,下定决心做出

  • 央视纪录片摄制组走进禹会村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摄制组一行拍摄了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垣与祭祀台基,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禹会村考古研究基地拍摄了出土文物,并对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通过专家解读,把历史遗迹最大限度地还原为历史现场。在为期2天的拍摄过程中,禹会村遗址这处淮河中游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所包含的自然景观和聚落生活都将一一入

  • 封神:姜子牙、申公豹、四不相的前世今生,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被捉后的四不相在求生欲的驱使下,便想到了嫁祸于飞熊,于是它就对饕餮说:我体格小,肯定喂不饱你,飞熊身躯庞大,肉质鲜美,一定符合你的味口。饕餮一听,觉得四不相说的有理,于是就放了四不相,去捉飞熊去了。面对凶恶的饕餮,飞熊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于是便心生一计对饕餮说:我这身躯根本喂不饱你,你看那太阳又

  • 夏朝研究中的几点答疑、说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与《诗经》是中国的两大历史之谜,目前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对此都无法给出明确或相当合理解释与答案。夏朝历史研究也成为中国学界的一个轻易无人敢碰触的领域,以致谁说话谁挨骂,即使是作为夏文化研究的标志人物许宏先生也是如此。一般学者只能进行一些夏文化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探讨,显示夏文化研究还不至于太落寞,但对

  • 夏桀酒池肉林的地方,原来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时期的仪狄作酒醪、少康酿秫酒是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已是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共识。仪狄作酒醪和少康酿秫酒,是两种不同的酒类,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在使用原料上有南方的的稻米与北方的原始高粱之别;在酒的类别上有甜酒与白酒之分。夏朝之所以成为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并繁荣发展流行,与夏朝的建立与夏朝国都

  • 封神有位商纣将领,手握一件来历不明的法宝,西周阵营能人虽多,却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在商纣临潼关也出现过一位谜一般的人物,他就是临潼关小将卞吉,之所以说他是谜一般的人物,是因为在他手中有一件来历不明的法宝,而这件法宝对于西周阵营的将领来说,可谓是恶梦一般的存在。卞吉是临潼关先行官卞金龙之子,在西周军队攻至临潼关时,卞金龙出阵对战黄飞虎,结果双方在对战三十回合后,卞金龙因不

  • 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内不乱夏商何以倾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从夏朝起,我国阶级斗争史的篇章正式揭开。夏代最后的一个王——桀,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在他统治的时期,以他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无限制的加重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奴隶们不断地起来反抗。夏桀无视民力,把自己比作太阳,以为可以长久统治下去,可是人民却指着太阳咒骂他,说:“你几时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实际上桀

  • 姜太公困顿半生后名垂青史,来看早期逆袭谋士的风华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看下这次活动的榜单:接下来小狐为大家展示一些优质作品:人人称赞的姜太公,偏偏碰上了个不赏识他的老婆,年过半百给人当了上门女婿,还因为看那些讲文韬武略“闲书”被老婆马氏看不起。历史上还有个词叫覆水难收,这个词居然也和他们夫妇两有关,想知道这其中的典故吗?来看搜狐号作者@历史驿站为你讲述《史上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