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亦真亦幻的传奇家史——聆听南宋人民口中的杨门虎将

亦真亦幻的传奇家史——聆听南宋人民口中的杨门虎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4/1/19 16:51:34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其中唯有宋朝选择重文轻武的立国之策。盛世文能安邦定天下,但遇乱世,则需武将鞍马定乾坤。

在风雨飘摇的宋朝,涌现出了一大批抗击侵略、收复国土的忠烈世家。声名显赫的曹家将,“撼山难,撼岳家军更难”的岳家军,以及杨家将、种家将、折家将等等。而这其中最负盛名、流传范围最广的非杨家将莫属。若要知最真实的杨门虎将,还需回归大宋江山,听南宋人民与你娓娓道来。

一、山河破碎,乱世之中定民心

关于杨家将的史实与故事,不仅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史书之外的文献也反映了杨家将故事在民间的传播情况。

因此,本文就通过两宋史书之外的历史文献,来讨论杨家将故事在南宋民间的传播。

杨家将之所以能名闻天下,与当时宋朝软弱的背景和人民崇拜民族英雄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关系。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大片河山沦陷,整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得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文臣武将还是处江湖之远爱国之士,都立志“以图恢复祖宗之业,而澡靖康之耻”。

正因如此,南宋王朝本应励精图治、夺回故土,以洗刷靖康之变的耻辱,不负天下百姓的期待。但现实却是南宋当权者只顾安逸享乐并无宏图大志。

这就造成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局面,使得爱国将士与仁人志士不得不“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于是人民迫切期望有英雄来挽救他们的国家。

杨家将老令公杨业号称杨无敌,手持金刀立于关门之外,一生金戈铁马,立下战功无数。杨业与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三代并称名将,号为”杨家将“。

杨业之子杨延昭自小便随父亲征战,杨业死后,杨延昭继承先夫遗志,在边关抗辽。与其父亲杨业一样,杨延昭威震边关,被宋真宗赵恒称赞为“治兵护塞有父风”。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此处的父子指的就是杨业和杨延昭。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在军中任职,他先是跟随狄青出征,讨平邕州蛮族的叛乱。随后一路升迁,职位颇高,一度做到地方军事一把手的防御使。当时宋辽和议已经达成,但西夏已经崛起,他主要负责对西夏作战,被称为当时名将。

彼时的杨家将,经过三代人的百年戎马早已威震天下,因此便成了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到了南宋中后期,杨家将事迹已经成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内容范畴,是参加科考的士子们应该了解的历史常识。

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为了金榜题名入百官之列,都愿意且不得不去了解并记录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同时,因为科举及第难如登天,一些落榜的的考生未能中榜便转而参与到民间的文化艺术创作之中,这使得杨家将的故事得以更好的保留与传播。

除了参加科考的文人愿意了解杨门虎将的事迹之外,一些平民文人也将杨家将的事迹树为典型。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之孙程旸为哀悼抗辽牺牲的程全有诗曰:”死战悲杨业,生降唾李陵“。早在程全死敌的南宋初年,杨业已成为平民文人程旸心中忠臣良将被的忠勇典型

南宋道教经典的《太上感应篇》已经将杨业被逼赴死当成了解释道教“紊人规模,以败人功”的典型案例。到南宋中后期,杨业被逼赴死的事迹在道教信徒中有较为广泛的传播。

不只是文人雅士乐于以杨门虎将为典型,戍守边关的热血将士亦视杨家将为他们收复故土、凯旋归来的保护神。

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族子黄彦平曾有边塞诗曰:

”天家会遣杨无敌,磨斧衔枚夜半来“。

此句话可以看出,在南宋初期,杨业已然成为了戍边将士心中战争胜利和凯旋归来的保护神。也正是由于老令公的威名,为以后杨家将名闻天下做了铺垫。

杨家将的威名不止在人民心中,在许多地名上也有体现。三苏之一苏辙在其诗《过杨无敌庙》中提及宋都开封通往辽都中京的必经之地古北口有杨业的庙宇。宋朝使臣经过此处,都要去瞻仰其威容。到南宋中期已成为当地的风景胜地且已名“杨令公祠”。

事实上,在明清时期的方志如《《大清一统志》《雍正畿辅通志》等志中,就有大量的关于杨家将在霸州、挂甲峪等地屯兵征战的记载。这些应该都与河北燕山周围的百姓和途经此地的百姓口口相传密不可分。

当杨家将的事迹与当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周围的普通百姓和行经此处的人们,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了解杨业父子的英雄事迹,并且会把他们当作身边的英雄将其事迹广泛传说开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二、铁血丹心,一片赤诚万古传

南宋时期的杨家将,已然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因此人们不仅仅如实记载他们的丰功伟绩,更是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历史事实的虚构内容将他们的故事赋予神话色彩,杨家将开始逐步脱离历史叙述层面进入虚构故事层面。

正因杨家将忠勇无双,他们的事迹才会被人真实的记录树为典型。除此之外,更是在有些书籍中,已然将他们的故事转变成文艺作品,加以渲染和修饰,为杨家将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南宋孙逢吉的史书《职官分纪》记载杨家将“外国皆画其像而事之,云以御鬼疾。”这说明,杨门虎将的故事在南宋时期,已经从记载真实的历史事迹开转化为了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杂糅故事。

事实上。不仅孙逢吉的《职官分纪》中有记载,佚名的《锦绣万花谷》、《翰苑新书》、富大用的《古今事文类聚》也都出现了相似的观点。

这种与真实历史不相吻合的杨家将杂糅故事已经不是某个独特的故事,而是在社会上已经具有一定的流传度。

这些内容上的“混搭”与“神化”,已然将杨家将从历史英雄的圣坛拉到了能御鬼的神坛,杨家将故事的传播内容也已经从历史事实的层面逐步转向了虚构故事的层面。

宋朝积贫羸弱,最后被外族所灭亡,所以遗民们更加追忆曾经保疆域卫国、收复失地的民族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民间艺人更是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名目。

至于杨门女将,多为虚构的角色。但据史料记载,佘太君历史上确有此人。《岢岚州志》:“杨业‘娶折德扆女’,‘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且折家与杨家皆为宋朝著名的武将世家。

从宋末开始,杨家将的故事开始被不断发酵,甚至被编入戏曲,如京剧经典曲目《四郎探母》,还有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等人,或人物虚构、或事迹夸大,都反映了普罗大众对于忠义英雄的真挚崇拜。连本就十分伟大的杨业,也被凭空添上了一层神话色彩。

在元代徐大焯的《烬馀录》甲编中,也有一段关于杨家将虚构故事的记载,其内容已经与史实相差甚远,但这些与真实历史不同的部分却基本与后世“杨家将”的传说及各种文艺作品相吻合。

这说明及至南宋至迟到宋末元初时,杨家将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史实并且增加了杨家父子救驾、杨宗保等与与真是历史不同的人物、情节和内容,杨家将故事变成了虚亦真亦幻的小说故事,并且出现了“杨家将”的专称,“杨家将”这一称呼已经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综上所述,南宋时期杨家将故事的传播内容已经很丰富,既有真实的历史事实也有虚构的故事,不仅记载了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也表达了人民内心渴望英雄的愿望与追求。这些文艺作品,也在杨家将故事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杨家将的故事在南宋民间的这种传播受众与传播内容如此广泛,是与南宋时期的社会军事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宋朝多年的战乱,让整个社会民不聊生。因此南宋人民百姓渴望能抗击侵略、收回故土,内心十分崇尚民族英雄来挽救国家。

南宋的百姓与前朝遗民对英勇抗辽的杨家将更是满怀期望,不断地记录杨门虎将的丰功伟绩并夸张渲染其家族故事。

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的历史事实、诸多的情节人物,为杨家将故事的丰富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故事基础,杨家将得以流传千古。时至今日,杨家将的这种英雄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仍值得后人传承。

参考文献

《杨家将演义·序》

《宋金元词话全编》

《杨家将史事考》

《文渊阁四库全书》

更多文章

  • 古代没有自来水管,唐朝时期,长安城百万人的饮用水从哪里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水利工程,因为水利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新的,而农业毕竟也是地方的立国之本。大禹治水开始,到都江堰,再到如今的三峡大坝,我们人民亲身说明了不管什么时候人的智慧都是无限的。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知道了水利工程联系到地方的命运还有未来,我国调控水资源已经处在了世界前沿。虽然我国现在的技术还有排水系统都很先进,

  • 伯颜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元朝名将伯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伯颜(Bayan,1236年—1295年3月11日),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长于伊利汗国。元世祖至元初年奉使入朝,受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统兵伐宋,宋亡,曾出镇和林,数平诸王叛乱。元

  • 古代女巨人,李世民竟然选入府中,不得不说真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队开掘了李世民的一座陪葬墓,经由确认,墓中人是韦贵妃,这似乎并无值得一说的事情。接下来我要说的必定劲爆,专家经过研讨遗骨,推算了韦贵妃的身高将近2米,能够说是个女巨人了,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个很牛逼的模特,要是体力能行的话,加入篮球队,肯定的是个灌篮选手此外,还有更让人吃惊地事情,

  • 朱棣一句话改变了小镇的命运!600年后成了北方最繁华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原本是燕王,为了争夺皇位,他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平出兵南下。在他的行军路线上,有一个小镇叫海津镇,是漕运和渡口的新的地方。朱棣在这里坐船过河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把海津镇改名为天津镇。天津这个名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这里是天子经过的地方;二是暗示自己将会成为天子。果然,在1402年,朱棣攻

  • 杜甫故里干不过杜甫草堂,康百万干不过白鹿原,巩义该出王炸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户县杜甫草堂简介,巩义杜甫简介,巩义康百万庄园资料

    康百万庄园 内部如今的巩义是河南最富裕的县之一,名列我们百强县。其实,巩义人会经商,能致富,大有渊源。历史上。巩义诞生了像康应魁这样的富商巨贾,他们不仅一度是巩义乃至中原地区的商业巨头,还给后世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庄园。从这些庄园的历史以及建筑上,我们除了可以一窥巩义商人的精神世界,还能干些什么?当白鹿

  • 他为宋词开创了一片天,“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郎词”,,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闽山绵延,铸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梁;闽水涛涛,赋予福建人宽广的胸怀。这里,英杰辈出,英豪无数,成就福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名。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说人物、听故事、讲精神、树传承,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且看先辈风流。婉约派代表人物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 武则天出门散步,看到姐姐从李治房间出来,姐姐从此不见踪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一个后宫中的普通才人,成为龙椅上的九五之尊,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需要付出的努力心血,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武则天出身富裕的官宦之家,从小受到家人疼爱跟良好教育,长大后容貌出众,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貌双全,芳名远扬。太宗听闻后,将年仅14岁的武则天纳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此后近十年里,武

  • 山海关之战多一起?李自成十八万精锐几乎被团灭,十五员大将阵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公元一六四四年,七岁的顺治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中原的皇帝,这一切还得多亏了他的叔叔多尔衮,他才能坐上龙椅。要不是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顺治帝这辈子恐怕都无法踏足北京。当年的山海关之战更是轰动一时,李自成率领十八万大军北上,不料被吴三桂和多尔衮联手歼灭。吴三桂一开始同意归附于李自成的大顺

  • 朱元璋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是权宜之计吗?武略将军什么职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参加谁的部队,调北征南,明朝调北征南将士名册

    调北征南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明洪武十四年,太祖朱元璋调派正在北方与北元作战的傅友德、沐英等将领挥军南下,与蓝玉率领三十万大军征战云贵西南地区,意图消灭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势力,夺取对西南的统治权。第二年,亦即洪武十五年,占领了云贵。洪武十七年三月,傅友德、蓝玉奉诏班师回朝,沐英及数十万明朝官兵留下驻

  •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是太子吗,玄武门李建成女儿,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杀李建成

    李建成势力,在长安比李世民占有太多的优势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李建成若想杀李世民,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就是因为李建成太占优势、李世民太劣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才能成功。李建成正是因为长安是自己的地盘,所以才会带着少数的随从入宫;李世民正是因为自己太劣势,才不得不在玄武门伏击。若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