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为宋词开创了一片天,“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郎词”,,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

他为宋词开创了一片天,“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郎词”,,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40 更新时间:2024/2/9 3:20:57

闽山绵延,铸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梁;闽水涛涛,赋予福建人宽广的胸怀。这里,英杰辈出,英豪无数,成就福建海滨邹鲁、献名邦的美名。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说人物、听故事、讲精神、树传承,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且看先辈风流。

婉约派代表人物

北宋著名词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福建崇安人,也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人,为啥人家是婉约派,因为九曲溪就是那么婉约,武夷山的山歌就是那么婉约。

“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郎词”

北宋时,柳永的词实在太红。无论是繁华富庶的烟雨江南,还是白马秋风的西北大漠,“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郎词”,柳永就是宋代流行音乐的“天

名落孙山

柳永少年时进京赶考,他以为不是第一,起码也能够金榜题名,然后花团锦簇地荣归故里。但是命运就是这样,常常不会天遂人意,柳永折戟沉沙,名落孙山,趁着酒意写下了《鹤冲天》,正是这首词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官场失意

立尽斜阳

《鹤冲天·黄金榜上》

上滑动阅览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的上阕说,这次榜上无名,是发挥失常,我是个才子词人,是不穿官服的国之栋梁。总之表达了对官场的不屑与不满,下阕就更加不着调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我失去了仕途,却赢得了欢乐。我不干了,青春作伴,游戏红尘。

这首词传到了宋仁宗那里,宋仁宗私下里很喜欢柳永的词,可能还有点小崇拜。每次喝酒,都要让歌女唱柳永的词,但一看这词的价值观,仁宗很恼火,命苦怪朝廷,点背骂社会,反正皇帝很不高兴,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在天下第一把手心里,被判了政治死刑。

最后柳永虽然做了一个小官,但升迁无望,所以词里经常出现“危楼”“孤烟”“残叶”“楚天”和“斜阳”等景物,和他内心的感情很吻合。

制:赵林 阮怡

策划:栋柠 阮娜

撰稿:孙世庆

播音:李栋柠 阮娜

音频包装:阮娜

图文编辑:赖雅淳(实习)

发布于:福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出门散步,看到姐姐从李治房间出来,姐姐从此不见踪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一个后宫中的普通才人,成为龙椅上的九五之尊,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需要付出的努力心血,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武则天出身富裕的官宦之家,从小受到家人疼爱跟良好教育,长大后容貌出众,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貌双全,芳名远扬。太宗听闻后,将年仅14岁的武则天纳入后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此后近十年里,武

  • 山海关之战多一起?李自成十八万精锐几乎被团灭,十五员大将阵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公元一六四四年,七岁的顺治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中原的皇帝,这一切还得多亏了他的叔叔多尔衮,他才能坐上龙椅。要不是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顺治帝这辈子恐怕都无法踏足北京。当年的山海关之战更是轰动一时,李自成率领十八万大军北上,不料被吴三桂和多尔衮联手歼灭。吴三桂一开始同意归附于李自成的大顺

  • 朱元璋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是权宜之计吗?武略将军什么职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参加谁的部队,调北征南,明朝调北征南将士名册

    调北征南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明洪武十四年,太祖朱元璋调派正在北方与北元作战的傅友德、沐英等将领挥军南下,与蓝玉率领三十万大军征战云贵西南地区,意图消灭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势力,夺取对西南的统治权。第二年,亦即洪武十五年,占领了云贵。洪武十七年三月,傅友德、蓝玉奉诏班师回朝,沐英及数十万明朝官兵留下驻

  •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是太子吗,玄武门李建成女儿,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杀李建成

    李建成势力,在长安比李世民占有太多的优势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李建成若想杀李世民,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就是因为李建成太占优势、李世民太劣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才能成功。李建成正是因为长安是自己的地盘,所以才会带着少数的随从入宫;李世民正是因为自己太劣势,才不得不在玄武门伏击。若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在

  • 袁彬:明朝中期官员,跟着朱祁镇一起北狩,用身材膛为朱祁镇暖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袁彬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江西新昌,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他出生于近侍家庭,从小就比其他的同龄人聪明,对于诗文比较擅长。正统四年时顶替年老多病的父亲袁忠,当上了校卫一职。正统十四年七月份,瓦剌大军兵分四路大举入侵明朝北部边疆,当时宦官王振为了立下战功,以便更好地威压群臣,便怂

  • 北宋年间,御史奏请处决犯人,行凌迟之刑,也就是常说的千刀万剐 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陆游说,人身上的肉都没了气还没断,而且眼能看,耳能听,实在不是推行仁政的圣君所为。凌迟之刑源于辽代,唐朝时还没有这种刑罚。清朝沿用明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黜凌迟、枭首、戮尸三种刑罚。真宗皇帝故宋真宗时,御史台请脔剐害人贼,帝曰:“五刑自有常刑,何为惨毒也?”陆游尝请除凌迟之刑,亦谓肌肉已尽

  • 清朝明令禁止穿汉服,乾隆私下却常穿,还特意穿上汉服命人作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在遥远的广州,清军刚一进入,第一个告示便是张贴剃发易服令:“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要求老百姓脱下汉服,穿上满装,如果拒不执行,后果很严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汉人,一直为自己的传统服饰而自豪,甚至用衣服的左衽、右衽来分别夷狄和华

  • 西夏被蒙古灭国时有多惨?一城被害得只剩106户!文字都失传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夏被灭有多惨,西夏被灭族的原因,西夏被灭国后去哪里

    在成吉思汗带领族人崛起于蒙古高原之际,崛起的蒙古人与四周邻居联系十分紧张,这也难怪,毕竟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尤其是一个处于崛起状态的游牧民族,在统一内部纷争把力量拧成一股绳后对四周邻居发动战争,扩张土地和势力范围,以掠夺牲畜、奴隶和财富填肥自身再正常不过了。蒙古帝国只是与周边稳定发展多年的其他民族相比

  • 李鸿章把问题一分为二,解决哥哥坐上位还是弟弟坐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鸿章后人简介,李鸿章诗最有名的一句,石国强评论李鸿章

    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外部列强又步步紧逼他是如何力挽狂澜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我们幽默讲史领人物雾满拦江的力作《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将为你深层解读话说那年湖广总督李鸿章办案有功被朝廷升为直隶总督是管官员的官员他大哥李瀚章成了他的下属当地官员肯定不会放过这次

  • 灭掉西夏难于登天?为何兵多将广的北宋始终无法斩除西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但谁知道,这场几乎要成功的大战,竟然毁在了北宋将领的内斗中。西夏对北宋的威胁始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党项新首领李继迁不满族兄李继捧对大宋朝廷谄媚献地的屈辱姿态,特别是在西夏割让了五州之地纳入北宋版图后,李继迁正式举起了反宋的大旗,自此成为了北宋的心头大患。灭西夏的最大倚仗:西夏“立国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