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还敢穿?

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还敢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7 更新时间:2024/1/25 8:11:26

龙袍是古代封建朝帝王们的专属着装,其他人如果穿了,那就是僭越。包拯虽然深得皇帝信任,但终究是臣子,更是知法守法的良吏,为会穿“龙袍”如此大逆不道呢?实际上,我们都被一些影视剧集或者戏剧给误导了,包拯所穿的不是皇帝穿的龙袍,而是一种赐服——蟒袍。

蟒袍,也即是蟒服。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领导班子也开始建立明朝的规章制度,其中一项十分新的,就是十分严格地划分武官员的服饰阶级。蟒服就是出现在这个时候,并且规定是皇帝赐予太子、有功的大臣、属国的国王、部落首领等等的赐服。赐予蟒服,被视为具有极大的荣宠。

蟒袍的特点在于其衣身饰有蟒纹,蟒纹虽然与龙纹相似,但是不同在于龙为五爪,蟒为四爪。不过蟒服的级别是赐服当中最高的,仅次于君王的龙袍。蟒袍这种赐服虽然不是官服,却是一种地位和荣誉的象征。一个人被皇帝赐予蟒袍,也就意味着他是皇帝所信任、看重的人。

在古代,上到天子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在着装上都有严格而明白的规定。也就是说,通过衣服的形制,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阶级及地位。而在明朝的各种服饰中,蟒服是少数几个不通过形制,而是以纹样来作为评判标准的衣服。

因此,在明朝一代,只要服饰上的纹样是蟒,就可以视作蟒服,形制倒是无所谓。后来,蟒服这种“恩赐”越来越泛滥,开始成为一些官员的日着装,最后就连百姓也可以穿着。

说到这里,我们对于蟒服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那么回到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包拯不是明朝人,他是朝人啊!他为什么会穿着明朝才出现的蟒袍呢?

实际上,影视剧集里面的包青天形象,来自民间戏剧中的“包公戏”,而包公戏开始出现于明、清二代(在清朝时蟒袍主要用于戏剧表演)。恰好清朝也继承了明朝的赐服制度,蟒袍也被保留下来。所以在包公戏中,包拯就被“穿上”了明、清朝的蟒袍。

包拯穿蟒袍的形象后来被一些影视工作人员吸取,所以我们才会在影视剧集和戏剧上,看到穿着蟒袍的包青天。所以,包拯穿着的不是龙袍,而是蟒袍。而包拯穿的蟒袍也不是宋朝的官服,而是明、清二朝的一种赐服、礼服。

如果包拯知道了自己留给后人的形象是身穿他从未见过,更没有穿过的蟒袍,想必会睁大双眼,怒问一句:“真是好糊涂,怎么不好好上历史课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有人说唐朝完全算是胡人政权,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胡人将领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比方说李世民接纳了许多隋炀帝的妃子,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后,自己哥哥和弟弟的妃子也都纳入后宫。到了后面自己的儿子李治,也随着父亲的脚步娶了“武则天”。甚至唐玄宗都可以占自己的儿媳妇“杨贵妃”,所以我们不能称之为乱伦,可以称为是“奔放”。现在我们来看,已经开放到这种程度,什么高仙芝、王思礼、屈厥通、哥舒翰

  • 武则天临死前为何把江山还给了李家?她真的很聪明,不得不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死后把江山还给李家是不得而为之,首先天下人一直认为天下是李家的,武家掌管天下,不服的人大有人在,会有大量的人直接选择背叛。其二,当时朝廷的大臣虽然表面是臣服于武则天,可是武则天去世后,武家如果没有武则天这样的强权人物出现,那么武家受到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当时狄仁杰都认为武则天应该还天下于李家,

  • 我国古代哪个王朝人民的幸福指数最高?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认同这种说法的第2个论据在于他们认为宋朝是穷政府,富百姓。王安石为什么要火急火燎地去变化,就在于2023财政没有钱,但不等于老百姓没有钱。我们都知道宋朝发生的商业革命,打破了坊市界限。普通老百姓来钱的渠道也是五花八门。经济是基础,有钱了自然幸福指数就高了。宋朝政府相对来说还是能够做到不扰民的,我们可

  • 《大唐狄公案》:狄仁杰的人间烟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由荷兰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高罗佩历时十八年时间写成的名著《大唐狄公案》,探案情节波诡云谲,谜底判决令人深思,细微之处考证详实,既描写了一身正气的狄仁杰形象,又勾勒了盛唐时期的风情画卷。 这套全新译本的《大唐狄公案》,将再次带我们走进狄仁杰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高罗佩笔下的神探狄仁杰狄

  • 古代六大断案高手:包拯上榜,神探狄仁杰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清早期),福建晋江县人,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民间称其为“施青天”。他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其父是靖海侯施琅(战功赫赫的水师提督)。施世纶随父作战有功,26岁就做了江苏泰州知州,之后做了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户部侍郎等高官。相传他从小体弱多病,相貌奇丑,“眼歪,手卷

  • 李世民杀掉哥哥和弟弟,为何还是千古名君,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作为一个古代帝王,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了解当初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评价不是特别全面。且不说当时他们兄弟的关系,已经是你死我活了,自古争斗肯定就会杀人,在权力的争斗当中肯定会有牺牲者。李世民确实做了一些让人不耻的事情,但是他之所以会被后世奉为明君,是因为他具备着杰出帝王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 掌控大半个北宋的名将世家,杨家将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家将是由北宋著名将领演变而来,北宋将领杨家将在线观看,历史上北宋真的有杨家将吗

    曹家起源于北宋的名将曹彬,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其父曹芸本就是一介武将,出生在军事世家的曹彬,自幼便饱受军事熏陶,不仅练成了一身武艺,在兵法上也颇有造诣。为人谨慎的曹彬锋芒渐显,不久后便引起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注意,在陈桥兵变后,宋太祖直接对曹彬委以重任,让他参加指挥了灭后蜀,征北汉,平南唐等军事活动

  • 半夜,宫里传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吓跑了大宋三朝元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01公元944年的一个夏夜,三更时分,福建泉州。泉州城墙的城头上隐隐约约出现了几十个黑衣蒙面人。他们是从城下坠着绳子爬上的城墙,几十个黑影,杀了哨兵,进入了城内。一行人身背刀剑,躲躲藏藏,直奔泉州刺史黄绍颇的府邸。这群人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直奔黄绍颇的府邸呢?劫财?害命?报仇

  • 唐太宗前期勤政爱民,后却昏庸无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是通过一场玄武门事变成功将皇位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并且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让贤,在这一件事情之上成了他上位时期值得被诟病的一件事,很多老百姓也觉得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做太不厚道,不过反观他的做法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少年英才又有着丰功伟绩,四处征战沙场,为唐朝立了赫赫战功,理论上来说他的成绩比他的大哥

  • 被帝王光环掩盖的军事才能-战神天子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出身关陇集国的李氏一族最終得了天下,其中最大的功臣莫过于秦王李世民。历史上,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异常出彩,但却一直被掩盖于千古一帝的光环之下。今天我们便拋开李世民的帝王身份,谈谈其军事才能。大业十三年(617年),李世民劝说其父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参与到反隋运动之中,而李世民本人更是长期坚守在战争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