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稹:写最深情的诗,做最渣的人,认真地玩一场场爱情游戏

元稹:写最深情的诗,做最渣的人,认真地玩一场场爱情游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41 更新时间:2024/2/11 21:05:26

薛涛因爱出家

当时,元稹30岁,受命去川蜀视察,官拜监察御史。薛涛成名已久,是全国的文化偶像,各路名流都被她的才貌折服。

元稹也早有耳闻,自然要去拜会。一到蜀地,便立马登门拜访。元稹去见薛涛应该有几层意思。一是薛涛名气太大,才貌双绝,作为文化领域的人,肯定要去辨认真假;二是妻子早亡,内心空虚,得遇良人,也可排解苦闷。

对薛涛来说,元稹盛名在外,又是名门之后,再加上身居高位,自然也是要见识一下的。没有想到的是,二人相见,竟然就一见钟情。元稹在蜀地一共待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内,二人朝夕相处,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蜀山青川。

这期间的薛涛简直就是小鸟依人,一如初入情海的少女,竟然写出“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的诗,简直忘乎所以了。这样难怪,能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怎么能让女人不动心呢?即便知道诗不是写给自己的,也避免不了沦陷。

这样的幸福只维持了三个月,元稹受命调往洛阳,辞别而去,之后再无见面。真的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的离开让薛涛对爱情再没了念想,道袍加身,出家去了。薛涛感受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元稹的渣男之路却越走越宽。

按说,薛涛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而且比元稹大了11岁,竟然把持不住坠入爱河,可见元稹的魅力。元稹离开后给薛涛写过几首诗,其中有“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情意揉进烟雨里,确实可让人感受到温暖和爱意,足见其才情,但也仅此而已。

薛涛为了方便给情郎写诗(信),专门做了一种纸,并染成桃红色,即便咏叹出“……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的诗句也已得不到任何回应。

元稹为什么不带薛涛走?不得而知。薛涛是乐籍,又大11岁,而元稹已经婚配,虽然妻子早亡,但依然有很多门第之别。但爱情是不应该考虑这些的,无论什么理由,都无法洗脱渣男的本质。

有夫之妇刘采春

在30岁和薛涛闹过一次轰动的桃色事件,14年之后,在他在绍兴当刺史的时候,又闹出一桩事来,当时的元稹44岁。

淮安人刘采春和丈夫一起组建了一个戏班。刘采春不仅演得好,而且唱得也好,刘采春可以“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足见其才学卓绝。

元稹评价刘采春时说,“篇咏虽不及(薛)涛,而华容莫之比也。”这话是现实的,因为当时的刘采春只有25岁。元稹只看了刘采春一场戏,便不可自拔,不吝夸奖,不仅赠诗,还写文章夸耀宣传。

地方长官垂青,又是才情卓绝之人,风流倜傥,怎能不让人以身相许。元稹在浙江七年,和刘采春便保持了七年的关系。此事在当地,可谓尽人皆知,有同僚调侃他“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

即便唐朝开放,即便刘采春是戏子地位低贱,但有妇之夫如此,也足见其用心。但七年之后,调入长安,这段感情又不了了之。

元稹对刘采春肯定是喜爱有加,而他究竟是喜欢她这个人,还是喜欢她的才学、身段、歌喉就不得而知了。刘采春是美的化身,在当时是明星级的人物,谁都喜欢,元稹也不例外。而她们能愿意委身于元稹,就足见元稹的魅力。

元稹喜欢刘采春的艺术,喜欢她的这个人是认真的,这样的认真和他与薛涛相处三个月一样,不过也都仅此而已。

没有好爹,便只能找一个好丈人了

元稹是名门之后,父亲和祖父都是高官,但到元稹成年时,家族已经没落。元稹15岁便高中进士,但到了21岁的时候才有官做。到25岁娶韦丛,历经10年。在这十年间,元稹极尽能事表现自己,期望能有所作为。

元稹性格乖张,喜风流,好潇洒,才情茂盛也招人嫉恨。家族没落,人微言轻,在这样的情况下,元稹动了心思,“没有好爹,便只能找一个好丈人了”。

于是,元稹趁着“中书判拔萃科第四等,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的时候为自己选了一门亲事。对象不是别人,便是洛阳留守韦夏卿的女儿韦丛。一方面是元稹自己的能力,再加上老丈人的背景和斡旋,元稹很快崭露头角。

但是,在娶韦丛之前,元稹早已经和自己的表妹私定终身。并约定,高中之后,定不负终身。言犹在耳啊。

这样的元稹渣不渣,简直不能太渣了。虽然他渣,但是不能否认他对表妹的感情是认真的。因为他把这段故事写了下来,便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篇传奇《莺莺传》,他自比张生,精妙地展示了爱情,也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个渣男。

娶韦丛有附会之意,但他对韦丛的感情也是认真的,他许多的悼亡诗可以作证。

这样的人可恨,但对许多女子来说更可爱。渣的彻底,却又让人恨不起来,不仅偏情,而且偷心。

在渣的路上,一直没闲着

韦丛死后,从四川回来,与薛涛保持着通信的同时,又娶了新人。

朋友李景俭看他孤身一人,无人照顾,将表妹安仙嫔嫁与他作侧室,促成了元稹的第二次婚姻。但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元和九年秋,安仙嫔在江陵府给元稹留下一个孩子后病逝。

安仙嫔死后一年多,三十六岁的元稹再贬通州司马(今四川达州)。在上司山南西道节度使权德舆做媒关照下,续娶大家闺秀裴淑为妻。

裴淑是山南西道涪州(今重庆涪陵)刺史裴郧的女儿。裴郧到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权德舆处任职报到,欢迎宴会期间,元稹和裴淑也是一见钟情。元稹立即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次婚姻。

他和裴淑也是认真的,元稹以养病为名,在兴元府和裴淑如胶似漆,直到生完孩子,孩子满了三个月后才动身返回通州。

对妻子如此眷恋,按理说该忠贞不渝才是,但他并没有消停,随后就有了和刘采春的故事。

这些,是有记载的女子,那些没有入列的女子不知还有多少。

作为元稹最好朋友的白居易在家中养了上百歌女,而元稹应该也不遑多让,甚至有说二人共用歌女。

元稹的渣不仅在喜新厌旧,还在于他对倾心于她的人的态度,“当时都是认真的,之后都是浮云”,而他自己从来都不以为意。这是真的到了一定的境界。

元稹其人

元稹宦海沉浮,从15岁中举人开始,到53岁去世,期间一直想要展现自己的抱负,却一直不得志,经常被贬,算是颠沛流离。即便如此,但凡有机会他都会坚持原则,算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主政地方的时候也能想民所想,造福一方,绝对不是简单的酒色之徒。

在文学方面,他力推杜甫陈子昂,以为为文不仅写自己的感受,更要有社会性,要有所表达,从他开始,唐音渐趋宋调,和白居易一起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

但不管怎样,都摆脱不掉他渣男的形象。但对于他而言,每一段感情都是认真的,应该就是对对方的交待了吧。即便不理解,他也“不足为意”。心态已经放开,算是渣到了极致。我爱的是爱情,不是女人,无论是谁。

更多文章

  • 甘肃有何吸引之处?为何古代人不断迁入,朱元璋也举行大规模北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留下的地图,朱元璋徐达,朱元璋时期各地名人

    从有文献记载以来,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西迁是在秦穆公时期。因为当时东进受挫,秦穆公便向西开垦国土。在秦朝建立以后,关中秦人慢慢向榆林迁移,开创了中原王朝向西部离开的先潮,在汉朝的时候汉武帝控制了河西地区,直接掀起了向西迁徙的热潮。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不少汉人向甘肃迁徙,将其视为避难地。这批汉人中包

  • 云南的南诏国怎么来的?它由唐朝扶植却反咬一口,逼大唐送上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诏国皇帝简介,南诏布衣,南诏是怎么灭亡

    与一般的小政权不敢称帝不同,南诏国过足了皇帝瘾,后三代国主合计当了43年的皇帝。其实南诏国的崛起完全得益于唐玄宗的扶植,那么,唐玄宗为何要给自己培养对手呢?南诏国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其结局又如何呢? ☞云南“六诏” 唐朝初年,云南洱海地区生活着若干个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有六个最强大,被称为“六诏”。诏,

  • 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还敢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龙袍是古代封建王朝帝王们的专属着装,其他人如果穿了,那就是僭越。包拯虽然深得皇帝信任,但终究是臣子,更是知法守法的良吏,为何会穿“龙袍”如此大逆不道呢?实际上,我们都被一些影视剧集或者戏剧给误导了,包拯所穿的不是皇帝穿的龙袍,而是一种赐服——蟒袍。蟒袍,也即是蟒服。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领导班子也开

  • 有人说唐朝完全算是胡人政权,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胡人将领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比方说李世民接纳了许多隋炀帝的妃子,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后,自己哥哥和弟弟的妃子也都纳入后宫。到了后面自己的儿子李治,也随着父亲的脚步娶了“武则天”。甚至唐玄宗都可以占自己的儿媳妇“杨贵妃”,所以我们不能称之为乱伦,可以称为是“奔放”。现在我们来看,已经开放到这种程度,什么高仙芝、王思礼、屈厥通、哥舒翰

  • 武则天临死前为何把江山还给了李家?她真的很聪明,不得不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死后把江山还给李家是不得而为之,首先天下人一直认为天下是李家的,武家掌管天下,不服的人大有人在,会有大量的人直接选择背叛。其二,当时朝廷的大臣虽然表面是臣服于武则天,可是武则天去世后,武家如果没有武则天这样的强权人物出现,那么武家受到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当时狄仁杰都认为武则天应该还天下于李家,

  • 我国古代哪个王朝人民的幸福指数最高?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认同这种说法的第2个论据在于他们认为宋朝是穷政府,富百姓。王安石为什么要火急火燎地去变化,就在于2023财政没有钱,但不等于老百姓没有钱。我们都知道宋朝发生的商业革命,打破了坊市界限。普通老百姓来钱的渠道也是五花八门。经济是基础,有钱了自然幸福指数就高了。宋朝政府相对来说还是能够做到不扰民的,我们可

  • 《大唐狄公案》:狄仁杰的人间烟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由荷兰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高罗佩历时十八年时间写成的名著《大唐狄公案》,探案情节波诡云谲,谜底判决令人深思,细微之处考证详实,既描写了一身正气的狄仁杰形象,又勾勒了盛唐时期的风情画卷。 这套全新译本的《大唐狄公案》,将再次带我们走进狄仁杰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高罗佩笔下的神探狄仁杰狄

  • 古代六大断案高手:包拯上榜,神探狄仁杰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清早期),福建晋江县人,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民间称其为“施青天”。他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其父是靖海侯施琅(战功赫赫的水师提督)。施世纶随父作战有功,26岁就做了江苏泰州知州,之后做了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户部侍郎等高官。相传他从小体弱多病,相貌奇丑,“眼歪,手卷

  • 李世民杀掉哥哥和弟弟,为何还是千古名君,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作为一个古代帝王,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了解当初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评价不是特别全面。且不说当时他们兄弟的关系,已经是你死我活了,自古争斗肯定就会杀人,在权力的争斗当中肯定会有牺牲者。李世民确实做了一些让人不耻的事情,但是他之所以会被后世奉为明君,是因为他具备着杰出帝王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 掌控大半个北宋的名将世家,杨家将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家将是由北宋著名将领演变而来,北宋将领杨家将在线观看,历史上北宋真的有杨家将吗

    曹家起源于北宋的名将曹彬,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其父曹芸本就是一介武将,出生在军事世家的曹彬,自幼便饱受军事熏陶,不仅练成了一身武艺,在兵法上也颇有造诣。为人谨慎的曹彬锋芒渐显,不久后便引起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注意,在陈桥兵变后,宋太祖直接对曹彬委以重任,让他参加指挥了灭后蜀,征北汉,平南唐等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