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燕临死前怒喊8字咒语,秦始皇却没当回事,16年后字字应验!

项燕临死前怒喊8字咒语,秦始皇却没当回事,16年后字字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12 更新时间:2024/1/17 4:18:34

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无论疆域和兵力,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按照秦始皇本人最初创建大秦的初衷,更是希望大秦帝国能够传至百世、万世。但是这样一个巨型帝国,却最终只经历两代便灭亡了。有的小伙伴认为大秦之亡,乃是溃于蚁穴。而这所谓的“蚁穴”却有很多个,不过有一个非常有名,即项燕临死之前怒喊的那句8字诅咒。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对项燕应该也比较了解,他是楚国人,而且祖上世代都是将领,因为功劳被封于项,所以项燕的这一支族人就以封地之名为姓,就以项为姓了。

不过到了项燕这一代的时候,天下的大势发生了巨变。先前多少代都一直弱小贫穷的秦国忽然在商鞅变法之后,经过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到了嬴政时期,变得十分富强,东方六国不再是他恐惧的对象,而成了他眼中的一块块肥肉。秦国逐步屯兵东方六国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势不可挡。终于,等秦国的嘴巴啃到了楚国这一块肥肉时,作为楚国的将领,项燕展示了一个军人的铮铮铁骨。

在公元前225年,嬴政派遣猛将李信率军二十万之众进攻楚国,一开始,李信和蒙恬分头进攻,大败楚军,不久又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鄢郢,接着李信继续往西推进,就和蒙恬的大军实现了会合。

但是会合之后却发生了意外,按说此时的秦军会合之后更猛了,可是却吃了一次败仗。因为楚将项燕认为此时的秦军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警惕性和防御性都降低了,于是率领一支精锐紧随秦军其后,急行军三天三夜,终于得到了一个出战良机,向李信的军队突然发动猛攻。李信的部队没有防备,陷入混战,两个营被项燕击破,另有7个都尉级别的将领被斩杀。李信兵败,狼狈逃走。这大概是有史记载的项燕最得意的一战。

但是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224年,情况就有点不妙了。怎么说呢,其实这时候已经不是靠某个人之能力所能扳回的局面了,实在是大势所趋,天下大势使然了。上一年,秦始皇在朝会上问谁能灭了楚国,结果名将王翦说得要六十万兵马才行,而李信却说自己只要二十万就够了。对于秦始皇而言,战争的成本是他必须考虑的,所以他宁可选择成本低的。当然李信,也不是无名之辈,他也是秦国的名将,所以秦始皇的任命基本是没问题的,李信最初攻打楚国,战事也是非常顺利的,很快都攻破了楚国的首都。只是结果有点令人意外,谁也没有想到项燕会来那么一手。

但是经历过失败的秦军,又换了一员作战经验和统兵能力更强的人,这一回可不是靠偷袭就能击退的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达到前线的时候,楚国震动,就紧急搞了一次全国动员,征兵征粮,奔赴前线,一时间可谓是同仇敌忾、气氛高涨。作为统兵大将的项燕,带着士气高昂的士兵在王翦的大营外叫阵,但是王翦却高挂免战牌。任你如何羞辱和谩骂、挑逗,反正秦军都是大营紧闭。

那么王翦在干什么呢?他下达的命令是,让将士们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累了就睡,睡醒就继续玩。而且王翦自己也率先垂范,陪着士兵们一块吃饭、玩耍。

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项燕见无法挑逗王翦出阵作战,再加上多日观察,认为此处之秦军短时间之内可能对楚军造不成什么威胁,于是就率主力往东边走,准备进攻其他地段的秦军。但是王翦得知后,立即就率领部队火速追赶,楚军根本没有防备到这一招。楚军遭到突袭,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但王翦却令士兵一鼓作气继续攻打,一直把楚军打到蕲县之南,楚军死亡、逃窜不计其数。作为楚军之帅的项燕,见大势已去,乃拔剑自刎。

项燕之死,在史载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兵败后,无力回天,只好自刎。另一种说法则是项燕被王翦围困,被逼自杀。前一种是主动的,后一种是被逼无奈的。但是不管哪一种,项燕都算是为楚国捐躯了。

但是项燕在临死前,或者说在自杀之前,怒喊了一句话,是8个字的诅咒,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喊完之后,项燕挥剑自杀。这句诅咒的威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但是秦始皇却没当回事,导致16年后真的字字应验。倘若,秦始皇直接灭了项燕这一支家族,那么16年后就不会有项梁、项羽的横空出世。

16年后(从项燕死到巨鹿之战,中间刚好16年),即公元前208年,此时秦帝国的老板已经不是嬴政,而是他的儿子胡亥了。因为胡亥在赵高的乱搞之下,引发了天下百姓的不满,起义不断,尤其是陈胜吴广起义,影响极大。于是,秦帝国就派遣大将章邯去平叛。章邯不愧为名将,很快就消灭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接着又攻打各地叛乱的诸侯,直到把赵国的反叛老板围困在巨鹿。

此时,秦军的虎狼之师,已经让各地部队感到胆怯,不是一战就败,就是干脆直接就躲得远远的。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项燕的孙子项羽带着一支部队“破釜沉舟”后出现在了战场上。项羽的大军和章邯的大军进行了对决之后,项羽成功击破章邯之军。其后,章邯率领的这支秦国唯一的一支精锐,又因赵高的逼迫,竟然选择投降了项羽,可是投降的结果也没好到哪里去,在新安县,项羽又坑杀了这支秦国降卒,数量高达二十万之众。至此,秦国这支部队的彻底消灭,也基本预示了秦国的必然灭亡。

在此,如果我们回头再看项燕临死前怒喊的那8字咒语,似乎字字都应验了,一点也不差,果然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它是预言也好,说它是巧合也罢,总之真是够邪气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里,刘备情商高得民心,曹操却能慧眼识英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的刘备和他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什么意思呢?就是刘备和他娘以编制草席和草鞋为生,刘备每天就在石井之中卖草鞋,就是这个意思,后期很多人就拿这个骂刘备,卖草鞋的刘备。刘备这人不喜欢读书,喜欢干嘛呢?遛狗、骑马、听音乐,长什么样呢?身高七尺五,大耳垂肩,双手过膝。不是都说大耳朵有福吗?刘备的耳朵大,传说

  • 商朝之前,是否就是夏朝?二里头遗址反映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证实了商朝存在,并不能证明夏朝也是存在的,所以迄今为止,有关夏朝的历史和文化,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如此,目前来说将新时代晚期至殷商之间借用历史文献记载的“夏代”来表示 ,这一点还是能达成共识的。根据殷墟考古发掘的结果证明,商朝距今约有3600年,而且根据出土的甲骨文、精美的青铜

  • 一座千年古墓的出土,揭秘汉军为何能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军吸引漠北匈奴主力,匈奴墓葬有多可怕,三百汉军大战匈奴电影

    汉朝当时行动非常迅速,哪怕是匈奴自己都没有想到,汉朝将领不仅将匈奴给打的落花流水,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说他们深入匈奴的腹地进行作战,不过当时在没有导航仪的情况下,汉军是如何做到的精确打击敌人呢?当时哪怕是历史学家都非常的无法解释,不过随着一座千年古墓的出现,这就使得一切都得到完美的解释!1973年长沙马

  • 一场大雨冲开关羽墓,看到一样东西,拜错关羽2000年,民众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就连他的敌人曹操也是非常敬佩他的人品,屡次招降未果仍然备存惜才之心,不忍杀之。吕蒙杀了关羽后,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曹操用贵重的金丝楠木给关羽做了身体,完整的将它埋藏起来,正因为关羽的忠义与刚正形象渐渐被世人神化,各地都建有大小不一的关帝庙以方便祭拜。可是在洛阳,人们想要祭拜关羽就没有那么容易

  • 这位给匈奴做带路党的太监,究竟是不是叛徒?网友争辩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匈奴最厉害的6个将军,匈奴暴君桑儿,广西匈奴后裔

    写这篇文章,是听说这个美籍华裔学者火了,美国有人还称他是美国的“国宝”。其实在古代历史上,这样的人不少。想起了汉朝的中行说。是个代表。他是不是汉奸?网友争辩不休。01自汉高祖白登之役败北之后,西汉改变了原来的对匈战略,由积极备战转为和亲。汉文帝元年,匈奴老上单于背弃和亲之约,率领14万大军入北地郡,

  • 唐玄宗当太上皇的日子原本逍遥自在,为何突然被儿子关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途中,太子李亨意图自立为帝,便与父亲分道扬镳。他北上灵武,高举起平叛的大旗,当了皇帝,史称唐肃宗。(肃宗李亨剧照)肃宗年富力强,就近指挥,对平叛大业十分有利。面对形势,玄宗展现了大政治家的身材怀,虽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的当了太上皇。至德二载(757

  • 这个三国人物遇到的都是能容人的上司若摊上曹丞相可能死八回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后因参与夺嫡之争,结果被曹操给咔嚓了。三国时还有一位姓杨的才子,恃才傲物,他叫杨戏。蜀国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益州刺史蒋琬主持军国大政,以杨戏担任治中从事史,就是刺史的主要副手,地位仅次于别驾。延熙元年(238年),蒋琬任职大将军,请杨戏担任东曹掾,相当于高级助手。杨戏这个人很

  • 一个寡妇竟然让刘邦追念一生,不远万里亲自迎接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日常平常经常到乡里的一家小饭馆用饭喝酒。饭馆的老板是个脾性极为豪爽的年轻孀妇。所以在刘邦和这些仕宦来饭馆用饭时,经常和他们喝酒划拳。时辰一长,刘邦就和饭馆老板孀妇曹氏脾性相投,走到了一起。之后孀妇曹氏就给刘邦生下了宗子刘肥。可是不知为何孀妇曹氏却没有和刘邦结婚。刘邦后来因获得了迁居沛县擅长相面的

  • 十个冷知识!李白和杜甫两个人认识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够将铅笔用到完全没有了,基本在用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被扔掉了!2、你做的梦中有一大半,你都完全记不住!而记住的那些,有一大半也是你自己睡醒之后脑补的!3、李白和杜甫两个人认识么?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其实是认识的,但是,李白对杜甫不怎么感冒,杜甫却十分崇拜李白!4、两条鱼在没有水的时候

  • 一代名相魏征,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诤臣”,他是勇于进言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征个人资料简介,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子,赞扬魏征敢于进言的作文

    唐太宗刚刚即位时,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土地荒芜,内部农民不断占山为贼,外部突厥等少数民族屡为边患。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如何将唐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头等大事。他即位之初,对于短时间内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完全没有信心,但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却不这么看,他对唐太宗说:“人口渴了就想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