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85 更新时间:2024/2/19 16:44:57

但是再英明的皇帝也难逃宿命的轮回,他终究也有离去的一天,那么立储一事便不得不提上了日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其实很早便立下了储君太子之位,那便是享誉盛名的太子朱标,其以仁爱和谦和著称,深得皇帝朱元璋和朝中众大臣的赞赏和喜爱。

可惜朱标去世的早,在朱元璋65岁的时候朱标便去世了,没办法,朱元璋只好想办法另立储君,这个时候朱元璋有三个人选,皇太孙朱允炆、二儿子秦王朱樉、还是老四燕王朱棣

首先来谈谈这几个人的特点,朱允炆这人挺遗传他老爸的,较为仁爱,非常仁慈。这作为一个普通人当然是好事,但是作为皇太孙,他还是太年轻,历练不够,完全无法像他老爸一样建立威信,很难压得住场面。

话说朱元璋后来还曾经训练过朱允炆,可惜还是时间太短。朱允炆对待几个叔叔都是非常不错的,有时候哪怕是朱棣怕他、顶撞他,朱允炆都还是笑着解释,哪怕最后朱元璋很生气,可是朱允炆甚至还会为叔叔求情,这也是朱元璋觉得他不适合做帝王的原因。

后来朱允炆继位之后,朱棣谋反,发动靖难,朱允炆甚至还一直向朝中大臣们强调,千万不要伤及叔叔朱棣的性命,这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祸根,甚至成为朱棣利用的一个手段了。可惜朱棣可不像他这样,那杀伐可是狠辣的紧,这也为其奠定了胜局。

再说说秦王朱樉,这厮人品不行,过于残暴和扰民,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而且就算是他答应,朝中大臣和民间百姓也是不会同意的,这点是最关键的,关键最后还早死,倒是没给朱元璋带来什么严重危害。

再来说燕王朱棣,朱棣肯定不行,首先从其身份上来讲便不可以,朱棣不是嫡系一脉,也就是说他不是马皇后所生,这点史料中都有所记载,要知道当时的大明可是很看重嫡亲一脉的,如果不是嫡系一脉死光了,一般是不会选择庶子的,这也是最后朱棣登基之后为何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正名,说自己是马皇后所生,乃是正宗皇室嫡长子(当时前面几个哥哥都死光了)。

其次还有一点,当时确立太子的时候,有提出朱棣,因为其功绩方面的确是没得说,但是凉国公蓝玉表示反对。原来,朱棣扫清漠北残元势力,人们认为朱棣比篮玉强。蓝玉不服气。他提议立朱允炆为太子。朝堂上,蓝玉部下武将人数多,都响应他。

朱元璋看到这情形,感到立朱允炆有利于明朝的稳定,便当庭作出了决定:立朱允炆为太子。后来,朱允炆登基,一切很顺利,也得到了文武群臣的拥护。可是,他听信齐泰黄子澄,在削藩一事上操之过急,激怒了燕王朱棣,也给了朱棣发兵的借口,故发动了靖难之役。朱允炆被推翻,朱棣成了大明皇帝。

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大圈子,最后还是朱棣棋胜一招,最终夺得了皇位,不过想想都是老朱家的事情,这些我们倒也是没办法评论了,况且朱棣也的确是文治武功,颇有建树的一位帝王。只是可惜了朱允炆,他的仁慈和友善,最后还是害了他自己!对此,大家觉得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年间,宰相府中,绿帽横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绿帽。这不,隋朝第一权臣杨素,一不小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绿帽王。中国古代三个爱情故事的历史典故和他有关。不幸的是,他通通都是被绿的那一个。01弘农杨氏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华阴人。弘农是个有名的地方,什么最有名?是人!抱歉,不是

  • 宋朝小故事9则:越品越有味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01范纯仁,范仲淹次子,有“布衣宰相”之称。从布衣到宰相,范纯仁自始至终勤俭廉洁,很是高风亮节,是个天子喜欢、百姓爱戴的好官。然而,理学家程颐,却对他在位时的一些表现很不满。后来范纯仁以目疾乞归、不再担任宰相,程颐去见他,开口就以责怪的口气问他:“过去,某事相公该发表意见,为何不吭声?”范纯仁谢罪。

  • 宋朝也有一位杨贵妃,不只工于心计,还是位大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宫廷美女杨贵妃剧情片,叶仙儿版杨贵妃

    《宋史》、《绍兴县志》等史书记载:“少以姿容选入宫,忘其姓氏,或云会稽人。”说的这位就是南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原名杨桂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杨桂枝生来貌美如花的杨氏出身卑贱,连姓名都不知道,隐约记得是会稽人。后来杨氏认会稽人杨次山为兄,“遂姓杨氏。”杨桂枝的养母张氏唱功不错,就被召入皇宫,成了皇家歌

  • 看上去软弱无能的李治,真的被武则天所掌控吗?实则阴鸷冷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更多的是将其描述为一个软弱可欺的小白兔,不仅同意与武则天实现“二圣临朝”的政治奇观,还同意武则天帮助自己处理朝政。这一系列的表现看上去,李治似乎都是十分软弱可欺的模样,而且李治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被别人操纵。难道李治真的如同表面上那样,如此的柔弱可欺吗?真正历史上的李治又是一个怎样

  • 宋太祖不用的“饭桶”,留给了宋太宗,还做了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开宝四年,宋太祖赵匡胤驾临洛阳。仪仗队一列列摆开,威武的卫士,盛装的侍臣。高头大马,富丽车队,皇家的威严气势逼人。队伍行进,路傍有个身材高大,气概不凡的大汉立在一边,声称要进献高级策略面见皇帝。赵匡胤得报,这个人胆子好大!传令把他带到行宫见上一面。大汉果然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当场就提出十条建议: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浅析唐高宗李治最终当上皇帝的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唐交接时的表现,堪称英雄好汉,虽然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名声一落千丈,但是好在他在位二十三年期间,多有建树,国泰民安,创“贞观之治”,伤后庙号“太宗”谥号“文皇”,也算是一个英明君主了。正所谓老子好汉儿好汉,李世民的儿子中,长孙皇后所出的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等,要么是优秀的储君,要么是

  • 朱棣许诺朱权事成就平分天下,事后却反悔,朱权一个举动保全自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权和朱权,朱棣怎么对待朱权的,朱棣是如何夺走朱权的兵权的

    在这些明朝初期的藩王当中,最新的的是十三位塞王,分布在东北到西北的漠北边线上,这十三位塞王分别是:北平燕王、大宁宁王、太原晋王、大同代王、广宁辽王、西安秦王、宣府谷王、甘州肃王、宁夏庆王、平凉安王、开平齐王、沈阳沈王、开原韩王。最开始的时候,这十三位塞王都只有三护卫的兵力,大约万余人的规模,但随着时

  • 金军兵临开封城下,北宋朝廷启用郭京,施展“六甲法”,只要用七千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郭京个人简历,宋朝郭京,金兵攻占汴京的惨状

    说起靖康之变,金军打入北宋都城,其实一共有两次,都发生在靖康元年。第一次是在正月,在此之前,完颜宗翰率领金军一路打到汴京城下,宋徽宗被吓得昏迷,醒来之后连忙将皇位传给太子。正月,金军渡过黄河,兵临开封,新上位的宋钦宗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尚未交战,就准备放弃开封,逃到襄阳一带,被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以伤挽

  • 她是战国宫斗狠角色,白居易诗中的蛇蝎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居易最悲惨的诗句,白居易夸赞女人小蛮腰,心狠毒辣的蛇蝎美女

    楚国君主楚怀王芈槐的宠妃——郑袖,是个大美女,以阴险恶毒、工于心计著称于世。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句:“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所用“掩鼻”典故即源于郑袖,用来形容进谗离间。《战国策》记载:“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说的是:魏王

  • 成化难兴(六章)商辂被明英宗贬为平民,为何朱见深重新启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商辂在明朝历史上非常有名,而且是我们历史上少有的“三元及第”的状元,再加上当时的内阁首辅彭时也是状元出身,所以有的历史爱好者戏谑称之为“状元内阁”。商辂是浙江人,早在明宣宗宣德十年的时候已经是乡试的解元了。后来他在明英宗正统十年又赴京参与了会试,先后取得会试和殿试第一的成绩,被朱祁镇钦点为状元。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