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不用的“饭桶”,留给了宋太宗,还做了宰相

宋太祖不用的“饭桶”,留给了宋太宗,还做了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03 更新时间:2024/2/19 16:45:00

大宋开宝四年,宋太祖赵匡胤驾临洛阳。仪仗队一列列摆开,威武的卫士,盛装的侍臣。高头大马,富丽车队,皇家的威严气势逼人。

队伍行进,路傍有个身材高大,气概不凡的大汉立在一边,声称要进献高级策略面见皇帝。赵匡胤得报,这个人胆子好大!

传令把他带到行宫见上一面。大汉果然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当场就提出十条建议:包括富民、举贤、太学、慎刑等等。

就在边上以手画地,边说边写,条理清楚,十足干货。太祖暗暗称奇。

据说大汉先自报肚子饿,请赏一饱。赵匡胤令人端上大碗酒大盘肉。大汉伸手一叉,张口就吃,风卷残云般扫荡一空。饿虎般的食量,连赵匡胤都惊住了。

走上前去,用玉斧手杖敲敲他的头:“别只顾吃,讲讲你的点子。”

大汉吃得口滑,讲得透彻,赵匡胤相当满意,有意压一压他的傲气,就说:“你的想法,有四条不错。其他的也就是大路货。”

大汉抹抹嘴巴,说:“陛下,小民思想多时,才提出这十条办法,的确条条都是治国良方。”

赵皇帝放下脸来:“年轻人可不能不知天高地厚!”

喝令武士:给我叉出去!

这个大汉叫张齐贤,深远的见识和强大的气场,给赵匡胤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没有急着把小张用起来,依旧让他再过上一段苦日子,磨一磨他的棱角。

回到汴梁,和弟弟赵光义聊天,特别点到了这个张齐贤:“我这次到洛阳巡视,唯一的收获就是发现了这个人才。我故意不授他官职,以后啊,你可要重用这个人。的确是个宰相的器宇才华。”

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张齐贤中进士,入仕途,到地方历练数年,就被调到中央任职。

经常在太宗的身边,出谋献策,进入中央重要参谋集团。没过多久,就进内阁为相。

01

南唐时代,江南有个土政策,纳税三千以上人家,每家出一名壮丁,在脸上刺字,自备兵器,算朝廷的“义军”。

大宋灭掉南唐,让这批人解甲归田。太宗朝有人出点子,把这批人重新找出来,充当兵卒。理由是这些兵油子不喜欢务农。

张齐贤指出:国家政策要有沿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会让老百姓无所适从的。江南“义兵”早已成为良民,现在要各地去挖出来,不是扰民是什么?这和国家休养生息的大政不对嘛!

于是,那些人的馊主意被张齐贤扼杀在襁褓里。

宋初时期,很多罪犯在押送到京城的路上就死掉了,达五成左右。

这个现象被张齐贤发现后,经过调查研究,他得出结果,很多罪犯是不需要送到京城的。

于是朝廷规定,以后凡是押到京城的罪犯,如果不符合审判标准或审判有误,审判官要负连带责任,严罚!

一刀下去,单单江南押解往京城的犯人就少了一半。

张齐贤还大刀阔斧地纠正了很多前朝遗留的弊政,并实施了免除苛捐杂税,提拔人才干吏等等的利国政策。

大为时人称道。

一次,有俩兄弟闹财产纠纷,俩人都说对方分的多,自己分少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张齐贤一来,轻松搞定。

问道:“你们兄弟二人都以为对方分的比自己多,是吗?”

兄弟俩鸡啄米点头。

“哈哈,这个好办!”

张宰相一声令下:“哥哥财产全部归弟弟,弟弟财产全部归哥哥。”

连皇帝听说,都连连叫好:“张宰相好手段!”

做宰相,手上经过和提拔的人事自然少不了。就连张家跑腿的都混个一官半职。

只是有一个仆人例外,这么多年还是老样,于是很不服气,哭诉:“老爷,凭啥啊?”

张宰相也无奈,由衷的叹道:“你可还记得三十年前,宴会上你偷银碗的事吗?我本来不想讲。既然你问了,我也就告诉你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当官的原因。”

仆人大吃一惊,这孙子怎么知道的?但仍旧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唯恐老爷责罚。

张齐贤虽然没有翻旧账,但是最终给了这个仆人一笔银子,打发了走人。

02

宋辽交战,从太宗北伐失利后,彼时宋军连遭败绩,心理上的畏惧,更是让宋军难求一胜。

在这种大背景下,到边境为官,人人视为畏途。张齐贤却自告奋勇,到代州任知府。

宋朝军队主要力量是禁军,《水浒》林冲徐宁等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一半守中央,一半在边境。

地方民兵叫做厢军。

雍熙三年,辽军进攻代州。禁军统帅马正与辽军苦战,副帅卢汉赟畏敌不出。

于是,张齐贤召集了二千厢军,誓师出战,支援马正右翼。

厢军奋勇冲杀,“一以当百”,居然把凶悍的辽军暂时击退。

而后张齐贤想求助宋军前军统帅潘美率并州军前来助阵,不料派出的求助使者被辽军截获。

此时又接到潘美的信使带来的消息:宋军东路军战败,并州军不能前来。

情况万分紧急,张齐贤当机立断:辽人只知道我军有约,不知潘将军不会来。立即令人将并州信使收关起来,封锁消息。

并派出二百人,每人一面旗帜,一捆柴草。半夜到城南烧起火来,张开旗帜。

辽军远远看到火光中有旗帜飘扬,以为并州的援军到了,惊慌退兵。

岂料张齐贤早早就在辽军的撤退路线土磴砦设好了埋伏。

二千厢兵于夜色之中,呐喊杀出,慌乱撤退的辽军措手不及,被斩数百兵。厢兵还活捉了辽军北大王之子,缴获了二千匹马。

漂亮地取得代州保卫战胜利。

在宋军全面溃败的不利形势下,张齐贤以少胜多,以疑兵迷惑,再以伏兵袭击,大败之中取得乐难得的胜利。

虽然战果甚微,但张齐贤“知兵”的名声却打响了。

面对西北党项族人的快速崛起(即后来的西夏),

张齐贤提出以夷制夷的战略方针,培养壮大党项人的周边其他蕃族,以制衡党项。

这是中原王朝对付边疆胡人的不二法宝。

于是宋朝开始支援吐番六谷部,在党项、吐番的交战中,党项首领李继迁中箭身死。

可惜后来宋朝政策不续,党项还是崛起,终成大患。

03

欧阳修说过:张齐贤的食量,一人当数人。

张宰相小的时候,佳丽非常贫困,说自己长年都没有吃过一餐饱饭。

据说有一次在旅馆,碰上一群强盗大吃大喝,周围人避之惟恐不及。

可是张大胆(张齐贤)却大步走上前去,对众强盗唱个肥诺,道:“我肚中饥饿,可否与诸位共一醉饱?”

强盗一看,一个魁梧高大读书打扮的人,呵呵笑道:“我们都是粗鲁之辈,秀才屈就,抬举我们喽!请上座!”

齐贤大大方方地打横坐下,连饮三大碗酒,拿过一个猪腿,大嘴一张,如狼似虎地啃食一光。

边吃边说:“强盗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至少都是慷慨英雄!我也是不拘小节的人,大家不要拘谨。”

众盗被他旁若无人的气度震慑,大为感叹:“先生真有宰相的器度!他年您发达了,一定要记得我们不得已入草的苦衷。”

张齐贤来者不拒,吃饱喝足,包上金银,道声打扰,扬长而去。

自古秋风扫落叶,扫的这么干净的,只怕唯有张齐贤一人。

老张后来当宰相,最喜欢吃肥肉,吃得白白胖胖,富态十足。

他的手下想搞清楚他究竟能吃下多少,便拿了个金漆大桶,看张宰相吃什么就往桶里倒什么。

一餐结束,满满一桶,大家都看傻眼。

张大宰相如果生在现在,参加世界“大胃王”比赛,十拿九稳吧。!

这样能干而又传奇色彩浓厚的名相,传统故事一定说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可人性是自私的,老张还是留下来污点。

张齐贤任宰相时期,打压政敌,出手狠辣,决不留情。

宋太宗后期,寇准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能干识大体闻名。

张老宰相就和小寇不对味,俩人都是国之重臣,对大宋贡献巨大,但就是水火不容。

宋真宗年间,张齐贤因反对皇帝搞迷信,之后便退出了权力游戏。

不料一个无比狗血的剧情,让年近六十的老张,再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事情是这样的:

前宰相薜居正的儿子薜惟吉早死,媳妇柴氏,年轻守寡,要嫁给张齐贤。

柴氏手上据说有一大笔私财,富可敌国。

她名义上的俩儿子(薜惟吉小妾所生)担心财产让她卷包而去,一纸状子把柴氏告到开封府。

连皇帝都惊动了,给张齐贤带话,你来给我解释清楚。

不料柴氏反而先出动了,敲响“登闻鼓”,状告当时副宰相向敏中

说向副为了买下薜家大宅,求娶柴氏不成,教唆俩儿子状告母亲柴氏!

一个案子,好几个大佬卷进来,皇帝不得不过问这家务事。

查清楚,张齐贤是让柴氏动了心。

向副有意买薜家老宅,柴氏所言是事实。

而柴氏反告向副,都是张齐贤儿子张宗海的鬼主意。

张大宰相贪图柴氏的钱财,六十岁了还出马追求寡妇。

真宗很不高兴,张齐贤彻底地结束政治生涯。

定居洛阳,买下唐朝宰相裴度的午桥庄,和一大帮朋友,喝酒吟诗,快快乐乐地活到七十二岁。

人的贪欲,真是无底洞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浅析唐高宗李治最终当上皇帝的背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唐交接时的表现,堪称英雄好汉,虽然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名声一落千丈,但是好在他在位二十三年期间,多有建树,国泰民安,创“贞观之治”,伤后庙号“太宗”谥号“文皇”,也算是一个英明君主了。正所谓老子好汉儿好汉,李世民的儿子中,长孙皇后所出的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等,要么是优秀的储君,要么是

  • 朱棣许诺朱权事成就平分天下,事后却反悔,朱权一个举动保全自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权和朱权,朱棣怎么对待朱权的,朱棣是如何夺走朱权的兵权的

    在这些明朝初期的藩王当中,最新的的是十三位塞王,分布在东北到西北的漠北边线上,这十三位塞王分别是:北平燕王、大宁宁王、太原晋王、大同代王、广宁辽王、西安秦王、宣府谷王、甘州肃王、宁夏庆王、平凉安王、开平齐王、沈阳沈王、开原韩王。最开始的时候,这十三位塞王都只有三护卫的兵力,大约万余人的规模,但随着时

  • 金军兵临开封城下,北宋朝廷启用郭京,施展“六甲法”,只要用七千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郭京个人简历,宋朝郭京,金兵攻占汴京的惨状

    说起靖康之变,金军打入北宋都城,其实一共有两次,都发生在靖康元年。第一次是在正月,在此之前,完颜宗翰率领金军一路打到汴京城下,宋徽宗被吓得昏迷,醒来之后连忙将皇位传给太子。正月,金军渡过黄河,兵临开封,新上位的宋钦宗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尚未交战,就准备放弃开封,逃到襄阳一带,被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以伤挽

  • 她是战国宫斗狠角色,白居易诗中的蛇蝎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居易最悲惨的诗句,白居易夸赞女人小蛮腰,心狠毒辣的蛇蝎美女

    楚国君主楚怀王芈槐的宠妃——郑袖,是个大美女,以阴险恶毒、工于心计著称于世。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句:“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所用“掩鼻”典故即源于郑袖,用来形容进谗离间。《战国策》记载:“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说的是:魏王

  • 成化难兴(六章)商辂被明英宗贬为平民,为何朱见深重新启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商辂在明朝历史上非常有名,而且是我们历史上少有的“三元及第”的状元,再加上当时的内阁首辅彭时也是状元出身,所以有的历史爱好者戏谑称之为“状元内阁”。商辂是浙江人,早在明宣宗宣德十年的时候已经是乡试的解元了。后来他在明英宗正统十年又赴京参与了会试,先后取得会试和殿试第一的成绩,被朱祁镇钦点为状元。这是

  • 唐高宗天生就是当皇帝的命他一岁时写了一个字最终一语中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嫡子,也就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长子李承乾幼年时天资聪颖,惹人喜爱,唐太宗即位后,就把他立为太子,当年刚刚八岁。李承乾逐渐长大,品行不端,对父亲阳奉阴违,腿脚还有点毛病,走路时看着有点瘸,这令唐太宗感到十分遗憾。有一

  • 明仁宗朱高炽正值壮年为何突然驾崩?是疾病缠身还是被儿子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朱高炽继位的第十个月,他突然病重,次日就驾崩了,时年48岁,从疾病发生到离世仅一天。不止是文武百官,就连后世的人们都认为明仁宗的伤很是奇怪,前一天他还能照常处理政务,身体也并无任何异常,结果第二天就病倒了,病情还十分严重,又过了一天,干脆直接驾崩了。据记载,

  • 她怀着仇人的孩子6个月,成吉思汗却没有责怪她反而更加疼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幼子简介,成吉思汗只有4个儿子吗,成吉思汗的前两个孩子

    孛尔帖小时便受人喜爱,性格随和,所以很快就给他们两定了娃娃亲。可是,在回家不久,乞颜部发就生大乱,成吉思汗差点被杀害,幸好一位老人帮助他才得以逃脱。之后,成吉思汗便一心想重振乞颜部的雄风,刻苦努力,乞颜部才慢慢好起来,孛尔帖也准备嫁过去了。不过当时的蒙古仍然很混乱,抢婚是当地的特色。这里就不得不提一

  • 唐玄宗是因为戏子的一句话,才同时罢免两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宋璟(663年—737年)于是,名相宋璟出场了。宋璟此时的职务是广州提督。他为人刚正不阿,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唐初的名相魏征那样大,可他那种嫉恶如仇、敢于直言的性情和魏征简直是如出一辙。宋璟刚出道时就到处得罪人,而且谁的权势大他就得罪谁。所以宋璟一开始在仕途上混得并不顺利,他先后得罪了武三思和太平公

  • 唐玄宗错贬一员大将,为安禄山清除了一块“安史之乱”的绊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晚年宠信乱臣贼子,直接导致了祸国殃民的“安史之乱”,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昔日的盛世辉煌不复存在。唐朝时期,曾在安西、朔方、范阳等军事要塞之地,设置了十大节度使,安禄山就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十大节度使当中,安禄山不是势力最大的。当时实力最强的,当属河西、陇右、朔方、河西四镇节度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