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严重的边患,明朝是如何处理和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的?

面对严重的边患,明朝是如何处理和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43 更新时间:2024/1/19 19:45:04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一直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大国

,拥有辽阔的地域,而

边境线也十分漫长

。为此,对于历朝历代的君王来说,

守卫边疆的责任十分巨大

。而随着朝代的更迭,对于边疆的防守以及作战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只有抵御好外敌,国家的内部才可以长期有效的建设和发展

。而在我国历史上,明代在边防守卫上有着显著的特点。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汉家的王朝,

明代边患十分严重

,而当时的明朝重臣马文升,对于边防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明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以及马文升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明朝与蒙古关系的缓和

大明立国后,北伐中原,覆灭北元残余势力,统一全国,北元余孽逃亡蒙古高原,回归故土

。元朝覆灭后,元朝余孽实力大减,不能再统一整个蒙古,北方蒙古诸部落相继分裂,残元势力在大明的不断打击下,

去元朝国号,逐渐臣服、消亡

鞑靼是蒙古草原上二巨头之一

,是为蒙古正统,洪武、永乐时期常常犯边,屡次被大明击退之。

瓦剌是为蒙古另一大巨头

,位于鞑靼之西,先是一统,后分裂为三个大部落,实力较为削弱。

鞑靼与瓦剌之间互为仇敌,鞑靼认为瓦剌背叛了蒙古,

双方之间经常混战厮杀,大明居中调解,并负责扶持势弱的一方

,维护草原上的平衡,防止出现统一的蒙古,威胁大明,进而减轻北部边防压力,为大明的社会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正统年间,

瓦剌势大,整合了蒙古势力

,大举入侵大明边境,并于正统十四年取得了“

土木堡之变

”的胜利,后多次入寇边境,烧杀掠夺。

景泰、天顺时期也先被杀,

瓦剌势力分散,蒙古内部争权夺利,对大明的威胁有所减小

,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关系稍有缓和。成化时期,鞑靼部多次侵犯大明,并引发了

大明内部一次影响深远的叛乱

满四之乱后,鞑靼部多次派兵侵犯边境,烧杀掠夺

,边境从此多事,宪宗皇帝在朝臣的影响下,面对防守和进攻,大多数时间主战。成化初期,鞑靼多次犯边,并占据河套,边事多生事端,战事不断,在皇帝的支持下,多次击退大大的进攻。

弘治时期,瓦剌势力大大衰减

,远不如鞑靼部,为了生存下去,避免被鞑靼部所吞并,借势于明朝,“

弘治初,瓦剌中称太师者,一曰火儿忽力,一曰火儿古倒温,皆遣使朝贡。

通过与大明较好,

缓和瓦剌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共同抵御鞑靼的入侵,

马文升为兵部尚书,

主张扶持弱小的瓦剌部

,抵御愈发强大的鞑靼部,以夷制夷。

西北别部野乜克力,其长曰亦剌思王,曰满哥王,曰亦刺因王,各遣使款肃州塞,乞贡且互市。巡抚许进、总兵官刘宁为请,文升言互市可许,入贡不可许,乃却之。

”互市要求的提出,就是大明与蒙古之间关系缓和的一大举措,

尽量减少战争,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商业活动。

明朝与女真族关系的缓和

永乐初,

大明在女真所在地设置卫所,授予都督、指挥、百户等官职

,屏藩辽东地区,以收其心,并标志着女真所在地纳入大明的管辖范围。明成祖为了

进一步加强对女直的控制,收揽人心

,彰显其文治武功,于永乐七年,在地方实施行政机构的设立。

使奴儿干都司成为女真诸卫所的管理机构

,也是大明与女真族联系的中转站,既能加强对女真地区的统治,又能进行商业活动,一举多得。

正统时期,

也先之乱不单单给大明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也给辽东地区带来无与伦比的打击,

朵颜三卫与女真各卫所,都遭受重创

,特别是女真比较有名望的头领,皆被杀掠。

天顺年间,

海西女真因无承袭官职

,进京朝贡期间,朝廷接待有失传统,再加上赏赐较少,

引起了女真族与大明关系的矛盾冲突

,然当时朝廷并未在意,没有提出解决办法,并遗祸至成化年间。

成化时期,女真与大明关系较为紧张,女真族因种种原因多有犯边之举,双方之间多有冲突,矛盾重重。

成化二年,建州女真都督董山掀起战端,大军入侵边境,朝廷迅速扑灭

成化十四年,

马文升到达辽东之后

,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先是赏赐诸部落,后通过战争打败海西女真,以风集堡捷闻,“

海西人闻之,且感且惧,都督产察等尽归降。乃体谕之,遣其酋入京。

马文升通过一系列举措,连拉带打,收服女真族之心

,使之边境安宁。为了进一步解决天顺年间女真族的问题,

平息女真的怨气,打消女真报复之心

,马文升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和大明朝廷,解决女真叛乱的一大因素,缓和了大明与女真族之间的矛盾冲突。

女真族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大大缓和,心向大明

。弘治初期,大明对待少数民族多

采取怀柔政策

,一般都宽容的姿态处理民族事务,大明与女真关系并无大的不同。

至弘治中期,“

时海西尚古者,以不得通贡叛中国,数以兵阻诸蕃入贡,诸蕃并衔之,朝廷旋许尚古纳款。

”马文升为兵部尚书,曾三下辽东,对女真族颇有了解,故而

朝廷在尚古反叛的事情上,依然采取怀柔政策

,以安抚为主,减少边事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明朝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的加强

洪武年间,朝廷十分重视茶马贸易,“

绸缪边防,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

”通过茶马贸易间接控制少数民族,加强大明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种种原因,茶

马贸易渐渐减少或者是取消,朝廷更加不重视

,大明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渐渐淡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渐渐升级。

成化时期,

马文升为陕西巡抚时,通过重“茶马贸易”为大明带了丰厚的收益

,最大的收益就是政治收益,不单单是获得战马补充边军军备。

更重要的是,

通过茶马贸易,加强了大明对藏、回、羌等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缓和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

,减少了边患,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维护了民族的统一。

为了进一步缓和边境大明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马文升提出

严格禁止大明人通番,特别是私下交易

,必须回归到官方主持下的正常交流中来,这样能

减少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重拾双方之间的信任,增强双方之间的联系。

成化时期,

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

,时苗族与大明之间关系渐趋紧张,因种种原因,文升

主张对苗族安抚

,避免双方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升级,缓和双方之间日益加深的仇恨。

孝宗皇帝十分重用马文升

,大政方针主要采取防守的举措,寄希望于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然苗族不知进退,再次反叛。

马文升为了加强对苗族地区的统治

,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

,主张武力镇压,扑灭苗族部落中的好战分子。

一味的安抚并不能真正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只能诉诸武力,

让少数民族认清楚自身的定位

,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这也有利于加强大明对于地方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双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

结语

细看

马文升一生的政治作为

,特别是与明成弘年间的政局的深层交织,既展现明朝前中期政治风云的波澜壮阔,也反映庙堂斗争的复杂诡谲:

勋贵集团衰落、文人集团崛起、宦官势力的增长。

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复杂的政治斗争,剖析明代统治集团下的朝局。总的来说,

时代造就英雄,同样英雄也造就了时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国忠出差江浙,妻子却怀孕了,他说的一句话所有人都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国忠老婆儿子结局,黑冰杨国忠,杜甫和杨国忠女儿杨莹

    这章仇兼琼,本是剑南节度使,但是他和当朝的宰相李林甫是死对头,他之所以来巴结杨国中,主要想通过他来攀上上杨贵妃,好让贵妃在皇帝面前美言他几句。有了章仇兼琼的帮助,杨国忠是带着厚礼到京城找自己的堂妹,堂哥来看堂妹,还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当然是十分高兴,于是就把杨国忠推荐给了唐玄宗。这在长安当了官,杨国

  • 为什么朱棣做了挺多留名千古的大事,名气却没有秦皇汉武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朱棣做了挺多留名千古的大事,名气却没有秦皇汉武大?秦始皇的功业被汉高祖继承,到汉武帝全面开拓巩固,汉武帝的功业汉宣帝、东汉明帝全面发展,才有了丝绸之路的深远影响,隋文帝的功业虽然砸在隋炀帝手里,但炀帝确实折腾出了功绩科举制、大运河,到了唐朝又发扬光大。明成祖最伟大的贡献下西洋,开创人类海权文明

  • 靖康之耻有多耻?皇后行完“牵羊礼”自尽,嫔妃公主成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127年,金军南下攻宋后,由于宋钦宗一味地求和,甚至为此敞开大门。金军一路南下,几乎是畅通无阻。当金军兵临城下时,宋朝已经无力抵抗。汴京城破之后,宋朝皇室3000多人悉数被俘。自古亡国之际,女人总是饱受欺负,宋朝的皇后和公主们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皮肉之苦也就罢了,金人非要让他们行“牵羊礼”。通俗来

  • 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看看他手下这些人就知道了,全是将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就是房玄龄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怀着雄心壮志投奔了李世民,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李世民给了他发挥的空间,不仅仅是内务方面,就连军事房玄龄也有独到的见解,说他是唐朝的福报也不为过。而且在随着大军征战的时候,别人破城后第一时间都是想着赶紧把财宝抢到手,只有他想的是先把这个城池的人才招揽给李世民。正

  • 杨玉环究竟有多美?竟令唐玄宗不顾伦理道德,强行纳儿媳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样貌常常被人谈论。唐朝是古代最开放的王朝之一,“她”的开放包括思想开放、文化开放等,唐朝的开放改变了百姓的审美,唐朝人都是以丰腴为美。古代丰腴美人的代者就是杨贵妃,她究竟有多美?能让唐玄宗罔顾人伦也要娶她。一、初嫁寿王杨玉环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生的貌美可人,又因为是名

  • 元明时期,冰在皇宫贵胄生活,以及祭祀等方面意义重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贵胄之气,贵胄是什么意思,元明祭祀

    元代之前冰事述要冰事为冰之冬藏夏用等所涉及之事。元明时期冰之藏用事情,于先前诸代如先秦、两汉、唐宋等相比有不同之处。欲明元明时期诸状,需先对此前历代冰之所涉诸事做一简要梳理。藏冰、用冰等事,先秦即已有之,其所涉及,并且人专司其事。季冬行藏冰,因该时为一岁之最寒之故。而藏、出行祭享司寒之礼,所用之物中

  • 名将薛仁贵率领10万大军,远征吐蕃,为何会被打得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 兵力不足: 首先,薛仁贵的10万大军,虽然是当时最强的军力之一,但实际上是不够的。当时,吐蕃的军力已经逐渐强大了,因此唐朝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对抗吐蕃。而薛仁贵在远征吐蕃时,没有得到充足的补给和支援,导致他的兵力不足,难以抵挡吐蕃的攻势。2. 缺乏谋略: 其次,薛仁贵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缺乏

  • 为何同为开国皇帝,赵匡胤只能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却能手起刀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之所以选择用“杯酒释兵权”这样温和的手段,而没有用朱元璋那样激烈的手段,是因为他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赵匡胤之所以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不仅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和他开创宋朝当皇帝的方式息息相关。朱温篡唐而立梁之后,开启了五代十国这一乱世,这一乱世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武将篡位。拿后

  • 朱元璋若是把皇位给了朱标,是不是朱标会把大明治理得比朱棣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出生的时候,他老爹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如火如荼,连名字都来不及给他取,可以想见,当时朱元璋是多么忙碌,朱棣就是在这种被放养的情况下长大的。太祖皇帝都要登基了,才想起儿子没有名,于是敬告天地祖先,才给几个儿子取了名,此时朱棣都七岁了。朱棣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外放他去安徽凤阳老家实习,了解民间疾苦

  • 图文看电影《狄仁杰之飞头罗刹》,妖作祟还是人作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上映的这部国产大片,悬疑程度绝对不次于《唐探》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狄仁杰之飞头罗刹》,一探究竟吧!那是在贞观年间,大唐空前盛世,在武后的祈福大典上,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条金色巨龙,这本是祥瑞之兆。却不料就在这时,云层中惊现巨大的恶魔头颅,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飞头罗刹。大臣们吓得四处逃窜,侍卫们为了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