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唐朝名将,经得起大风浪,却受不了小挫折

这个唐朝名将,经得起大风浪,却受不了小挫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3/12/29 22:17:37

01

唐朝传奇小说《玄怪录》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猪妖,要当地百姓每年给他进贡美女,不然就要作怪祸害百姓,但那个猪妖后来碰到一个“克星”,被砍掉一只前腿逃走了。

猪妖碰到的“克星”,就是唐朝宰相兼名将郭元振,他是因迷路碰到那个猪妖的,阴差阳错救了那个民间女子。

有人说,《西游记》中猪八戒在高老庄娶亲那个情节,就是吴承恩受此发而产生的。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郭元振出身于太原郭氏

自两汉魏晋以来,太原郭氏都是著名大族,尤其是初唐以后,更是发展成为中原八大姓族之一,名声显赫。

然而,郭元振虽然是并州阳曲县(今山西太原阳曲县)人,却生于今河北邯郸大名县。

公元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就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四川射洪县尉。

作为父母官,郭元振上任后没做过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反而不停地做坏事,连铸造私钱、贩卖人口这种事都做,把老百姓害得不浅,怨声载道。

20年后的693年,当时的大老板武则天才晓得这家伙干了些啥,顿时大怒,一纸命令让他滚回京城。

如此胡作非为的官员,肯定是不能饶恕的,然而,当武则天和他摆了一哈龙门阵,顿时觉得这家伙有大才,马上转怒为喜。

当武则天向他索要文章,看了他的《宝剑篇》,更是大加赞赏,顿时忘了他所做的那些坏事,任命他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后又进封奉宸监丞。

那么问题来了,郭元振为什么要这么干?

是因为不得志,而故意采用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引起武则天注意吗?

除了天知地知他知,恐怕再也没人知道了。

02

问题又来了,郭元振是真有大才,还是只会耍嘴皮子?

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三年后的696年,吐蕃请和,郭元振奉命出使吐蕃。

没想到,吐蕃愿和的条件,竟然是要武周撤掉安西四镇的守军,还要求武周把十姓突厥之地给他。

这个条件的提出者,是当时的吐蕃实际掌权人、权相论钦陵,郭元振一听就明白对方的企图,干脆挑明:你几个意思?是不是想吞了这些地方?

论钦陵皮笑肉不笑地说,哪里哪里,那点土地,咱们才看不上眼呢,更犯不上与中原为敌,咱们若是想要土地,就吃甘州、凉州这些嘴边的肉,何必去想万里之外的土地呢!

见郭元振不答应,论钦陵竟然派了个人,郭元振回去时跟着,直接跟朝廷提这个无理要求。

朝廷当然不能答应,然而若不答应,他就不会罢兵。

武则天召集大家开会,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但却都是废话,没一句有用。

最后还是郭元振出了个主意,让武则天采取拖延战术,得到武则天采纳。

郭元振说,无论是安西四镇,还是十姓突厥之地、甘州、凉州,抑或是青海、吐谷浑,都是国家要地,一寸都不能丢,但又不能直接拒绝,不然会把吐蕃人惹毛了,所以我们不如这样答复:

安西四镇、十姓突厥之地,本来对我们也没啥子用处。

我们派兵守卫的原因,不过是安定、抚慰西域而已。

再就是分散一哈你们吐蕃的兵力,如果你们真不想东侵,就请把吐谷浑各部和青海故地归还给我们,你们把这些地方归还给我们后,我们就让西突厥五俟斤部归还你们。

在郭元振看来,这样既能堵住论钦陵的嘴,又不至于与其翻脸。

一番话,说得武则天频频点头。

03

郭元振接下来所说的,那才叫厉害——

吐蕃百姓疲于徭戍,早愿和亲;钦陵利于统兵专制,独不欲归款。若国家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命,则彼国之人怨钦陵日深。望国恩日甚,设欲大举其徒,固亦难矣。斯亦离间之渐,可使其上下猜阻,祸乱内兴矣。

简单点说就是,由于双方常年打仗,吐蕃的百姓早就被徭役和兵役害苦了,早就想与我们和好,因为和好后就会免除徭役和兵役了。

但论钦陵却不干,一直不想归附,如果我们每年都派使者去表示和好,论钦陵依然不干的话,吐蕃百姓就会恨他。

那时他若还想大规模动员百姓,就不那么容易了,到时候他们内部,就会发生祸乱。

对于郭元振这个促使吐蕃上下猜疑的离间之计,武则天连连点赞。

当然他的话只是理论上的,效果如何,还得看结果。

结果没有让人失望,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对论钦陵的猜疑,终于使他动手了。

趁论钦陵外出未归,与大臣论岩先是杀其党羽两千多人,然后命令论钦陵兄弟来朝,论钦陵明白不能去,不然肯定没活路,便举兵抗命,遭赞普出兵镇压,兵败自杀。

哥哥死后,弟弟赞婆在吐蕃呆不下去,率部降唐,武则天命郭元振和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兵迎接。

赞婆降唐后,武则天封他为归得王、右卫大将军,命他率部驻守洪源谷(在今甘肃古浪县西)。

那以后不久,论钦陵的儿子论弓仁也率部降唐,被拜为左玉钤卫将军、酒泉郡公,后累迁至左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

吐蕃两个重要将领率部降唐,说明郭元振的离间计大获成功,不费一兵一卒,就削弱了吐蕃的力量,减轻了对唐的威胁。

郭元振的足智多谋,“迫使”武则天委他以重任,于神龙二年任命他为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都护,把守护安西的重担,交到他手上,不久又任命他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后来唐中宗上台,因其在维护安西各民族团结中作出的巨大贡献,郭元振被再次任命为安西大都护。

04

郭元振在安西,到底做了什么呢?

一个细节,足以说明一切——公元710年,唐睿宗继位后,拜郭元振为太仆卿,加银青光禄大夫。

郭元振离开安西去朝廷的时候,安西各部落酋长,用划破脸面、痛哭相送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不舍。

一边是依依不舍,一边却是另一番景象——郭元振刚到玉门关,离凉州还有八百多里,得到消息的凉州百姓,就准备好了欢迎他的壶浆,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他了。

调入朝廷后,郭元振先是担任吏部尚书,又改任兵部尚书,封馆陶县男。

然而两年后,唐玄宗继位,他又被调出朝廷,到地方上任职去了。

朝廷需要他去防备突厥,任命他为朔方军大总管。

位于今天宁夏中卫西的丰安,和位于今天宁夏平罗南的定远城,就是他任朔方军大总管的时候,主持修筑的,使戍守军队有了屯驻之所。

有意思的是,如此文武双全、精明过人的一个人,也有糊涂的时候,而且这一糊涂,差点要了他的命。

这次军演,唐玄宗极其重视,不然也不会亲自擂鼓了,郭元振这一“捣乱”,不但影响了大老板的心情,还使军容不整。

唐玄宗大怒,命人将郭元振推出去斩了,吓得宰相刘幽求张说跪下为他求情——老郭立过大功,就算犯了死罪,怕是也应该宽恕一哈才对哦。

唐玄宗余怒未消,虽然免了他的死罪,但把他流放到了广东。

不久,唐玄宗虽然看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将他特赦.

起复为饶州司马,但经此打击,郭元振的小心脏受不了啦.

从此犯了抑郁症,竟然在赴任途中郁闷而死,年仅58岁。

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却经不起一个小小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弱,与其丰富多彩的人生反差如此之大,也是史上少有。

更多文章

  • 面对严重的边患,明朝是如何处理和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拥有辽阔的地域,而边境线也十分漫长。为此,对于历朝历代的君王来说,守卫边疆的责任十分巨大。而随着朝代的更迭,对于边疆的防守以及作战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抵御好外敌,国家的内部才可以长期有效的建设和发展。而在我国历史上,明代在边

  • 杨国忠出差江浙,妻子却怀孕了,他说的一句话所有人都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国忠老婆儿子结局,黑冰杨国忠,杜甫和杨国忠女儿杨莹

    这章仇兼琼,本是剑南节度使,但是他和当朝的宰相李林甫是死对头,他之所以来巴结杨国中,主要想通过他来攀上上杨贵妃,好让贵妃在皇帝面前美言他几句。有了章仇兼琼的帮助,杨国忠是带着厚礼到京城找自己的堂妹,堂哥来看堂妹,还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当然是十分高兴,于是就把杨国忠推荐给了唐玄宗。这在长安当了官,杨国

  • 为什么朱棣做了挺多留名千古的大事,名气却没有秦皇汉武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朱棣做了挺多留名千古的大事,名气却没有秦皇汉武大?秦始皇的功业被汉高祖继承,到汉武帝全面开拓巩固,汉武帝的功业汉宣帝、东汉明帝全面发展,才有了丝绸之路的深远影响,隋文帝的功业虽然砸在隋炀帝手里,但炀帝确实折腾出了功绩科举制、大运河,到了唐朝又发扬光大。明成祖最伟大的贡献下西洋,开创人类海权文明

  • 靖康之耻有多耻?皇后行完“牵羊礼”自尽,嫔妃公主成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127年,金军南下攻宋后,由于宋钦宗一味地求和,甚至为此敞开大门。金军一路南下,几乎是畅通无阻。当金军兵临城下时,宋朝已经无力抵抗。汴京城破之后,宋朝皇室3000多人悉数被俘。自古亡国之际,女人总是饱受欺负,宋朝的皇后和公主们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皮肉之苦也就罢了,金人非要让他们行“牵羊礼”。通俗来

  • 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功,看看他手下这些人就知道了,全是将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就是房玄龄了。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怀着雄心壮志投奔了李世民,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李世民给了他发挥的空间,不仅仅是内务方面,就连军事房玄龄也有独到的见解,说他是唐朝的福报也不为过。而且在随着大军征战的时候,别人破城后第一时间都是想着赶紧把财宝抢到手,只有他想的是先把这个城池的人才招揽给李世民。正

  • 杨玉环究竟有多美?竟令唐玄宗不顾伦理道德,强行纳儿媳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样貌常常被人谈论。唐朝是古代最开放的王朝之一,“她”的开放包括思想开放、文化开放等,唐朝的开放改变了百姓的审美,唐朝人都是以丰腴为美。古代丰腴美人的代者就是杨贵妃,她究竟有多美?能让唐玄宗罔顾人伦也要娶她。一、初嫁寿王杨玉环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生的貌美可人,又因为是名

  • 元明时期,冰在皇宫贵胄生活,以及祭祀等方面意义重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贵胄之气,贵胄是什么意思,元明祭祀

    元代之前冰事述要冰事为冰之冬藏夏用等所涉及之事。元明时期冰之藏用事情,于先前诸代如先秦、两汉、唐宋等相比有不同之处。欲明元明时期诸状,需先对此前历代冰之所涉诸事做一简要梳理。藏冰、用冰等事,先秦即已有之,其所涉及,并且人专司其事。季冬行藏冰,因该时为一岁之最寒之故。而藏、出行祭享司寒之礼,所用之物中

  • 名将薛仁贵率领10万大军,远征吐蕃,为何会被打得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 兵力不足: 首先,薛仁贵的10万大军,虽然是当时最强的军力之一,但实际上是不够的。当时,吐蕃的军力已经逐渐强大了,因此唐朝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对抗吐蕃。而薛仁贵在远征吐蕃时,没有得到充足的补给和支援,导致他的兵力不足,难以抵挡吐蕃的攻势。2. 缺乏谋略: 其次,薛仁贵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缺乏

  • 为何同为开国皇帝,赵匡胤只能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却能手起刀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之所以选择用“杯酒释兵权”这样温和的手段,而没有用朱元璋那样激烈的手段,是因为他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赵匡胤之所以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不仅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和他开创宋朝当皇帝的方式息息相关。朱温篡唐而立梁之后,开启了五代十国这一乱世,这一乱世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武将篡位。拿后

  • 朱元璋若是把皇位给了朱标,是不是朱标会把大明治理得比朱棣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出生的时候,他老爹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如火如荼,连名字都来不及给他取,可以想见,当时朱元璋是多么忙碌,朱棣就是在这种被放养的情况下长大的。太祖皇帝都要登基了,才想起儿子没有名,于是敬告天地祖先,才给几个儿子取了名,此时朱棣都七岁了。朱棣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外放他去安徽凤阳老家实习,了解民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