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北狄人入侵卫国,从容退却,并没有损害狄人一兵一卒。
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因为卫国有齐军驻守,狄人改为攻击北方的小国邢。
邢后立刻派遣使者向齐国求援。
按照正常的流程,应该是向天下共主周天子求援才是。
之前对各诸侯国有求必然应许,多次出兵打击北方入侵的蛮夷。你可以说为了霸主地位不得已而为之。现在霸主当久了,齐桓公不想再当救火队,不想负责了。毕竟劳民伤财,又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
管仲说:“大家之所以选你当老大,就是你能帮助大家解决危难,还送给大家好处,如果不救邢国,大家就不会再拥护你做老大。”
老大不好当啊!想必齐桓公当时很是纠结,左右为难。
齐桓公心态的变化也为接下来与楚国争霸,一系列令人费解的安排,提供了依据,当然这是后话。
齐桓公听从了管仲建议,出面邀请宋、鲁、曹、邾各国前往救邢。
齐桓公是懂风险分担的。
[var1]
此刻狄人兵势如虹,联军里没有一家是能打的,又默契不够,正面硬刚,没什么把握,大家都犹豫不定。
当然,真实的原因,可能并非什么战力不行,默契不够,而是大家都不想打,打赢了没好处,打输了有损国力又丢脸。
此刻管仲出场了,他迈着矫健的步伐登场了。管仲总是在紧急时刻出现,有些人就是为解决困难而生。
大家注意,管仲马上就要开始厚黑表演。可以了解,千万别学。
“狄人大军现在气势如虹,邢国也没遭到太多实质性的损失。跟气势正盛的敌人打仗,会倍加辛苦。帮助力量未被削弱的国家,也谈不上什么功劳。不如让他们两先打打,狄人强,邢国弱,狄人一定会击败邢国,但狄人也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有了损失,气势必然大减。此时再驱除疲累的敌人,帮助溃败的邢国,不但可以轻松获得战争的胜利,而且收获显赫的外交功绩!”
管仲你还不是老阴人,太厚黑了!
这种先把锅的裂缝扩大,再补,不但可以拿到较多的钱,而且还能收到主人的感激。
是不是感觉这个场景很熟悉,经常能见到。
你的感觉没错。比如在某病人很多的地方。不敢多说。
齐桓公太欣赏这种建议了。
我小时候看历史,非常不理解,为什么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到了过分的地步。
现在我想说,要是有人总能在我深处困境时,出面帮助我解决问题,我非会更过分,我、我直接以身报恩。前提得是女性。
[var1]
齐桓公借口鲁、邾两国军队未到,屯兵不动。
狄人果然很快击溃了邢军,邢候突围,直奔齐营,齐桓公方率大军出击。
狄人只想着抢夺邢国财物,也无心再战,放了一把火,就往北方退却。
齐桓公见狄人勇武非凡,也不敢追,只是重修邢国都城,派兵驻守,就退回了齐国。
在齐国击退狄人,护卫国,协助邢国复国期间,南方的楚国开始搞事了。接下来齐桓公又该如何面对这个军事强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