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周的灭亡?相信“烽火戏诸侯”的人都还是小学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周的灭亡?相信“烽火戏诸侯”的人都还是小学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1 更新时间:2024/1/18 22:27:13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君王,他的父亲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宣王姬静。西周在周宣王即位前已经步入衰败,但经周宣王精心治理,又呈现出一片生机,于是被称为“宣王中兴”,只是这个局面没持续多久便熄火了。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与姜戎开战,称“千亩之战”。周宣王认为胜券在握,没想到一败涂地,致使周朝国力复入萎靡不振。公元前782年,周宣王离去,他14的儿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

介于姬宫湦年少,周宣王临终前特意安排了郑庄公与虢公鼓辅政。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虢公鼓是虢国的君主,也是姬姓宗室。

周幽王年少,加上国力不振,又赶上岐山地震时他漠然对待,所以他没什么威信可言,一些诸侯国便不到朝廷进贡,其中就包括褒国。然而,周幽王虽年少,但骨子里像他先祖一样好战,于是便亲率大军征讨褒国。

褒国位于汉中,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而被封侯国。褒国与西周中间隔着秦岭,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天然屏障。当时关中通往汉中只有三条道路,由东到西依次为子午道、褒斜道、故道。

周幽王率三军,走褒斜道。周朝共设六军,每军12500人,三军为37500人,为全国兵力的一半。

其实褒国不到周朝进贡的另一个新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利,所以国君认为有秦岭阻隔,周朝也打不过来,况且沿途还会有数不清的猛兽袭击。但让褒国国君没想到的是,16岁的周幽王竟然克服重重困难,奇迹般地兵临城下。

褒国国君惊慌失措,很快有大臣出主意说,周王举兵不过是为钱财而来,我们给他不就是了,为了更进一步稳固联系,大王可把女儿献给周王,如此立即化险为夷。之后,国君献出大量珍宝钱粮牲畜,又送上女子褒姒,周幽王顿时心花怒放,携美人准备回镐京。为了使周幽王尽快离开,褒国还派出相导引路护送。

褒姒生的如花似玉,国色天香,令周幽王后宫其他妃嫔黯然失色,立刻受到周幽王的独宠。褒姒投桃报李,与周幽王如胶似漆。因此,引得周幽王的王后大为不满。这位王后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她的儿子姬宜臼也被立为了王太子,但褒姒的到来让她感觉危机四伏。果然,在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便有了改换太子的想法。

周幽王的做法不符合礼法,因为“立嫡立长”的宗法制是周朝创立的,为的就避免“废长立幼”这个取乱之道的出现,所以也不应该受到大臣们的支持。没想到,两个顾命大臣郑桓公与虢公鼓却带头支持周幽王,其他大臣们也只好附和了。

郑庄公与虢公鼓并不糊涂,但有私心。郑桓公的封地在关中,他一心想得到更多的土地,但关中的土地都名花有主,于是只能向关中扩张。后来,郑桓公在太史伯阳父的谋划下得到了东虢和郐国的一些城池,建立了新郑。

新郑正好与毗邻申国,而申国也一直有扩张的意图,这样一来,郑桓公便与申侯产生了矛盾冲突。显然周幽王将申侯的外孙废掉,符合郑庄公的利益。而虢国是周朝的四大公爵国之一,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兄弟,位置在关中西南,是阻拦犬戎进攻的门户。

虢国同样不满足现状,毕竟是王室宗亲,只扮演了一个看大门的角色,而申国作为戎族之一却被封到土地广袤富饶的南阳。自申侯在南阳建国起,虢国一直就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所以虢公鼓也想借此机会消弱申国。

公元前775年周幽王废掉姬宜臼,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为了避免姬宜臼被人加害,周幽王将他送回了申国。四年之后,申侯将姬宜臼拥立为平王,然后联络犬戎进攻周朝。周幽王急忙点燃骊山烽火台,诏令诸侯勤王。

第一个来勤王的是秦襄公秦开,之后郑桓公、虢公鼓,他们的军队与周幽王的六军加起来,总兵力有十万之众。申侯拥有三军,加上犬戎的一万余人,总兵力为五万余。从实力对比看,周幽王稳操胜券,但他以兵车为主,灵活度不够,于是在申侯与犬戎的南北夹击下溃败,周幽王与郑桓公战伤、姬伯服被害。之后,秦襄公向西退却,虢公鼓逃回封国。

战前,申侯对犬戎的许诺,只要攻破镐京,城内金银珠宝及粮食女子随便享有,于是大大激发的犬戎的斗志。破城后,犬戎王将丰姿绰约、光彩照人的褒姒占为己有,而犬戎士兵大肆奸淫掳掠,西周名存实亡。

在《史记》中,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的记载,故此,后人多把西周的灭亡归结于周幽王昏庸无能,取乐褒姒所致,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并且深信不疑。实际上这个故事杜撰的成分很大。

道理很简单,西周修建的烽火台一共才二十多座,均分布在骊山之上,为的就是戎狄来攻时预警。骊山位于关中中部,天气状况良好的话,整个关中的诸侯差不多都能看到,但是真正能勤王的诸侯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在戎狄的纠缠下都焦头烂额,很少能腾出手来救驾。

真正有实力打跑犬戎的大诸侯国都在关东,而他们不可能看到千里之外的烽火,所以周幽王三番五次戏弄天下诸侯搏美人一笑的说法压根就站不住脚,如果相信,只能说明还停留在小学生的认知。

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位君主,他继位时接手的就是一个江河日下的烂摊子,当时东方的诸侯国都有保存实力,坐大自身的想法,所以周朝的衰落灭亡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才是他们按兵不动的原因。比如卫国、晋国等诸侯等到西周灭亡了才来,燕、楚等国干脆纹丝未动。等西周灭亡,开春秋时代,天下诸侯如开闸的洪水肆意兼并他国,这就是孔子感叹的礼崩乐新。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伯阳父在周幽王即位后,就预测了西周的灭亡时间为十年,他也想为周幽王建言献策,只是一直没有被重用。西周的灭亡与褒姒存在着一定的间接联系,但关键还在于周幽王的决策错误。而末代君王被丑化已经成为下一个王朝开国君王的必修课,什么夏、商纣、周幽、隋炀帝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这样做,又怎么能证明他们取而代之的合法性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诗级难度的复国,无王之世的终结,华夏族名永定,少康父子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书接上文,野心家寒浞篡位夺权,烹杀后羿,自立为王,又攻破斟灌、斟寻二氏,直入帝丘,杀死夏王相,并封二子“处浇于过,处豷于戈”,一统天下。若无意外,寒氏长存,也许今天我们就不是自称华夏族而是寒夏族了。可意外就这么来了,在帝丘之战中,夏王相的妻子缗逃到了母国有仍氏,并且诞下了夏王相唯一的血脉少康。可能是

  • 西周陶罐出土,里面装满鸡蛋,2900年之前的鸡蛋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周陶罐值多少钱,西安半坡出土的陶罐,西周鸡蛋是陪葬品吗

    考古人员见到此状,不禁咧开嘴笑了,十分兴奋。原来,这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陶罐,里面却大有内容,这个平淡无奇的陶罐,里面装的,却是满满一整罐的鸡蛋。这样的场景确实是少见,要知道,这些鸡蛋从西周到如今,已经历经了2900余年的时间了。经过专家的鉴定,这罐鸡蛋属于西周时期的产物,至今已经有2900年的

  • 《东宫》历史上真正的西周九公主,头脑清醒不恋爱脑,却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电视剧《星落凝成糖》在网站上热播,男性主演陈成旭以出色的演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事实上,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知道陈星旭不是星星掉了,而是另一部古风剧《东宫》,被称为“绝世短剧”的古风剧。 《东宫》其实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徐州公主枫单纯善良,变成了顾吴承雅,被骗了。母亲自杀了,母亲族丹草被消

  • 《竹书纪年》有记载,可为何夏朝存在至今没有找到证据?国内专家: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竹书纪录片完整版,竹书纪事,夏朝时期的真实现状

    我们常说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几乎成为中华儿女共识。而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开端。我们知道商有殷墟考古、甲骨文发掘,其存在有充分科学实证;周分东西,无论是史料还是考古均有无可辩驳的确证。三代里唯有夏充满迷雾,部分国外学者至今不承认其存在。我国出土的古书《竹书纪年》,里面虽然清楚记载着夏朝自

  • 《武庚纪》天为什么亲自出手讨伐纣王?都是因为她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知道在天的心目中,人类是自私的、渺小的猴子,他看不起人类,只是把人类当做了劳动力,为他收集血石。说到底天真正在乎的只要白龙,他看不起人类,却创造出了人类就是为了白龙的复活(后面的剧情)。心月葵作为神族的大祭师,她的话语在天的面前还是有很重要的,如果不是威胁到神族的地位,天是不屑于出手的。作为拥有空

  • “让文物活起来”!“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在无锡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本次展览即日起持续到6月4日,分为“礼定中原”“战车上的和平”“玉饰陶饮”三个单元,共展出110件(套)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考古出土的我国青铜时代(夏商周时期)重要文物。图说:“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开幕 无锡供图(下同)展厅内,春秋吴王僚剑、王子午鼎等一件件重磅展品,以及器物铭文

  • 同为姬昌儿子,为什么二儿子叫姬发,大儿子却叫伯邑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姬发是姬昌第几个儿子,伯邑考和姬昌什么关系,姬发被姬昌打吐血视频

    直到长大了才发现,不这样说是很残忍的,但我自己的也没有错。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长子伯夷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书初和康锋叔,其次是亚继载。亚继载最小。”伯夷考和姬发的母亲都是太司,是夏朝开国皇帝禹信的后裔。她非常贤惠,美丽而聪明。她善于经营政事,因此被追封为文

  • 汉朝的奴婢问题有多严重?刘秀下诏“杀奴婢者,不得减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奴婢问题,是西汉末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一种说法是:奴隶是一种“有生命的财产”。现代对奴隶的定义,则是在阶级社会中受到压迫和剥削,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奴隶的基本特征是成为某人的财产,而且可以被买卖,地位十分低下。两汉时期的奴隶数量很多,分为官奴隶和私奴隶两种。翦伯赞先生认为两汉时期的奴隶数目:“大

  • 汉武帝多有远见?远征1.5万公里打下一个战备省,让后世受益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他目光如炬,知人善用,无论是赫赫有名的卫青,还是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的霍去病,都受到了他的青睐与重用。卫青和霍去病是抗击匈奴的两位著名将领,他们对汉王朝的兴盛,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汉武帝的远见,可不仅仅只限于用人之上,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更是可以用深谋远虑来形容。当年,若不是汉武帝极力主张,远征1.

  • 中国历史上“消失”过1500年,夏朝是否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末民初,革命党人提出“黄帝时代”的主张。公元前2697年被认为是黄帝即位元年。到了2023年,是黄帝时代的4720年。不过,黄帝已经很老了,没有具体的考古发现。它们大多留在传说中,被后人多次改写。即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商朝,也是一个长期不为人知的神话时代。直到大量的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掸朝的历史才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