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这般安排下去,曹操才放下心来,等待着袁绍杀到这里,来个后发制人。而在排兵布阵之后,曹操先是率军击败了叛乱的刘备,随后率兵至官渡迎战袁绍。而袁绍为了攻下白马,便派出了手下悍将颜良。可是在曹操声东击西之下,颜良折损在曹军刀下,并随后斩下文丑,在这一路受挫这下,袁绍征讨曹操的计划开始举步维艰起来。
面对这一危险局势,袁绍进行合兵一处攻打曹军的计划,由于此时袁军依旧占据着兵力优势,所以每当于曹军对峙时,曹操亲自率兵出战后,总是在袁军面前讨不到好果子吃。此时,两军已经对阵了三个多月,曹军内部已经有人开始向袁绍示好,内部军心已经开始出现崩溃之势,如果不是荀彧一再劝谏曹操,恐怕曹操早就退守许昌了。
还好此时袁绍手下谋士许攸,叛变投备曹操,并未曹操出一偷袭乌巢的计策,这才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稳住了军心。而袁绍最终只剩百骑人马仓皇逃往河北,不久之后袁绍忧愤而死,曹操则趁胜追击灭掉袁氏集团。
而此时就有人奇怪了,袁绍和曹操都历经大败,为何袁绍官渡之战后再难翻身,而曹操却在赤壁之战后仍是北方霸主?其主要原因便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耗尽了精锐部队,可以说,袁绍在精锐尽出的情况下,战死7万多人,被曹操收编了一大部分人,最终自己就剩百骑,可以说的全军覆灭了,并且随后,袁绍和曹操又在仓亭再次交手,依旧以失败告终,最终,袁绍在实力进一步被削弱之下郁郁而终。
而袁绍死后,袁氏纷争不断,给予了曹操逐个击破的机会,此次,袁绍势力彻底被曹操拔除。
而和官渡之战不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虽然同样折损了大部分兵马,但大多都是新收编的水师,并且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已经将荆州这个大后方拿下,使得整个战局不会因赤壁失败,而造成全盘皆输。并且曹军虽然被重创,但曹仁大军并未受到影响,且大部分将领都得以幸存下来,使得曹操势力并未伤筋动骨。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袁绍在势力受到重创之后没多久便去世了,而曹操在历经赤壁之战后,不仅将士没因此身死、投降,而且自己也都还好好的活着,这也是曹操继续称霸北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