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端妃:凭着“一格电”活到96岁,并生下了清朝最会闹腾的王爷

端妃:凭着“一格电”活到96岁,并生下了清朝最会闹腾的王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34 更新时间:2024/1/29 6:58:38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

#头条创作挑战赛#

《甄嬛传》最后一集,在上一轮“后宫大逃杀”中幸存下来的端皇贵妃再一次“病了”。

端妃,一个总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病了”的女人。在改朝换代之际,又一次主动选择隐没在紫禁城深深的庭院中。

历史解读

剧中的端妃与华妃同样武家出身。她深爱皇上,却被华妃灌下了一整壶红花,导致终身无孕,拖着半残缺的身子和满肚子的谋略,不动声色地活到了最后一集。

历史上的端妃娘娘又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真的凄凄惨惨,一生无子么?

才!不!是!

先不提这位纯懿皇贵妃足足活到了96岁的高龄,把活到86岁甄嬛都给活活熬死了。她还是满清第一“爱折腾”王爷弘昼的生母呢!

一,身强体壮,超长待机

历史上的端妃姓耿,是管领耿德金之女。她的出身并不高贵,进入胤禛的王府后和乾隆生母钮祜禄氏一样,长期以“格格”(低等侍妾)的身份留在雍正身边服侍。与很早就被封为侧福晋的齐妃李氏,年妃年氏的境遇可谓是天壤之别。

虽然她和钮祜禄氏两个都没怎么受到雍正的宠爱,不过还是先后在康熙五十年生下了雍正的第四子弘历与第五子弘昼。

两个女人境遇相通,年纪相仿,从王府时期就开始了相互扶持,共同战斗的日子。

历史解读

就在耿氏生下弘昼后不久,她的儿子就被送给了钮祜禄氏抚养。可能也因为这个关系,弘昼成为了整个乾隆朝里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王爷。

与剧中的病恹恹的“半死人”不同,耿氏的身体健壮,平日里没事还喜欢喝上两口。雍正在处理完公务的闲暇时间,时常与耿氏对酌。

雍正八年八月耿氏被封为裕妃。

乾隆二年九月,被乾隆尊为皇考裕贵妃。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年过九旬的老太太又晋升为皇考裕皇贵太妃。

老太太一直平平安安地活到了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享年96岁高龄。次年二月,册谥号为纯懿皇贵妃。

要说我们的嬛嬛活到86岁,已经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号的长寿太后了。结果“一格电娘娘”居然比她还要多活了十年,除了“超长待机”,真的找不到别的形容词了。

历史解读

(我也没想到嘿嘿)

二,大智若愚,喜欢折腾的儿子

说起耿氏所生的五阿哥弘昼,真算得上是清朝历史上数一数二会折腾的王爷,提起他做的事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乾隆皇帝弘历比弘昼早出生三个月,小哥俩从小就由钮祜禄氏一同抚养长大,一起念书,练习骑射。因此比起其他的兄弟,两人的感情要来的格外亲厚些。

经历了惨烈的九龙夺嫡后,雍正为了不让子孙手足相残,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表面上不设皇太子之位,但事实上乾隆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委以重任,代替雍正参加祭祀康熙的仪式,早就是大家心中默认的未来皇帝人选。

面对这个大自己三个月的异母哥哥,和自己那个猪脑子的三哥弘时不同,弘昼压根就没动过要去争夺皇位的念头,他早早就为自己铺设好了未来的人生道路——做一个富贵的闲散王爷。

历史解读

(你是,而且一辈子都是)

乾隆帝即位后,就把雍亲王王府整座宅院连带里头所有的财物全赐给了和自己打小一起长大的老五,才24岁的弘昼就这样一下子成为了大清国最富贵的王爷。

要说这位王爷的权势有多么惊人,只需看一件事——乾隆朝的军机大臣,一等功讷亲仗着皇帝倚重,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朝中的诸多老臣对他敢怒不敢言。

偏偏老五就是个不信邪的。

在某次早朝上,老五也不知道为何就和这位宠臣起了争执,结果他居然就当着皇帝哥哥和满朝文武的面,把讷亲痛殴了一顿,旁边压根就没人敢上来拉架。

历史解读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史书记载:以孝圣宪皇后故,优容不问,举朝惮之。

也就是说乾隆看在wuli嬛嬛的面子上,压根就没拿他怎么样。打了就打了,我弟弟就打人了,我妈护着,你想怎样啊?你能怎么样呢?

如此明目张胆的偏爱,倒也让人无可奈何。

这位爱折腾的王爷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爱好——喜欢给自己办葬礼。

自打作为助手参加了自家亲爹雍正的葬礼后,弘昼就对丧仪表示出了非凡的兴趣。别的不说,他家大嫂,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的葬礼就是这位小叔子给亲自操办的。

不过他也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就天天盼着自家的叔叔伯伯们薨逝不是?

没有死人葬礼可以办,弘昼就在家里给自己办活人葬礼。

他隔三差五就坐在王府庭院的中间,让府里的家人为自己祭奠哀泣,抬头看看身边摆放着的各种冥器,什么象鼎、彝盘盂,低头咪上一口小酒,真是快活似神仙。

历史解读

此外,这位王爷还是位音乐爱好者,不办葬礼的时候喜欢在家宴请宾客,给人表演琵琶独奏。

至于他的演奏水平么……清朝宗室爱新觉罗·昭裢在《啸亭杂录》记载:客皆掩耳厌闻,而王乐此不疲。

嘿嘿,别看这王爷行为不检,整日里不尊礼法,疯疯癫癫的,说不定就是因为他种种自损名声的做法,让心眼比针眼还小的乾隆因此放过了他,使他得以活到六十岁寿终正寝呢?

顺便说一句,这位王爷的八世孙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功老爷子哩!

历史解读

————————

end

————————

本文一切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在这面镜子里会看到不同的景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端妃:凭着“一格电”活到96岁,并生下了清朝最会闹腾的王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榜题名〉(251)· 清朝 进士 黄大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黄大壎是赣南现代史上较早成名的学者,也是江西省高等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人物生平黄大壎 出生贫寒,三岁丧父,依靠母亲为人缝洗度日。因为家境艰难,无法维持生计,年方六岁,便为人放牧。后

  • 美国独立那一年,清朝发生了什么?答案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我们平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视角往往只是集中于一个区域内的人或事,可是如果我们在研究历史事件的时候放宽我们的视野,一同分析同一时间世界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情,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比如美

  • 平定太平天国,自剪羽翼,明哲保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建国后明哲保身,平定太平天国大结局,明哲保身最后的结局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曾国藩传》作者:张宏杰历史解读 上一节我们说到,曾国藩二次出山后,在个人处世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并运用“结硬寨、打呆仗”的作战方略,攻下了安庆这个硬骨头,为平定太平天国做好了准

  • 清朝是六无朝代,为什么很多人不尊重历史,不准批判,只准赞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没人规定不能批判清朝,谁都可以批判,但批判是要讲事实的,是要客观公正的。像你这种观点,但凡有个脑子的都会忍不住批判你的。为什么清朝就是六无朝代呢?无明君?那康熙、雍正、乾隆是啥?

  • 西周官方相亲会、唐朝过节自主择偶,古代结婚也是蛮有趣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玉是古时人们对温文尔雅的男子的象征之物,罗缨则是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表示她已有归属。所以古时的女子若是为男子身上携带的佩玉结缀以罗缨,则表示对他深有爱慕之情。当然除了玉佩之外还有香囊、木梳等日常用品,也常常作为男女之间相互传递情义的信物。但是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其送出

  • 商朝国号的本义,与我们古代马车技术密切相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马车“相土乘马”、“王亥服牛”、商字,其字义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按照《说文》,本意是“从外知内”。后世所熟知的“商贾”,用以指称现在所谓的商人商业,则见于《逸周书》,如“商通其财”、“商贾趣市”等,例子非常之多;说明商人的商,最晚在西周初期就已经是熟语了。但这个商与“大邑商”的商却不见得是一个意

  • 诗经里的河南之鹤壁:千年古都朝歌,心脏腹地淇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厚土中原,文脉悠长。鹤壁,是一座古老的城市。3000年前,它是商朝的的最后一个国都朝歌,也是《封神榜》故事的起笔落墨。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这座商朝纣王的别都,早晚的歌舞声闻五十里,八百诸侯朝拜的队伍络绎不绝。江山毓秀,人杰地灵,空前繁荣在锦绣故都。“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随着商

  • 夏朝真的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吗?不一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的历史书上,赫然地写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坚信不疑,直到现在。 夏朝之前还有一个王朝吗? 你别说,夏朝之前还真有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就是虞朝。虽然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个王朝的史实,但在我国,春秋战国和汉代都有虞朝的传说和记载。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还专门写有《虞

  •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45—高宗南渡裸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十八朝》,纵贯三百年风云,每集三五千字,随性而作,随性更新,清新易懂,可读性强,老少皆宜。看书不再打瞌睡,换个思路读历史,一上手就放不下,欢迎关注、留言、转发、批评……为方便书迷,本文提供音频,让眼睛休息,值得拥有:自宋高宗赵构皇帝即位之后,为保全生计,一直实施的是投降、议和策略。退一步海阔天

  • 为何上亿年的恐龙化石被发现,夏朝的文字还没被发现,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勾魂公狒狒挖恐龙化石,合川官渡镇恐龙化石

    亿年前的恐龙化石,还有当时的一些植物的化石,现在都已经找到了不少,夏朝距今约三千六百年,至今都没有找到其遗址,其实就是因为,化石实际上是我们误打误撞发现的,但夏朝遗址不一样,是需要去刻意寻找,难度是不一样的。夏朝至今还只存在于一些历史古籍里面,现代的考古中,并没有发现,夏朝遗留下来的文物,甚至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