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大清掀起了洋务运动,1866年建立的福州船政局,就是洋务运动中建立的重要军工企业之一。到1868年1月,福州船政建成第一艘炮舰万年青号,在获得了舰船制造经验后,船政积极筹造新型的湄云级炮舰。
历史解读
1869年12月6日下水的湄云号炮舰,是船政建造的第二号舰,采用木胁木壳船体,该舰由法籍监工达士博监督制造。湄云舰排水量515吨,满载排水量550吨,全长49.4米,宽7.1米,吃水3.23米,舱深4.35米;动力装置为购自法国的1台平卧往复式蒸汽机、圆式锅炉4座,输出功率320马力,单轴推进,最大航速9节/小时;湄云级还保留风帆索具,主匡面积18.88平方米,风帆面积737.7平方米。
历史解读
湄云舰武器配备为1门法制自重三吨半的旋转式威亚维亚沙式160毫米前膛炮,2门120毫米45磅前膛炮;该舰编制70人,总造价103000两白银。湄云级总共建造了2艘,以首舰湄云命名舰级,另一艘命名为福星号。
1870年1月10日,湄云舰由船政大臣沈葆桢、法籍正监督日意格等人亲自督帅试航,对该舰各项性能比较满意,试航完成后,湄云舰加入了福建水师。此时的福建水师处于筹建阶段,湄云舰虽然吨位不大、又是木壳,但是在当时却是新锐战舰,妥妥的主力。
历史解读
此时的福建水师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大清北方可没有一艘像样的军舰,因此在1872年,湄云舰奉清廷调令,前往奉天沿海巡逻缉查,驻地是海城牛庄。后来北洋水师成军,湄云舰奉调加入。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湄云舰已经是艘老舰,所以没有参战。1895年3月6日,湄云舰在营口遭遇日本联合舰队,该舰航速低,肯定逃不了,舰体是木质,如果与日舰战斗,抗不了几炮,因此,湄云舰只好投降。被俘后的湄云舰,与其他几艘被俘的舰船,共同泊于旅顺港。
历史解读
同年4月23日,法、德、俄三国因为自身利益考虑,要求日本归还占领的辽东半岛。日本迫于压力,在勒索清政府3千万两白银后,归还了辽东半岛。几艘泊于旅顺的被俘舰船,都是老旧不堪,日军就一起归还了大清。湄云舰被移交大清后,因为木质船体破损严重,船型设备都已陈旧,于是放弃修理报废了。
湄云级二号舰福星号,是船政建造的第三艘舰,由船政代总工程师法籍人安乐陶监造,于1869年12月初开工,1870年5月30日下水,同年10月竣工,因为比湄云舰又加装了2门40磅侧舷炮,所以总造价达到106000两白银,舰员编制88人。
历史解读
福星舰最初是准备作为船政学堂的训练舰使用,但是尚未付诸实施,船政监督日意格购买了普鲁士商船建威号作为训练舰,于是福星舰就转而编入了福建水师。1884年8月23日,法舰袭击福建水师,爆发了马江海战。
法军45号杆雷艇靠近,用前面杆上挂的水雷偷袭福星舰,被水师官兵发现,因为距离近,福星舰没有机关炮,水师官兵只能用步枪射击敌人,将法杆雷艇艇长拉都左眼打伤,45号艇掉头逃走。福星舰管带陈英指挥官兵起锚,冲向前去用猛烈炮火攻击敌旗舰沃尔达号,无奈炮火太弱,没给法舰造成大伤害。而此时3艘法舰前来围攻福星舰,一番炮击后福星舰中弹多处,后又被敌鱼雷击中,最终爆炸沉没,当时舰上有95人,包括陈英在内70多人殉国,幸存仅20余人。
历史解读
湄云号被俘,福星号沉没,从这两艘湄云级炮舰的命运,折射出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只靠发展几件装备是无法弥补与时代的差距。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在这面镜子里会看到不同的景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清末两艘湄云级炮舰,首舰甲午战争被俘,另一艘马江抗敌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