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致敬中国诗仙李白,日本诗圣松尾芭蕉连名字都跟着学

致敬中国诗仙李白,日本诗圣松尾芭蕉连名字都跟着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53 更新时间:2024/1/19 12:45:19

李白,字太白。

张碧,字太碧。

这可不是巧合,张先生原来不叫这名。

张碧是李白的超级铁杆粉丝,在言行上都跟着他学。李白喜欢喝酒赋诗,张碧也喝也赋;李白喜欢登山漫游,张碧也登也游。

张先生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对李白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敬意,一想马相如当年因为仰慕蔺相如之为人,把名字改成了“相如”,他也要改。

张先生的方法简单而直接,人家“白”,他就“碧”,人家“太白”,他就“太碧”。

张碧的诗风很像李白,至少孟郊这么认为,他读了张碧的诗集后题诗赞曰:“天宝太白没,六义已消歇。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孟郊说李白死了,幸有张碧,不过张先生这些诗我们今天都看不到了,他著有《歌行集》两卷,已经失传。《全唐诗》中录有张碧诗16首,但似乎没孟郊说的那么强,诗中有李白常用的字,却没有他的潇洒豪气。

跟张碧有一拼的是号称“日本俳圣”的松尾芭蕉,也有说他是日本诗圣的。

松尾芭蕉,本名松尾藤七郎,江户时代的俳句大师。

1681年,其弟子给他在隐居的庭园种了株芭蕉树,他便开始叫“松尾芭蕉”了。

松尾芭蕉曾告诉一位学生,他经常与中国和日本的古代大诗人“长谈”,把这样的神交称为“鬼魂与即成鬼魂者的对话”。

松尾芭蕉特别尊崇唐朝诗仙李白,他的第一个笔名“桃青”就是向李白致敬。

“李白”、“桃青”字面对仗,雪白的李花、青青的桃枝,也很应景。

更多文章

  • 朱瞻基深得朱棣青睐,被百姓称为完美帝王,开启废后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教训朱瞻基,朱瞻基和朱棣的关系,朱棣死时朱瞻基在身边吗

    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也是为让所有的大臣更加卖命,说实话,能够在表面上做到尊敬,就已经让人愿意忠心耿耿的付出,在他的苦苦心经营下也导致王朝也进入到辉煌的阶段,所有的老百姓都吃饱穿暖,因此许多人都说这绝对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但是在他的身上其实也有一定的污点。朱瞻基的皇后,即便是胡善祥,电视剧中两位胡皇

  • 宋江死后,武松平静地说出6个字,这位梁山好汉却仰天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作为梁山泊上的一把手,既然下定决心入朝为官,就没人能阻挡他的步伐,很快就与朝廷达成了意见。在梁山众好汉当中,宋江算是读书不少的,而且心思比较缜密,否则岂能坐上老大的位置,但与宋徽宗手下的谋臣相比,宋江还是太嫩了,他原以为的高官厚禄,其实只是一种奢望。四处征战的生活让宋江感到疲惫,但此时的他已经没

  • 白居易你变了!谁也没资格让人鸡蛋碰石头,敢碰臭鸡蛋已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元和三年,白居易任左拾遗。这是个谏官,白居易还真敬业,“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白居易的奏章不但切中时弊,而且言词激烈,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白居易觉得官场上有些话还说得不够,下了班加班说!“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

  • 宋七梁玉冠与与漆木包银镜奁:金华市博《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巡礼7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七梁玉冠与与漆木包银镜奁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7《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

  • 用才情挽回丈夫,回文诗一代宗师,女皇武则天都是她的迷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而苏蕙,是其中一个。她创作的《璇玑图》,堪称中国第一回文诗,被誉为我国古代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一代女皇武则天对此图推崇备至,甚至亲自为《璇玑图》撰写序文。在序文中,武则天称赞苏蕙“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在女皇看来,号称写诗专业户的唐代诗人们,远不及自己的偶像苏蕙。可以说,武则天是苏蕙最早的铁粉,妥妥的

  • 李世民、唐明皇、朱元璋、乾隆,你们到底哪个发明了月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与月饼故事,月饼的来历,朱元璋和李世民哪个皇帝厉害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唐太宗李世民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里面的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了句“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每年中秋节的时侯,大家都要吃这种胡饼,后来就被称为月饼。另一个传说认为月饼始于元末,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这里边数朱元璋最积极,有

  • 资治通鉴10:打工人如何防止被小人陷害?李斯被赵高坑死的警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

  • 李世民规定打板子只能打屁股,清代郑板桥建议:能不能别打男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刑罚中,打板子最常用,也最方便,而且数量也好控制。咱们看古装电视剧,大老爷升堂,往往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来呀,给我重打三十大板!”然后下面的差人就跟虎狼般按住犯人,抡板子一通揍,打得鬼哭狼嚎。据说唐朝以前打板子没有固定位置,衙役看哪里不顺眼一通乱打,很多犯人因此被活活打死。打多了会死人,不打

  • 从男主的职位就知道《南宋异闻录》的关月太认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月照片,关月老师的真实身份,关月全部作品

    文学上红楼梦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任凭后人去评说去猜想去点评文字,同样在史学界两宋史同样是一座丰碑,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中赵宋问的文化水平达到了中国的巅峰,所以后世关于两宋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两宋的研究很多,但是以南宋为背景的小说却算是凤毛麟角,因为那个时期存在大量的笔记小说诗歌日记等各类记录,所以南宋的记

  • 只凭感觉,你读读这两首词是不是李白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诗现存近千首,传为李白词的作品有十几首,但真伪向来众说不一,有人说部分是李白写的,有人说没一首是李白写的。之所以被怀疑,是因为唐人编的李白集现已不存,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都是五代以后的。五代和宋朝人肯定是看过唐人所编李白集,但相关文献记载不一。最早提及李白词的文献,是五代后蜀欧阳炯的《花间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