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面对权势滔天的曹氏宗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除了朝中元老给予声援外,他所能依赖的力军事力量只有长子司马师秘密培养的三千死士。但让人费解的是,曹爽等曹氏宗族对司马氏一家可谓戒心十足,事关司马氏父子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在监视之中,他是如何在戒备森严的魏国都城藏有这些私兵的呢?
一。利用制度漏洞。首先,曹魏政权本来就默认高级将领拥有一定数量的私兵,而当年司马师负责的是屯田事务,这也是曾经司马懿长期负责的业务,他们父子在屯田官员中发现了大量人才,比如灭蜀的邓艾等等。司马师的职权可以将大量死士安排到国家掌控的屯田农场上去,再借助职务之便进行串联调动。
二。分散目标。司马懿作为抗击蜀国大军的元帅,掌握权几十年自然会有很多追随者。而且这些追随者一般很多都是高级将领。所以后面司马懿虽然被剥夺了军权,但是追随他的这些高级将领仍然掌握军权。而这些追随司马懿的高级将领也会有一些追随者,就跟现在的三级分销一样,通过自己的追随者控制三千死士完全不成问题。
三。欺上瞒下。曹睿死后,司马懿、曹爽同为顾命大臣,司马懿是朝臣的代表,曹爽是宗室曹家人的代表,但曹爽重用曹氏亲友,把持朝政,这引起朝廷大臣的普遍不满。所以朝廷大臣普遍都支持司马懿搞政变,不让曹爽继续把持政权。所以对于司马师散养死士一事,他们必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再加上司马师自己行事也比较缜密,这死士才养得悄无声息,最后在政变中发挥了作用。
妖评:可以说,当年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靠司马家一族之力,而是诸多朝臣一起发动的,他们只是推司马懿为首而已,正因为有这么多朝臣支持司马家,所以才成就了后来的西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