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摧党项,策马啸西风!北宋第一将门折家将

铁摧党项,策马啸西风!北宋第一将门折家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2/5 9:44:38

这个武将世家为了保卫宋朝流血牺牲,镇守边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受到人们的敬仰。

随着戏曲、评书、影视剧的传播,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但如果我们拂去艺术的面纱,用历史的目光来看,还有一个北宋武将家族的战功在杨家将之上,就是折家将。

注意,在这里“折”的读音,不是“哲”,而是“佘”。

没错,就是杨家将中佘太君的佘。

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杨家将同折家将联系起来了。

因为杨家将的杨老令公杨业迎娶了折家将家族中的女儿,也就是后世《杨家将》中的佘赛花。

清光绪年间的《保德州志》中记载:“杨业……事北汉为建雄军节度史,娶折德扆女。”折德扆之女就是《杨家将》中的佘太君。

从五代末至南宋初年,折家将镇守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先后出了四位节度使、十三位世袭知州。

折家的祖先是鲜卑人,“大魏之苗裔,宇文之别绪”,这里的“魏”指的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折家世世代代居住在云中(大致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以东、凉城以西、呼和浩特市以南、清水河以北,西南以黄河为界)。

后来鲜卑人汉化,因此地为黄河在包头地区折转向南,形成了九十度的“折曲”,所以取了汉姓“折”。

早在唐朝初年,折家就已经是当地的驻军武官了。到了五代时期,中原动荡不安,折家先后投靠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北宋建立后又投靠北宋,并帮助北宋进攻北汉。

五代各个中原王朝为了笼络和利用折家,也先后任命折家子弟为牙将、刺史、团练使等职。

北宋是一个崇文偃武的朝代,最有名的当属“杯酒释兵权”,所以两宋边患频仍,战乱不断。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朝必须依仗折家镇守西北,甚至允许折家保留自己的一支军队称之为“折家军”,折家得以继续镇守府谷,俨然一方诸侯。

终北宋之世,折家在府谷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宋史·折德扆传》载:“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阨西北,中国赖之。”

折继闵

宋朝河东路所辖的麟、府、丰三州,地处今陕西最北部,北控沙漠、山谷险隘。当时为北宋、辽和西夏三国交界,西部与西夏接壤,北部隔河与辽国相望。

西夏建立后,频频攻打陕西南部,多次大败宋军。但北宋河东路的驻军包括折家军则经常趁西夏进攻陕西南部时多次攻入西夏腹地,令西夏如芒在背,必先除之而后快。

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皇帝李元昊大败宋军于好水川,乘胜攻打河东路,攻陷丰州后,转攻麟州,不克,再攻府州。当时府州城内只有六千兵马,而李元昊则率领十万大军倾国而来,士气如虹,将府谷重重包围,昼夜攻打,府谷危如累卵。

镇守府州的折继闵率领军民坚守城池,以强弓劲弩射杀夏军,夏军死伤千余,伏尸蔽野,被迫撤军,再攻麟州。

麟州军一边坚守一边派人向府州求援,折继闵派兵救援。

夏兵困于坚城之下,宋兵援军又到,无奈只得撤军。

折继闵多次率兵出击西夏,屡屡击败夏军。

史载:“康定初,夏人出泾原,诏牵制其后。公(指继闵)入贼境,破野寨20余所,斩级数万,玺书褒焉。六月,复击并塞贼屯斩获千计。秋稔未获,侦言虏将肆掠,公设伏以待。后贼酋党儿伪观察来守顺果引兵入寇,因纵之,既而伏兵奋击,贼众惊溃,追斩夺其器甲,守顺仅以身免。九月复出塞,斩贼三百余级,焚其族帐,获牛马骆驼以还。”

折继闵去世时年仅三十五,朝廷追赠太尉。

折克行

折克行是折继闵的次子。

治平三年(1066年),西夏皇帝李谅祚和其母梁太后率大军攻打北宋环庆路,宋将种谔率兵救援,命折克行保护粮道。

折克行护送粮草到到了葭芦川(保德西南),夏军欲劫持宋军粮草。折克行率军击敌,斩敌400余人,招降1000多户,获马畜上万匹。

元丰四年(1081年),宋夏战端再起,折克行一举攻下西夏重镇宥州,大败宥州军五万人。

宥州军是西夏的精锐,与洪州(今中卫县)同属左厢兵,是为西夏主力,“洪宥州羌,劲勇善战,夏人恃此以为肘腋。”

编辑

西夏忌惮折家军,虽然经常以举国之兵攻打宋朝,但始终没有调离负责监视河东路一带的宋军的左厢兵,由此可见数千折家军的战斗力。

折家军的存在有力的牵制了西夏精锐,为宋军其他战场减轻了压力。

折克行镇守边疆30多年,大小百七十战,杀敌盈万,俘百人,招降数千家,夏人称他为“折家父”。

折可适

折可适是折克行的侄子,精于骑射,武艺绝伦,被大将郭逵赞为“真将种也”。

一次,折可适陪同种谔巡边,路遇一队西夏军队。西夏一将见折可适年幼,对其非常轻视,折可适出阵邀其角斗。

仅仅几个回合,折可适便将夏将刺与马下,斩其首级,掳其马匹而还。从此折可适扬名边外,夏人称之为“小折将军。”

绍圣二年(1096年),西夏皇帝李乾顺与其母亲梁太后率大军攻打宋朝的鄜延路,攻陷金明砦。折可适奉命救援,结果被夏军围困。折可适趁夜突围,在洪德城北设伏,夏军追来,中伏,溃散而逃,坠崖者数以万计。梁太后仅率领身边侍从翻山而逃。

李乾顺听闻其母败绩,也急忙撤军。

执掌西夏国政的嵬名阿埋和昧勒都逋颇有谋略,屡屡攻宋,北宋朝廷命折可适寻机将其击杀。

元符元年(1098年),嵬名阿埋和昧勒都逋以放牧为名,屯兵边境,想要寻机攻宋。折可适在半夜出兵,杀其前军三千人。嵬名阿埋和昧勒都逋率大军来追,折克行退到夏城(今静宁、西吉两县之间)据城而守,寻机出战,大败夏军,生擒嵬名阿埋和昧勒都逋。随后折可适乘胜进兵,占领天都山,以原秋苇川为基础建了临羌寨,南牟会为基础建了西安州。

此战在宋夏战争史上非常有名,是宋夏战争的转折点,“平夏之败,夏人不复振”。

折可适十六、七岁从军,征战四十多年,与夏军交锋几百战。墓志铭记载:“四十余年,每一日不在兵间,每战必克,屡立奇功,恩威并行,诸将无复居其右。”

折可存

折可存是折克行之子。

他少年从军,在宋夏战争中多次立功,曾生擒敌酋,立功受赏。

折可适最大的功劳当属生擒方腊

根据折可存墓志铭记载,他曾随童贯南下江南,镇压方腊起义,“冒矢突阵,力擒方腊,迁武节大夫。”在回师途中又镇压了宋江起义,升武功大夫。

宣和九年(1125年)金兵南下,分来两路攻打北宋,一路攻打太原,一路攻打汴梁。折可存率军救援太原。因刘光世怯战,折可存在太原城外的天门关被金兵击败被俘。不久逃走,后病死。

编辑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宋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宫人四百余人北返。次年十一月,金将娄宿攻占延安,府州处于粮尽援绝的处境。娄宿派人胁持可求父、子等族人劝降,许以关中之地,折可存之弟折可求无奈遂以麟、府、丰三州降。

后折可求被金人毒死。

西夏听说折可求死,大军进攻府州,府州城破。

西夏对折家将恨之入骨,先是屠城,然后挖坟掘墓,挫骨扬灰,夷为平地。

编辑

折可存之侄折彦文携家眷逃入代州,依附金宗室依鲁王完颜昌,被委任为代州知州。

折彦文为保家仇,屡次率军攻打西夏,但金国为了安抚西夏,平息战端,将折彦为家族迁徙到青州(今山东益都)。

折家离开了镇守数百年的府州,再没有世代镇守之地。

折彦质,折可适之子。

金兵南下后,宋钦宗以折彦质为副枢密使,守卫黄河河防,保卫汴京。

宋军虽然有十余万之多,但互不隶属,诸将各行其是,金兵趁机击鼓进军,宋兵大溃。金兵攻陷汴梁,俘虏徽钦二帝和宗室朝臣北返,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时期,曾因战败被贬的折彦质被宋高宗重新用,后升为权参知政事。秦桧掌权后,主战的折彦质被贬,发配郴州。直到秦桧死后,折彦质才恢复原来的官职,但他此时已经垂垂老矣,不复当年的恢复之志了。

编辑

此后,折家后人默默无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只知道他编了《永乐大典》,却不曾想书法如此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解缙天资极高,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得到太祖朱元璋厚爱,主持撰修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这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解缙擅长书法,与徐渭、杨慎并称“明朝三大才子”。他楷、行俱佳,草书尤为精妙,以“傲让相缀,神气自倍”的独特风格,首开晚明狂草之先河。解缙《自书诗卷

  • 太平天国盛极一时,却因这位“九千岁”毁于一旦,你说气不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真实历史评价,太平天国五大天王排名,太平天国十大奇葩之处

    安静地读历史,品生活,大家好,感谢您用珍贵的时间看这篇文章。中国关于人才有句老话,那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就是事情的成败都是因为一个人。在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里也有这么一位“萧何”。杨秀清出生在广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五岁丧父,九岁丧母,由叔父抚养成人。成年以后,杨秀清没有耕地,只能靠着

  • 她是孝庄的婆婆,是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数代帝王为她加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庄的智慧超乎你想象,孝庄太后秘史插曲,通辽孝庄墓在哪里

    皇太极的母亲是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他14岁的时候和努尔哈赤结婚,她后来了生了一个儿子,是皇太极,母凭子贵,她的地位越来越高贵。而孝庄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所以孟古哲哲是孝庄的婆婆,这个关系要理清了。孟古哲哲和努尔哈赤的结合,还有一定的政治原因。当时的努尔哈赤还没

  • 明成祖五次北征是不世之功?还是历史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成祖五次北征的结果,永乐五次北征,朱元璋北征

    事实真是如此吗?但细看随驾亲征的官员所做记录,则令人满腹狐疑。翰林检讨金幼孜,跟随朱棣参加了永乐八年、十二年两次北征,其间,逐日记录经过,后成书《北征录》(亦称《北征前录》)、《北征后录》,是这方面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师出北京,一路游山玩水、狩猎赏景,所获者野马、狡兔、黄

  • 太平天国的头号女杀手,洪宣娇的传奇人生,最后归宿却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洪宣娇本不姓洪,而姓王,因避讳改为黄姓,实际上为《天兄圣旨》中的黄权政之女,后来洪秀全认她作妹妹,改姓洪。洪宣娇长得漂亮,善交际,据说洪秀全能得到这些贤才能人,都是她从中撮合的,她也算太平天国的元老之一。洪宣娇作战勇猛,“年不满三十,艳绝一世,骁勇异常”,她与清军作战正酣之际,“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最大贡献:“道州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杨秀清是煤炭工出身,1846年受冯云山影响入教。1847年2月底,冯云山被地主团练抓走,拜上帝教群龙无首,杨秀清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假借上帝附体传达圣旨,稳定了教众人心,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核心领导者之一。杨秀清不识字,且瞎了一只眼睛,不过却机敏干练,无师自通地表现出

  • 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是李自成败亡的因素,为何李自成当时没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对于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李自成是没发现,还是发现了不愿管,还是不敢管呢?“放飞自我”的刘宗敏李自成初入北京时候,形势一片大好。官军一停止抵抗,农民军便宣布“不杀人了”,严明军纪,禁止“淫、夺、斩、杀”,并处决了一些触犯军纪的将士。京城的秩序很快安定了下来。同时,大明在京师的官僚3000余人,除2

  • 太平天国:洪秀全攻占南京之后为何11年不出天王府?答案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秀全哪一年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什么急着称王,洪秀全太平天国制度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可能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惋惜,甚至于在想如果洪秀全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是否还会有此后的近代屈辱史。在这里小编想表示的是,即便太平天国取得胜利,那么最终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屈辱史,甚至于可能一蹶不起。至于原因其实十分简单,首先作为一场旧时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强,即便成功给当时带来的更

  • 宋太宗赵光义,他有多少个儿子?他们又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太宗赵光义简介,赵光义几个儿子,赵匡胤的儿子都被赵光义杀了吗

    历史上他有八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就这八个,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长子:赵元佐,从小就聪明,赵光义非常喜爱他,善骑射,长大后,跟着赵光义上战场,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迁居东宫后,封楚王。赵廷美是他的四叔,由于四叔造反被贬,赵元佐知道是老爹的陷害,于是为之求情,可惜四叔还是被贬。赵元佐在四叔死后,因得病发狂,

  • 他生于清朝,一生娶24位妻子,活到256岁,是近代史上最长寿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十大恩爱名人夫妻,晚清最长寿之人,历史最长寿的人24个妻子180个子女

    这位是长寿老人出生于1677年,名为李庆远(又名李清云),那1677年正值是康熙十六年,而他死于1933年,可以说他几乎见证了清朝的繁华盛衰,李庆远一生娶了24位妻子,不管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世界近代史上,他都是极其罕见的长寿老人。而李庆远在100岁的时候曾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方面获得由当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