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的时候,有个大商人叫做吕不韦,他经商可是一流。
怎么说呢,当时战国各个诸侯国重农抑商,士农工商,最没地位的就是商人了,吕不韦专做投机倒把的买卖,每样东西都做到奇货可居,“奇货可居”这个成语也是因此而来。
[var1]
当时年纪轻轻还未婚的吕不韦就做到赵国商人的首富,那是相当厉害了。
白手起家的吕不韦第一桶金是如何挖到的,至今尚无法考证。但在尚未婚取的年龄就成为一国首富,绝对不是靠贩卖青菜、卖几个肉包子就能实现的。
[var1]
作为商人最后又从政,直至秦国丞相,吕不韦的跳板是人质于赵的秦国王孙异人后改名子楚,吕不韦认为其“奇货可居”,打算孤注一掷,倾尽其家产为嬴异人奔走。
这个过程是很辛苦又艰难,因为秦国王孙嬴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而自己还在秦国为质,无权无势,前途无望,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秦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时候吕不韦看上了他,觉得可以“投资”,开始为他策划逃回秦国的路线、办法,百般辛苦,回到秦国必须找到一个依靠。安国君50多岁了还是太子,秦昭襄王迟迟不肯让位就是因为他一直宠溺于妃子华阳夫人,只怕因此安国君登基后被自己老婆牵着鼻子走。
但是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因此嬴异人赶紧认母,这个母亲却比自己大不了几岁,有点荒唐。
[var1]
吕不韦和嬴异人借着华阳以及华阳兄妹的权势一步步大权在握。
吕不韦也实现了他弃商从政的梦想。
不过嬴异人性格暴戾、软弱无能,整天沉溺于酒色,实在难担大任,他死后继位的秦始皇,十三岁继位,年纪很小,三十九岁称帝,这可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首位采用”皇帝“称号的人。
[var1]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却是个千古之谜。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人说她是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又有《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提到仅是吕不韦众多舞女中一个,甚至连个姓名也没有,故称赵姬,意为赵国姑娘的意思。
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史记·吕不韦列传》
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史记·吕不韦列传》
所以她的身份不得而知了,秦始皇也一样。
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夫妻之事早已行过,有人说是怀有身孕之后才送给嬴异人。
所以,些许历史学爱好者戏谑这个秦始皇的“干爹”当得一点也不亏,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经常出入后宫与赵姬私会。
关于赵姬这个人,能歌善舞,姿容艳丽,晚年还是一样风情万种,性淫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所以,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大家只能臆测了,这也是因此有了更多神秘色彩、可探索性。
[var1]
吕不韦弃商从政的过程,做很多的事情有违伦理,但是难得是他能做到最理智,能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这个常人难做得到。
商人把“陶朱公范蠡”作为商人鼻祖、老祖宗,商人富人的象征,其实说吕不韦更合适,吕不韦年纪轻轻就做到赵国邯郸首富,往来各地贩卖珠宝,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真正说是白手起家,做到首富不容易,相比,范蠡经商之前是越王勾践的大将军,原来就屯有万贯家财,或者有人脉,这些都是现成的得天独厚的资源。
吕不韦转从政的一个跳板就是那些爱才爱美色的达官贵人,上至皇亲贵族,下至看门的守卫小兵吏卒,他都打点得顺风顺水,堪称官商勾结的开创者,至今很多商人把这条途径视为成功的首选之首。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论名气比不上那些功名显赫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也比不上一代贤相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吕不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用一两句话都很难把他说清楚。
但是秦国一统华夏,结束列国纷争的局面,在臣子当中,他占主要功绩,也让百姓免于战争之苦,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俘竟有40万人被坑杀,此战是古往今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当时吕不韦正在邯郸亲历了战争给赵国造成的创伤。他在秦国执政后反对在战争中大规模屠杀。
[var1]
还主持编著了《吕氏春秋》,这本著作的作用不多说了,它就像是《史记》之类的著作一样,可以流芳百世,和他人一样。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