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岢岚离休干部风采 | 邸绪荣:卫国为民甘做牛 秉持家风育子孙

岢岚离休干部风采 | 邸绪荣:卫国为民甘做牛 秉持家风育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4/1/17 19:30:26

邸绪荣

父亲邸绪荣(乳名五则),祖籍崞县(今原平市)二沟村,祖父时逃荒来到岢岚县原中寨公社神岭沟大队后长沟村。父亲生于1914年4月,排行最小。

[var1]

父亲虽化浅、职务低,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但在我们儿女们心目中却是一位站得高、看得远、有谋略、能吃苦的慈父。

“进”与“退”:战火纷飞替兄进军营,平年代退伍回农村。

父亲读过两年半私塾,在当时算是文化人,加之踏实肯干,被选为井儿上村村长,管理周边六七个小村庄,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民兵抗击日本鬼子。日寇猖狂之时,我三爹邸绪昌被征入伍。三爹走后,三妈每天哭哭啼啼,父亲只能放弃村长职务,留下新婚不久的母亲,毅然于1940年1月参军换回三爹。这件事轰动了附近村民,人人夸奖老五是好样的,带动了高四保、巨兵、田二眼等青年自愿参军。父亲入伍之后先是在一二〇师运输队,后调到炮兵团,因过度劳累吐血生病,部队将父亲调整为司务长、会计、股长,逐步升为连级干部,并于1946年入党。

1952年10月父亲响应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号召,主动申请退伍复员,被安排到大涧乡吴家庄村居住。正赶上农村成立初级合作社,父亲担任了村会计,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工作,干得很出色。

“争”与“让”:努力工作争先进,转户救济让别人。

父亲在村务农三年多,表现出众。1956年4月组织上安排父亲回乡政府工作,担任总支书记,两年后任大涧乡长;神池、五寨、岢岚合并大县后,改任城关公社办公室主任;1961年3月任大涧公社主任;“文化大革命”“夺权”后,组建革委会,父亲就病休至退休,1982年4月份改办离休。在此期间,父亲认真负责,敢作敢为、吃苦耐劳,除县乡开会外,走村入户调查研究,督促各村开展工作,经受到县委政府领导的表扬。记得有两件事创全县第一。一是1965年征兵,大涧6名任务,父亲带头送大哥参军,带动全公社征兵工作超额百分之五十完成9名。二是利用大涧公社人少地广、山高草茂、水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狠抓畜牧业,村村牛成群、羊满坡,增加了农民收入。1966年父亲作为全县唯一一个畜牧先进公社的代表,与县长平、畜牧局长贾琳去北京参加全国农业畜牧劳模大会,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父亲身为公社领导,以身作则,有待遇让与别人。比如在城关公社时,有农转非进城居住的机会,他让给别的同志。父母亲都是复退军人,大哥后又参军,国家每年都给公社下拨很多的优抚资金,父亲从不享受,全部让给别的优抚对象。

“拒”与“忍”:拒绝优待从不搞特殊,忍饥受饿艰难度日。

父亲不转户、不愿吃救济,莫非是我家在吴家庄生活条件好吗?不然。我清楚地记着1962年我10岁的时候,全家人靠喝糊糊度日,姊妹们饿得骨瘦如柴,母亲饿得全身浮肿卧病在床,身为公社主任的父亲从来没有特殊关照。我们村种莜麦多、玉米少,不种高粱,饲料不足,每年有些关系户拿上高粱玉米来我们村兑换莜麦。村干部让父亲欠些口粮款,买上高粱玉米换些莜麦解决吃不饱的问题,次次被拒绝。父亲在城关公社时,大哥正上岢岚中学。父亲在大涧公社时,我正在大涧上学,按理说我们可以住在父亲的办公室,可少受些冻,但父亲说:别的学生能忍受,我的儿子咋能搞特殊?

1971年县财贸系统从农村招收一批职工,当时我19岁,在村担任会计近5年,请求在家病休的父亲给我报名,被一口拒绝。幸好当年县生产资料公司会计辞职,想招录一个,全县未婚年轻的“老会计”只有我一个,我才有幸参加了工作。

“软”与“硬”:宽以待人软心肠,教育子孙硬手腕。

父亲是一个非常坚强耿直的硬汉子,敢做事有担当,可又是个软心肠的人。

母亲段英与父亲50年相濡以沫 。受父亲影响,母亲常说:“你爸工作忙,家家都困难,挨饿的人很多,他得把大家都照料到,不能饿死一个百姓,咱家虽饿也不能多吃多占,搞特殊。”父亲对百姓十分关心,经常深入困难家庭访贫问寒,把有限的救济款、救灾款分配给最需要的人。张家村有一个乞丐叫“聚宝子”,以挨村要饭为生,来到我家他便成为座上客,和亲朋上门一样受到母亲的关照饱饱吃上一顿,这时母亲就只有挨饿的份了。

尽管父亲对百姓心软善良,但对子孙那可是“严要求硬手腕”。我懂事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1952年正值全国开展“三反”运动,在“打老虎”高潮时生下了你,为教育警示,给你起名‘三虎’”。每次工作调动,父亲千叮咛万嘱咐。1983年我调县纪检委任职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打铁首先必须自身硬,一定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父亲也一直教导我们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生活中,父亲的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十几年就骑一辆破自行车,经常半道坏了推着走。除去学杂费,父亲不会多给一分零花钱 。父亲不仅费尽心血,把我们姐弟5人培养教育成人,晚年又把着眼点放在教育第三代上。再三提醒我们:“培养好是人才,管不好是罪犯。”

父亲1991年春离开了我们。但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与谆谆教诲我始终没有忘记,成为我一生的“防火墙”。我始终跟着父亲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尽职尽责的脚印走,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与表扬,很多工作成果受到省市的嘉奖。在勤俭节约上,我们兄妹几家都受父母的影响,身体力行给下一代做表率,勤俭家风代代相传。我一直牢记父亲教诲,对子女严格要求,常抓不懈,父亲去世5年后,儿子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岢岚第一个踏入清华园的学生,女儿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父亲他老人家虽然没能看到,但他的严格要求、精心指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亲“进——退,争——让,拒——忍,软——硬”的八字行为准则,我们将终身铭记。

子女:邸建平 邸建华(执笔) 邸淑珍 邸建明

编后记:

历时近两年,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一书日前和读者见面了。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编录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岢岚县离休干部384人,编撰文章 290 篇。全书通过老干部自述、亲朋和战友追忆等方式,回顾了他们的初心故事和奋斗历程,真实记录了 384 名离休老干部的光辉历程,全书附录中还编录了18名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编撰文章12篇。

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一帧帧珍贵难得的照片,生动诠释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信念追求和人生境界。其间既有对烽火岁月的深情回忆,又有对先进典型的由衷赞美,既有对家乡巨变的热情讴歌,又有对人生感悟的情感抒发;既是一部岢岚老干部的成长史、奋斗史和革命史,也是岢岚近代革命斗争史、生产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写照,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中见精神,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如本书序中所言:“岁月铭记着老干部的奋斗足迹,历史记载着老同志的光荣业绩。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是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学习传承老干部精神是我们的应有的责任。

来源:中共岢岚县委组织部 中共岢岚县委老干部局

编辑:贾大伟

岢岚县融媒体中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这样评价他,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前期的时候,那么出色,那么厉害,为何在碰上司马懿之后总是被他见招拆招呢,那就是人心的问题,其实往往人心这种问题,可能连你自己的亲朋好友都不是真正的了解你,反而了解自己最多的就是你最大的对手,曹操虽然也是个诡计多端的枭雄,可是他从来没有真正的跟诸葛亮接触过,所以对诸葛亮的性格完全不了解

  • 司马懿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他过世后有没有互相残杀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师在世时,司马昭是乖乖听话的,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哥哥在,司马昭没有不满,反而很听话。把自己能力最好,最受司马懿赏识的儿子司马攸都过继给了哥哥司马师。如果不是司马师早死,接替司马师就是司马攸,不会有司马昭,司马炎什么事情。如果真的传给了司马攸,或许整根晋朝就不会那么惨。司马师在司马家族中的地位无可争

  • 世界最逆天的5大文物,一件非地球之物,图3是越王勾践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死海古卷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一发明就是“造纸术”,但其实在我国发明纸时,西方的埃及两河流域等地早就用上了“纸”,只不过这不是真的纸,而是一种名为“纸草”的植物。这件名为死海古卷的文物就是死海附近山洞中发现的两千多年前用“纸草”书写的古卷宗,这件文物被西方

  • 马谡失街亭,诸葛亮为何不让他戴罪立功?马云一句话道破背后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马谡大意失了街亭之后,诸葛亮再痛惜人才,也要挥泪斩杀他,此后诸葛亮北伐也无太大建树。可以说,人才的缺乏,是蜀汉最终走向灭亡的最大根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样有才的马谡,为什么不能学一下当年华容道放走了曹操的关云长,来一个戴罪立功呢?先来马谡这次作战事故的经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将重镇街亭交待给了

  • 十六国 后赵 从奴隶到皇帝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赵帝王一览表,赵魏韩是由春秋哪个国家分裂而成,我国在哪个朝代进入奴隶时代

    [var1]后赵(319年~351年)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共历七帝,享国三十三年。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国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称大赵天王,不久登基称帝。石勒灭前赵后,占有了除河西、辽西、辽东以外的整个北方地区。与当时的晋朝残余政权东晋形成实际的南北朝对峙局

  • 历史上三大未解之谜,第二个与秦始皇有关,第三个令人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数千年的悠悠历史中,沉淀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历史谜团。这些谜团,古人由于技术有限,根本无法解开,可现在的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者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以及推理方式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史上三大未解之谜都有哪些?一、鸣沙人们把海滩或者沙漠里会发出声响的沙子叫“鸣沙”。在沙堆上,人们如

  •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这片神秘东方的土地上,有很多值得人们去探索的东西,也有很多地方充满神秘。提到这些地方,就不得不提罗布泊。罗布泊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藏满了秘密。[var1]在众多的历史古迹中,有这样一本情书,被称为《山海经》,这本书一直以来深受历史学家们的推崇。也颇受争议,由于里面的既然有很多都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历史真相,曹操不是发起人,刘备根本没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开始,但是曹操招兵发诏的壮举在历史上到底存在不存在呢?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董卓擅权乱朝,曹操拒绝合作,改名换姓逃出京城,回到了陈留老家,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这一段跟演义里的记载基本上是相符的。但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在曹操准备讨董的时

  •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到底有多惨烈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秦国希望扩大自己的版图,而赵国则希望保护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很难达成和平协议。秦国最终决定对赵国进行进攻。秦军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上风,并在长平附近取得了胜利。然而,秦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场战争也让秦国消耗了大量的资源。[var1]虽然秦

  • 曹操杀董卓、弃官跑路、误杀恩人,有多少是被世人误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同一个战壕里的却人品有区别,曹操多疑,在世交吕伯奢家上演血腥一幕,还说出一番“宁我负天下人”的混账话,瞬间刷低了做人的下限,陈宫于是半路分手。这一连串那可是演义里的一个大高潮。可是两人逃到吕伯奢家中,剧情却大反转,曹操的人性、野心至此越见分明,他是临危不乱、可以绝对理智冷静地分析事情,站在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