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猛将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派一人解决他归降的最后一公里

明朝猛将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派一人解决他归降的最后一公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70 更新时间:2024/4/11 10:19:35

原来,他看见了前几天晚上的那个异域美女。

她站在皇太极身边,笑魇如花。

这位异域美女,原来是皇太极非常宠爱的庄妃。

堂堂皇太极,为了劝降自己这个被俘之人,居然肯牺牲爱妃,这样的招降方式,让洪承畴口服心服。

这就是民间盛传的“庄妃劝降”的故事。

民间传说可信吗?这个故事是历史真相吗?

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军在松山、锦州一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

洪承畴被包围后拒不投降,派人向京城求救。

可他足足等了半年也没有等来救兵,他很纳闷儿,为什么呢?

他糊涂了,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援兵是绝不会到的。

其实洪承畴在等,皇帝陛下也在等,不过他等的是洪承畴的死讯。

按史料的说法,洪承畴被围之后,京城这边追悼会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家属慰问,发放抚恤,程序都走了,就等着洪兄弟为国捐躯。

崇祯十五年(1642)2月18日,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城门,洪承畴被俘。

据史书记载,洪承畴之所以降清,不是因为庄妃的美色和牺牲,而是皇太极的精心设计,一步步瓦解了他的心理防线。

洪承畴是崇祯为数不多的将领,打仗勇猛,屡建功勋,还非常熟悉关内驻防。

皇太极盘算:如果能将他收为己用,入关会顺利很多。

为得到洪承畴,皇太极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的耐心。

第一步,皇太极放手让洪承畴绝食。

每个人都有求生欲,这是动物的本性。

每当洪承畴快要饿死时,皇太极就让士兵强行灌注一点食物,随后再放任洪承畴“绝食”。

反复折腾几次之后,洪承畴想死的心去掉了一半。

这时,皇太极又贱兮兮地放出消息,告诉洪承畴:“你的大明皇帝已经在为你准备葬礼了。所有的明朝百姓,都在等着你去死哟!”

洪承畴为崇祯守节的心,又没了大半。

第二步,让洪承畴的“同胞”劝降,成不成、有没有作用无所谓,关键是让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骂个够。

为了让洪承畴骂得痛快骂得爽,皇太极精挑细选已经投降的明朝将领去劝降。这些人降清后混得都很风光,不仅吃香的喝辣的,还升官发财,有自己的府邸。

洪承畴怒骂他们不知羞耻,几轮下来,骂累了,心中的气也撒出去了。

冷静下来的洪承畴陷入深思: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归顺了皇太极?良禽择木而栖,自己给崇祯卖命到底值不值?

他跟着崇祯皇帝,不仅要受到太监奸臣的打压,还缺军费,连军饷都要自己想办法,可谓流血流汗又流泪。

而皇太极这里却论功行赏,谁能带兵打仗谁就是老大,谁就有好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洪承畴的心开始动摇了。

第三步,给台阶,让他看到奔头。

经过前两步的铺垫,洪承畴距离归顺只差最后一公里了。

于是,皇太极派出了最重要的一张牌:让范文程去劝降。

范文程是满清重臣,学富五车。他跟洪承畴只字不提投降,只是交流如何才能让天下变得更好。

答案不言而喻,想让天下变得更好,需要一个明君。

崇祯和皇太极谁是明君呢?

显然皇太极要比崇祯强很多倍。

两个人聊着聊着,房梁上有块灰尘落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他下意识地用手轻扫开了。

范文程心里就有数了:洪承畴的归顺,十拿九稳,因为一个对自己的衣服都很爱惜的人,怎么可能不爱惜自己的性命?

果不其然,当皇太极亲自召见洪承畴时,还没说上几句话,洪承畴就跪下叩头了。

洪承畴投降,的确是变节,但也不能怪他是软骨头:

洪承畴被抓后,崇祯皇帝不仅不想法设法搭救他,却大张旗鼓为他举办葬礼;而皇太极为了得到他煞费苦心,以礼相待,耐心劝降。

洪承畴累死累活、出生入死,还经常被大明拖欠军费,而皇太极这边军费管够,论功行赏。

如果你是洪承畴,你会死扛到底还是愚忠到底?

投降后的洪承畴,至死没得到老母亲的原谅,他的弟弟也和他断绝了关系。

2年后,多尔衮带着10万大军攻打明朝。洪承畴提交“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等多项战略方案。

次年,多铎在南京地区强推“剃头令”,江南大地一片血雨腥风。紧急关头时,洪承畴被调去镇压不肯剃头的反清势力。

洪承畴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但结局比较惨:

清朝统一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清朝统一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剥夺官职,灰溜溜地退休。

几十年后,乾隆发话,说抗清而死的黄道周堪称圣人、史可法则是英雄,要给他们立碑塑像。

乾隆发话:编著《贰臣传》的书。所谓贰臣,通俗点儿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志以其光辉业绩,入选叛徒甲等。

对于洪承畴的结局,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写道:“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

如果洪承畴知道自己后来被编入《贰臣传》,当初还会不会选择归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每个朝代选一位名将,秦有白起,汉有卫青,宋有岳飞,那清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朝代的兴盛,都离不开三种人,贤明的君主、智谋的文臣、勇猛的武将。特别是各个朝代的代表性武将,在现代经常被提起,津津乐道,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每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武将之一。春秋战国白起平生指挥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

  • 常遇春:明朝第一猛将,朱元璋爱他胜过徐达,为何40岁突然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有些强人所难呢?因为常遇春在1369年7月突然病逝,也就是说,常氏尚在守孝期,但是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安排两人成婚。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王朝,徐达、常遇春被称为左膀右臂,虽然常遇春是徐达的副将,但是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关爱远超徐达。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同样是政治联

  • 大明朝的20位惊世书画墨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中国明代文坛有些低迷,只能说,你不了解大明朝。虽不如李唐雄壮亦无赵宋般意韵,但是大明朝依旧星光璀璨,文人墨客或儒雅谦逊或风流狂放,不是一般朝代可比拼的。绵延近三百年,无数风流人物事迹震撼当时,故事传至今世。这里,我们选取20位惊世墨客人物,并呈献其书画墨宝与朋友们共赏之。- 朱元璋 -明王朝

  • 他是南宋第5位皇帝 19岁意外继位29岁灭金国 死后却被做成酒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第六位皇帝,南宋后期皇帝是谁,南宋9位皇帝关系图

    南宋理宗赵昀(yún),原名赵与莒,开禧元年(1205年)出生在绍兴。他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与当时南宋皇帝的血缘特别疏远,在父亲一辈已经沦为无职无爵的普通平民。继承皇位这种事情是连做梦也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赵昀从出生到成年都是过着最底层的农耕生活,也没受什么正规教育。命运是个玄妙的东西,做梦都不

  • 她是南宋皇帝赵构的原配,受奇耻大辱,临终前还幻想回到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如果不杀岳飞会有什么结果,赵构母亲韦太后在金国生过孩子吗,赵构

    文/卢哥讲历史对于靖康之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就是北宋亡国之后的结局。北宋随着皇帝的被俘虏渐渐的走向了终点,当时北宋的女性可谓是受尽了残害。记得当时随着北宋的土崩瓦解,前前后后有三千多人被押解到金朝作为俘虏。至于她们的结局,更是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无论是皇宫贵族女性,还是普通的市井女人都被玷污的一点

  • 她27岁被献给乾隆获专宠,堪称现实版香妃,头骨复原图美到不敢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香妃容貌复原,乾隆后妃复原图高贵妃,乾隆纯妃画像复原图

    看过《还珠格格》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一个场景:香妃在后花园中跳舞引来一群蝴蝶,一旁是看呆了眼的乾隆。这个场景也可以看出当时乾隆对于香妃的宠爱,而这位十分受宠的香妃在历史中是没有的,与她相似的倒有一位妃子,那就是当时乾隆的妃子容妃和卓氏。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在乾隆的领导下,经济贸易以及军事都已经到了最繁荣

  • 雍正刚断气,乾隆就在大丧期间算父皇老账,真的大逆不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雍正皇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驾崩于圆明园后,总管太监将雍正留下的密诏取出。该密诏写着让四皇子弘历登基,即皇帝位!自此,乾隆时代风风火火地到来了!弘历登基的第二年便改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他即位不久便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尤其是颁布的几项昭令让朝中大臣

  • 美貌的扈三娘,宋江为何不敢自娶,却要给矮脚虎王英牵线搭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英,扈三娘嫁给王英洞房夜比武,扈三娘与宋江

    当时的兄弟们都知道宋江的意识,但是没有谁说出来,知道不点破。但是李逵这时候就不愿意了,偏偏要把大家都知道却没说的的宋江的小心思给说出来,这一下子就不好了,因为,大家又知道了。搞得宋江就很被动了。那么宋江最终没有娶扈三娘的顾忌有哪些呢?1.李逵李逵这个人有时候是很趣的,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不知道;有些

  • 他从明朝考到清朝也没中举,45岁才开始当官,被康熙评为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文|历史的故纸堆于成龙,字北溟,号子山,山西永宁州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于成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崇祯十二年(1639)曾勉强考上副榜贡生,不算中举,但可以有资格参加会试。满清入主中原后,于成龙继续参加科考,顺治八年(1651年)的乡试中,于成龙又落榜了,这年他已经35岁了。3年后,于成

  • 他是明朝势力最大的人物,晚年流落街头,临死时无一人吊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位权势通天的人物,最终的下场并不怎样。严嵩一直贵为内阁首辅,和儿子严世蕃把持朝政,加上嘉靖皇帝整日沉迷炼丹修仙,整个朝政被父子二人搞得乌烟瘴气,拉帮结派、官官相护、党同伐异的局面时有发生。嘉靖在位四十多年,但是后几十年基本不理朝政,所以只能依靠于严嵩父子全力维持,即使早已对二人心生埋怨,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