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其在位之时励精图治,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开创了东晋南北朝以来最为强盛的时期,史称“元嘉之治”。而随着国力的提升,刘义隆有了一个大胆想法,决定恢复当年失去的领土。曾经在宋武帝死后,北魏阶级将黄河以南的地区夺走了。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宋文帝派遣大将到彦之等人率军北伐。因为北魏方面没有派兵固守,因此宋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但是到了十月之时,北魏大军便开始反攻,宋军未能抵挡住北魏骑兵的冲击,最终全线崩溃,黄河以南地区得而复失。尽管宋文帝的第一次北伐失败了,不过刘松的国力没有出现很大损失。
接着,在进行了十几年的发展以后,宋文帝再次部署北伐的事宜。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群臣争先跟宋文帝献北伐之策,其中最积极的便是王玄谟。在被彭城太守王玄谟一番“忽悠”以后,宋文帝表示:“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
公元450年,宋文帝再次下旨北伐,并派出了三路大军。这次的北伐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征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民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缘江五郡集广陵,缘淮三郡集盱眙”。而且,宋文帝还从民间的富户那里征集资金。但是,宋文帝的第二次北伐仍旧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成功,尤其是王玄谟的表现十分差劲,宋军没多久便全线崩溃了。
在击败了刘松的北伐以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决定亲自率军南下,发动报复战争。在其间,刘宋各地的守将皆放弃城邑,望风而逃。北魏大军气势汹汹,鲁秀出广陵,拓跋那出山阳,拓跋仁出横江,太武帝拓跋焘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消息传到建康城以后,人心惶惶,宋文帝刘义隆登石头城北望,面有忧色,长吁道:“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而后,尽管北魏撤军了,不过这次战争还是给刘松带去了沉重的灾难。在北伐途中,刘宋军队兵败如山倒,丢弃了大量的军资器械。而在北魏南下的途中,魏军“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于林木”。就这样,元嘉第二次北伐成为了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