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大乱后刚建立的国家要选择以文德治国 看唐太宗是怎样做的

为何大乱后刚建立的国家要选择以文德治国 看唐太宗是怎样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89 更新时间:2024/1/21 5:44:25

孔子说:“如果以道德为准则治理国家,自己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自己的位置,其他星辰都环绕之。”

自古只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一般都是“武能得天下,文能治天下”唐太宗就是这样的文武全才。唐太宗选择以文德治国,以身为原则,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最终做到了“四夷来朝,八方来贺”。

今天当人们提起唐朝时会想到的是绚丽多彩的诗歌,以及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大批个性鲜明、 才华横溢的士人,那种感动,刻骨铭心。无论是当时,还是千年以后的今天,对于唐朝,无需多说什么,只要一提起它的名字,轻轻的一句“我是唐人”——便会引来敬仰的目光。就像《西游记》里唐僧拜访其他国王时的第一句介绍:“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如果东土大唐没有那么出名,唐三藏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没有什么底气的。

盛世就这么简单,让老百姓感受到,让世人为她自豪,千言万语的介绍都凝结成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不需要更多的说明来画蛇添足,就在那一瞬间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盛世。

从东汉灭亡直到唐朝建立,这期间建立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政权,但是没有一个政权实现稳定和繁荣。在唐太宗之前的统治者没有好好总结这其间深刻的原因,而是一味强调用“重典”治国,虽然“重典越来越重,但国家却灭亡得越来越快。唐太宗看清楚这段惨痛的历史,在魏征的开导下面,他醒悟过来,认识到根本的原因不是“重典”不够重,而是这条道路根本走不通,必须改弦更张。唐太宗是东汉灭亡以来第一个彻底觉醒的领袖。

唐太宗在贞观初年发动了一次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理论讨论,召集群臣一起讨论,确定出以后一起走的路。

为什么要一起讨论呢?重要国策要改弦更张不能光靠几个领导人的觉醒,而百官还停留在旧的模子。要推动历史性的重大改革,就要统一百官的言论、思想,形成上下一致的局面,才能顺利推进新的政策。

这场辩论最后确定了唐朝要以文德治国,这在《贞观政要》中写得很清楚,《君道》里说做君主的必须先让百姓吃好住好,不能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养肥自己。不能说是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喂自己的肚子,这样肚子饱了,人却死了。若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把自己站正了,没有身正而影子斜的,也没有上面治理好了而下面依旧混乱的事儿。

《论语》为政篇开篇就以领导需要“德”来阐述德的重要性。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是关于领导道德品性的重要诠释。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里唐太宗说:“周朝和秦朝最初得到天下的时候是一样的,但是周朝一心一意推行善政,积累功德,所以能够有800年的基业。而秦朝恣意奢靡,采用重典,惩罚太重只维持了两代就灭亡了。还有和纣虽然是帝王,但是人们觉得他们都不配当匹夫;孔子的弟子颜回和闵损,人们都很乐意用帝王来形容他们。我总以此来做借鉴,还常常害怕做不好,被后人笑话。”

从唐太宗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他是以史为鉴,自我警惕,从历史看到的不是权谋手段,而是总结形成盛世的原因。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相当长的时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国家少作为,轻赋税,促使社会经济和民生的恢复。这和秦始皇的做法完全相反,秦始皇认为他是千古一帝就要有大作为,什么修长城,建秦宫,但是他应该想到百姓们刚刚经历完战乱,生产力还没有恢复,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没有着落,怎么能帮他营造千古一帝呢?

实行仁政,以文德治理天下并不是说唐太宗是弱者,唐太宗打天下时,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连毛泽东都认为“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的最高评价。

为什么刚经历乱世后建立的国家不能用“重典”呢,因为乱世无常,人们在经常性的战乱杀戮中已经非常厌恶动乱,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担忧自己的性命,盼望安定。人们盼望有能力的君主来给他们带来和平,远离杀戮,就像大旱望雨,饿汉盼食一样。但是如果来了一个重用惩罚的君主,人们还要担心自己的性命,那么人们应该不会跟随这个领导者的。

以“文德”治理天下这里说的“德”,并非仅指品德,还包含了治国的准则。如果比喻成公司管理,其实有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的部分。领导者的德行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外对于治理国家还要有正确的思想与良好的行为规范,这样大家就会拥护领导者。

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到“以德服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如果国家都是乱权当道,谁有权利谁就可以胡作非为,百姓自然很难遵守道德,他们可能被政权逼死。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版本的“曹操”,架空君主,却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具体来说,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马氏南唐书》作端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中和二年(882年)时到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徐温投奔庐州刺史杨行密。徐温跟随杨行密攻灭秦彦、赵锽、孙儒等敌对势力,累升至衙内右直都将、左长剑都虞侯。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以李俨为江

  • 明朝猛将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派一人解决他归降的最后一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他看见了前几天晚上的那个异域美女。她站在皇太极身边,笑魇如花。这位异域美女,原来是皇太极非常宠爱的庄妃。堂堂皇太极,为了劝降自己这个被俘之人,居然肯牺牲爱妃,这样的招降方式,让洪承畴口服心服。 这就是民间盛传的“庄妃劝降”的故事。民间传说可信吗?这个故事是历史真相吗?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

  • 每个朝代选一位名将,秦有白起,汉有卫青,宋有岳飞,那清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朝代的兴盛,都离不开三种人,贤明的君主、智谋的文臣、勇猛的武将。特别是各个朝代的代表性武将,在现代经常被提起,津津乐道,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每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武将之一。春秋战国白起平生指挥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

  • 常遇春:明朝第一猛将,朱元璋爱他胜过徐达,为何40岁突然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有些强人所难呢?因为常遇春在1369年7月突然病逝,也就是说,常氏尚在守孝期,但是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安排两人成婚。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王朝,徐达、常遇春被称为左膀右臂,虽然常遇春是徐达的副将,但是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关爱远超徐达。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同样是政治联

  • 大明朝的20位惊世书画墨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中国明代文坛有些低迷,只能说,你不了解大明朝。虽不如李唐雄壮亦无赵宋般意韵,但是大明朝依旧星光璀璨,文人墨客或儒雅谦逊或风流狂放,不是一般朝代可比拼的。绵延近三百年,无数风流人物事迹震撼当时,故事传至今世。这里,我们选取20位惊世墨客人物,并呈献其书画墨宝与朋友们共赏之。- 朱元璋 -明王朝

  • 他是南宋第5位皇帝 19岁意外继位29岁灭金国 死后却被做成酒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第六位皇帝,南宋后期皇帝是谁,南宋9位皇帝关系图

    南宋理宗赵昀(yún),原名赵与莒,开禧元年(1205年)出生在绍兴。他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与当时南宋皇帝的血缘特别疏远,在父亲一辈已经沦为无职无爵的普通平民。继承皇位这种事情是连做梦也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赵昀从出生到成年都是过着最底层的农耕生活,也没受什么正规教育。命运是个玄妙的东西,做梦都不

  • 她是南宋皇帝赵构的原配,受奇耻大辱,临终前还幻想回到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如果不杀岳飞会有什么结果,赵构母亲韦太后在金国生过孩子吗,赵构

    文/卢哥讲历史对于靖康之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就是北宋亡国之后的结局。北宋随着皇帝的被俘虏渐渐的走向了终点,当时北宋的女性可谓是受尽了残害。记得当时随着北宋的土崩瓦解,前前后后有三千多人被押解到金朝作为俘虏。至于她们的结局,更是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无论是皇宫贵族女性,还是普通的市井女人都被玷污的一点

  • 她27岁被献给乾隆获专宠,堪称现实版香妃,头骨复原图美到不敢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香妃容貌复原,乾隆后妃复原图高贵妃,乾隆纯妃画像复原图

    看过《还珠格格》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一个场景:香妃在后花园中跳舞引来一群蝴蝶,一旁是看呆了眼的乾隆。这个场景也可以看出当时乾隆对于香妃的宠爱,而这位十分受宠的香妃在历史中是没有的,与她相似的倒有一位妃子,那就是当时乾隆的妃子容妃和卓氏。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在乾隆的领导下,经济贸易以及军事都已经到了最繁荣

  • 雍正刚断气,乾隆就在大丧期间算父皇老账,真的大逆不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雍正皇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驾崩于圆明园后,总管太监将雍正留下的密诏取出。该密诏写着让四皇子弘历登基,即皇帝位!自此,乾隆时代风风火火地到来了!弘历登基的第二年便改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他即位不久便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尤其是颁布的几项昭令让朝中大臣

  • 美貌的扈三娘,宋江为何不敢自娶,却要给矮脚虎王英牵线搭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英,扈三娘嫁给王英洞房夜比武,扈三娘与宋江

    当时的兄弟们都知道宋江的意识,但是没有谁说出来,知道不点破。但是李逵这时候就不愿意了,偏偏要把大家都知道却没说的的宋江的小心思给说出来,这一下子就不好了,因为,大家又知道了。搞得宋江就很被动了。那么宋江最终没有娶扈三娘的顾忌有哪些呢?1.李逵李逵这个人有时候是很趣的,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不知道;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