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官员的帽子式样:冠、冕、衮冕、鷩、毳冕,你知道吗?

唐朝官员的帽子式样:冠、冕、衮冕、鷩、毳冕,你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54 更新时间:2024/1/22 18:00:40

唐朝的时候,帝与官员的礼服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了,在官帽的级别划分上极为严格,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管理体系。

历史起源:

从“冠冕堂皇”一词可以看出,古时并没有帽子一说,而是把帽子称之为“冠”和“冕”。冠是寻百姓的帽子,而冕则是有官职的人才能戴的帽子,如果平民百姓佩戴冕的话,将会引来杀头之罪。

皇帝的帽子式样:

据史料记载,唐朝皇帝的官帽就有六冕之说,即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玄冕。但皇帝平时日常主戴冠,即通天冠和翼善冠两种冠。 贞观八年,唐太宗开始戴翼善冠。翼善冠因冠缨像“善”字得名。一般在元日、冬至等特殊时节,皇帝上殿听政时戴。

公元713年~741年时,唐玄宗将自己的服饰改为衮冕服、通天冠服和幞头常服三种,官帽也对应发生变化,且每个冠冕的使用场合也不同。其中大裘冕是他祭祀天地时戴的礼帽。大裘冕外面全黑,里面浅红,冕两边对着双耳还悬着黄绵,以示帝王的威仪。

衮冕是皇帝登位、纳后、祭庙、遣将、征还、元日受朝贺、林轩册拜王公时才佩戴的官帽。衮冕外表面垂12旒白珠,用大红丝组带为缨。而通天冠常适用于皇帝的日常,因形似卷云,也被称着“卷云冠”,它是皇帝郊祀、朝贺、宴会时戴的礼帽,质地精良,帽子有24梁,附蝉12首,加珠翠、金博山,异黑介帻承冠。

官员的帽子式样:

作为皇帝的臣子,由于品级不一样,官服更有所区别,唐朝官员的帽子是通天冠、进冠之类的样式。这种帽子的上方插着簪子,下方有个横边的簪钮,当时,九品以上的武官吏都戴进贤冠,根据品级不同,采用不同的冠梁数目,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即国官一梁。

这种式样的帽子,专业叫法是幞头 ,本是沿用南北朝时期的官帽风格,也就是裹头发的头巾,幞头的原始样子是折叠四个角,方便裹头发,一般幞头的脚多下垂,且有弧度。由于当时做幞头的材质是一种青黑色的沙罗软布,此布也被称为“乌纱”,于是就有了“乌纱帽”一说。

从初唐到晚唐,幞头的造型也随着社会的审美流行趋势,不断地调整着。初唐时,幞头较为平和软,中唐时,流行高冠峨髻,人们喜欢在头巾内部垫撑硬质物体让中间凸起。晚唐时,幞头已逐渐成为帽的固定样式了,不仅挺括,还美观。

价值意义:

乌纱帽本义是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后来用来比喻官位,从此,成为官员特有的标志性服饰。除此之外,唐朝有关帽子的礼服制服,还有一条规定,就是高等级官员可以穿戴低等级的官服,但是反过来却不行,这也体现了当时服饰,代表的等级制服是非常严格的,唐朝时,皇帝就有佩戴大臣着装的乌纱帽的习惯。这就是唐朝皇帝和官员们在服饰上的区别,它不仅透露着身份,还表现了一定的美学讲究。

更多文章

  • 《山河月明》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直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所以朱棣从小就与众兄弟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同时也接受了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何况他很早就随征虏大将军徐达出征,挥师北伐,战元朝名将王保保,这也是朱棣能文能武的原因,更是他和徐家走的比较近的原因。朱棣和徐达之女徐妙云虽然是朱元璋指定的婚姻,但他们却并非“先婚后

  • 甄嬛传:纯元走后,此人让皇后一直没能为雍正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她经历了一生的宫斗,很多事情都看得很透,当时宜修怀孕了,她的姐姐纯元去照顾她,然后被皇帝看上了,要让纯元当正室,宜修虽然心里不服,但是也没有办法!后来纯元因为难产而死,其实太后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没有说透,反而还让宜修当了皇后,虽然表面上太后非常帮助她,但是太她也同样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一直

  • 忽必烈灭南宋!南宋成功抵御三次蒙古攻击,终是未能逃过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忽必烈灭南宋的趣事,元世祖忽必烈攻灭南宋,忽必烈和南宋皇帝关系

    忽必烈继位后,平定了其弟弟阿里不哥的叛乱,政权得以稳固。这次忽必烈吸取了前两次攻宋水战的弱势导致战局无法推进,于是着手整顿军队,督造战船,组训水军,积极进行灭宋准备。在战略上,制定先取襄樊,实施中间突破,直取临安。事实也是如此,襄阳、樊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是控制南北的军事要冲,拿下此处,蒙军就可以

  • 孙文一死,三方势力展开纷争,最后一死一逃一叛,他倒成了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实的孙文的后代,慈禧太后评价孙文,黄兴为何与孙文分道扬镳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统领张作霖和直系军阀统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政府,并以新上任的段祺瑞总统名义先后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洽谈国事。孙中山先生欣然接受邀请,并在11月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此时的孙中山已经是身体欠佳,但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统一对抗外敌,依然选择拖着病体前来商议国事。1925年1

  • 穷小子李自成,如何逆袭成皇帝?他又为何只当了一天皇帝就跑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 原名李鸿基 后人称“闯王”,陕西米脂人,相传他是西夏太祖李继迁的后人,因为家里太穷,李自成打小就被送去庙里当和尚,当和尚也吃不饱饭,年幼的他还兼职给地主放羊,李自成十几岁丧母,继而丧父,孤苦无依的他去考事业编,21岁那年,李自成在银川的驿站找了份喂马的工作。这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李自成工作

  • 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面对南宋为何如此艰难?宋蒙战争(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宋背盟为借口,兵分两路对南宋展开全面进攻。起初,蒙古军势如破竹,两路军队接连攻取河南、湖北、四川三省内十几个军事要地,反观宋军,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多地接连丢失,不久后迅速调整布防,英勇抗敌。先后将蒙军两路的攻击趋势挡了下来。湖北荆襄战场上,宋将孟珙巧施疑兵计救援江陵,他

  • 谁才是历史上最艰难的时代?看看大清朝的那些“强大邻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历史简介,清朝抽大烟图片,30秒看清朝灭亡

    然而,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出现时,“强邻”却发生了剧变,其数量由以往的一两个,忽然蹦出一堆来,而且其实力全都是世界级的一流强国,使得这一段时间成为历史上最艰难的时代。上图为1768年,乾隆四次征伐缅甸无功而返后的大清疆域图(清朝全盛时期疆域大约就在这前后)。在这个时候,西班牙是衰落的日

  • 自朱元璋到朱祁镇,明朝前期的皇帝们为什么都热衷于嫔妃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狂人日记》这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对封建“仁义道德” “吃人”本质的控诉。如果我们像先生一样翻开史书,细数一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光殉葬制度一项就足以对血淋淋的“吃人”二字进行最充分的证明。01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其持续时间极其漫长确是不争的事实,直到

  • 他被道光写进传位诏书,为什么最后没当上大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光传位诏书全文,乾隆和道光皇帝的结局,道光为什么不传位奕訢

    至于道光为什么最后选择皇四子奕詝,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在南苑校猎的时候,每个皇子都大放异彩,只有皇四子奕詝一个人空手而归。后来奕詝的师傅杜受田教他跟道光说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在万物生长的春季伤害生灵。道光听后对奕詝的仁慈十分喜爱。第二种说法,道光有一次召见两位皇子,奕訢尽心尽力的向道光皇帝展示自己

  • 林徽因是如何养成“民国女神”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攸攸岁月,似流水无情;芳华四射,却暗香远逝。我们已无从寻觅民国才女的靓影,不过,我们可以从林徽因生活的那个时代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探究这位“民国女神”是怎么养成的呢?()(一)家庭的影响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现在,让我们从有限的资料中,分析林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