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宸濠造反被王阳明抓获,正德皇帝为何非要放了他?原因你别笑

朱宸濠造反被王阳明抓获,正德皇帝为何非要放了他?原因你别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1/19 4:40:59

正德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1505年,十五岁时便登基为帝。

在明朝的历史上,特别是中后期,奇葩皇帝屡见不鲜,朱厚照就是他们最好的“代言人”。不单单在明朝,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要评选一位最荒诞不羁,胡闹贪玩的皇帝,也非朱厚照莫属。

朱厚照如果不当皇帝,绝对能做一名好导演和好演员。

他在宫里建立市场,设置商店,让宫女太监扮成商贩顾客各种角色,他自己也经常扮成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俨然一副繁华市井的景象,这是都市片。他最喜欢的是武侠片,不惜调集大队人马,披甲带刀扮成蒙古军队,他自己则扮成大将军,率队与蒙古军作战,有时甚至动用火药,绝对是大场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厚照慢慢觉得这种表演赛没什么意思了,他要来真格的。

于是,他隔三差五就跑到北部边境去找蒙古人打仗,后来干脆在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修建了镇国府,并长期驻扎在那里。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厚照终于等来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这一年,蒙古小王子率部来袭,这下子把朱厚照高兴坏了。

他不但亲自部署排兵布阵,看到明军被蒙古军分割包围后,他竟然披挂上马亲自率领一队人马上阵救援,士兵们看到皇帝亲自上阵杀敌,士气大振,真就打退了蒙古兵。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他与士兵们同吃同住,据说,他还亲手杀死了一名敌人。最终,双方僵持不下,蒙古小王子引军西去,这就是“应州大捷”,也是朱厚照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在北边玩够了,朱厚照又想到江南去看看。正是在这个时候,朝廷接到了宁王朱宸濠叛乱的消息。你说,朱厚照能不高兴吗?像他的先祖朱元璋一样,在鄱阳湖大战一场,那是他梦寐以求的。而朱宸濠正是在鄱阳湖所在的江西起兵的。

那么,朱宸濠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要造反?

朱宸濠是第一代宁王朱权的后代。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本来他的封地在内蒙古,被燕王朱棣胁迫,起兵靖难,朱棣称帝后把他迁到了江西,朱宸濠是他的五世孙。而朱厚照是朱元璋的九世孙,也就是说,朱宸濠要比朱厚照大三个辈分。

朱宸濠远居江西,天高皇帝远,他蓄谋已久,早有反心。可惜朱宸濠时运不济,碰到谁不好,偏偏碰到了王阳明,王阳明能文能武,是文人带兵的典范,朱宸濠碰到他,不是倒霉催的吗。

再说朝廷这边,文武大臣一听朱厚照要御驾亲征,顿时炸了锅,但谁能劝得了他呢?实际上,大臣们担心的不单是皇帝的安全,主要是江南富庶,美女如云,他们还担心朱厚照到了江南更不思朝政了。

可天不遂人愿,就在朱厚照带领大军出发后的第二天,江西传来捷报:赣南巡抚王守仁平叛成功,活捉了朱宸濠。

听到这个消息,朱厚照暴跳如雷,马上给王阳明传旨:不许压朱宸濠北上,把他放了,皇上到了江西,要和他在鄱阳湖上打大战一场。你说好笑不好笑,简直拿国家大事当儿戏。

王阳明无奈,只得照办。朱厚照到江西后再一次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鄱阳湖大战,重新把朱宸濠又捉了一遍才算完。

正是在这次下江南返京途中,朱厚照划舟游玩时不慎落水,从此落下病根,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要说朱厚照这个人,荒淫无道不假,但在史学界却是公认得非常聪明的一个皇帝,如果他一心为国的话,肯定会有所作为,可惜他的聪明没用在正地方。

更多文章

  • 唐朝官员的帽子式样:冠、冕、衮冕、鷩、毳冕,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官员帽子图片,唐朝官帽名称,唐代冕服照片

    唐朝的时候,帝王与官员的礼服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了,在官帽的级别划分上极为严格,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管理体系。历史起源:从“冠冕堂皇”一词可以看出,古时并没有帽子一说,而是把帽子称之为“冠”和“冕”。冠是寻常百姓戴的帽子,而冕则是有官职的人才能戴的帽子,如果平民百姓佩戴冕的话,将

  • 《山河月明》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直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所以朱棣从小就与众兄弟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同时也接受了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何况他很早就随征虏大将军徐达出征,挥师北伐,战元朝名将王保保,这也是朱棣能文能武的原因,更是他和徐家走的比较近的原因。朱棣和徐达之女徐妙云虽然是朱元璋指定的婚姻,但他们却并非“先婚后

  • 甄嬛传:纯元走后,此人让皇后一直没能为雍正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她经历了一生的宫斗,很多事情都看得很透,当时宜修怀孕了,她的姐姐纯元去照顾她,然后被皇帝看上了,要让纯元当正室,宜修虽然心里不服,但是也没有办法!后来纯元因为难产而死,其实太后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没有说透,反而还让宜修当了皇后,虽然表面上太后非常帮助她,但是太她也同样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一直

  • 忽必烈灭南宋!南宋成功抵御三次蒙古攻击,终是未能逃过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忽必烈灭南宋的趣事,元世祖忽必烈攻灭南宋,忽必烈和南宋皇帝关系

    忽必烈继位后,平定了其弟弟阿里不哥的叛乱,政权得以稳固。这次忽必烈吸取了前两次攻宋水战的弱势导致战局无法推进,于是着手整顿军队,督造战船,组训水军,积极进行灭宋准备。在战略上,制定先取襄樊,实施中间突破,直取临安。事实也是如此,襄阳、樊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是控制南北的军事要冲,拿下此处,蒙军就可以

  • 孙文一死,三方势力展开纷争,最后一死一逃一叛,他倒成了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实的孙文的后代,慈禧太后评价孙文,黄兴为何与孙文分道扬镳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统领张作霖和直系军阀统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政府,并以新上任的段祺瑞总统名义先后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洽谈国事。孙中山先生欣然接受邀请,并在11月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此时的孙中山已经是身体欠佳,但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统一对抗外敌,依然选择拖着病体前来商议国事。1925年1

  • 穷小子李自成,如何逆袭成皇帝?他又为何只当了一天皇帝就跑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 原名李鸿基 后人称“闯王”,陕西米脂人,相传他是西夏太祖李继迁的后人,因为家里太穷,李自成打小就被送去庙里当和尚,当和尚也吃不饱饭,年幼的他还兼职给地主放羊,李自成十几岁丧母,继而丧父,孤苦无依的他去考事业编,21岁那年,李自成在银川的驿站找了份喂马的工作。这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李自成工作

  • 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面对南宋为何如此艰难?宋蒙战争(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宋背盟为借口,兵分两路对南宋展开全面进攻。起初,蒙古军势如破竹,两路军队接连攻取河南、湖北、四川三省内十几个军事要地,反观宋军,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多地接连丢失,不久后迅速调整布防,英勇抗敌。先后将蒙军两路的攻击趋势挡了下来。湖北荆襄战场上,宋将孟珙巧施疑兵计救援江陵,他

  • 谁才是历史上最艰难的时代?看看大清朝的那些“强大邻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历史简介,清朝抽大烟图片,30秒看清朝灭亡

    然而,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出现时,“强邻”却发生了剧变,其数量由以往的一两个,忽然蹦出一堆来,而且其实力全都是世界级的一流强国,使得这一段时间成为历史上最艰难的时代。上图为1768年,乾隆四次征伐缅甸无功而返后的大清疆域图(清朝全盛时期疆域大约就在这前后)。在这个时候,西班牙是衰落的日

  • 自朱元璋到朱祁镇,明朝前期的皇帝们为什么都热衷于嫔妃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狂人日记》这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对封建“仁义道德” “吃人”本质的控诉。如果我们像先生一样翻开史书,细数一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光殉葬制度一项就足以对血淋淋的“吃人”二字进行最充分的证明。01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其持续时间极其漫长确是不争的事实,直到

  • 他被道光写进传位诏书,为什么最后没当上大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光传位诏书全文,乾隆和道光皇帝的结局,道光为什么不传位奕訢

    至于道光为什么最后选择皇四子奕詝,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在南苑校猎的时候,每个皇子都大放异彩,只有皇四子奕詝一个人空手而归。后来奕詝的师傅杜受田教他跟道光说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在万物生长的春季伤害生灵。道光听后对奕詝的仁慈十分喜爱。第二种说法,道光有一次召见两位皇子,奕訢尽心尽力的向道光皇帝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