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的却月阵有多厉害?攻防兼备固若金汤,一大杀器令魏军胆寒

刘裕的却月阵有多厉害?攻防兼备固若金汤,一大杀器令魏军胆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4/1/22 18:00:36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发动第二次北伐,他北伐的欲图是志在收复北方,但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北伐来提高个人在朝中的威望,为取代东晋做准备。

刘裕北伐多次化险为夷,相对比较顺利,但有一个头疼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那就是北魏军队对晋军不断纠缠,使刘裕不能全力进军关中。

北魏军队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不断纠缠晋军,晋军出击时又迅速逃遁,始终摆脱不掉,像蚊子一样恶心。在此背景下,“却月阵”被摆上历史舞台。

根据史书记载,刘裕先派出白直队主丁旿带领军士七百人,携带战车一百乘,乘船渡过黄河北岸,距离河边一百多步的距离把战车摆成月弦形,两端抱河,每乘战车上有七名军士,这就是却月阵。

却月阵摆好后,竖立一白毦,然后刘裕命令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二千士兵,携带一百张大弩、一百面盾牌、几十个大锤以及一千多支长槊进入摆好的却月阵。此时一乘战车有二十个士兵、一张大弩、一面盾牌以及数量不等的大锤和长槊。

由此可以看出,刘裕摆下的却月阵可谓固若金,并且攻防兼备,足以对抗北魏重骑兵的冲击。

刘裕的却月阵完全摆好后,北魏骑兵开始进攻,由于北魏军队人数太多,扎堆在一起,弓弩无法发挥威力,影响了战斗力。

而晋军这边,朱超石命令士兵把长槊截断成三四尺长,用大锤击发,给槊极大的初速度飞出去,一槊可以击穿三四个北魏士兵。

北魏骑兵无法抵挡飞槊,伤亡惨重,随即崩溃,退还畔城,朱超石抓住机会,率军追击,斩杀千人。

却月阵是刘裕在与北方政权骑兵作战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升级的阵法,是智慧的结晶,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1、刘裕摆出的却月阵,不止步兵一种兵种,还有车兵以及水兵(水兵押后)三个兵种,还有类似于现在炮兵性质的弩兵,属于多兵种混合作战;

2、却月阵有战车、盾牌进行防护,战车可以抗击北魏骑兵的冲击,盾牌可以挡住箭矢,保护士兵。又有大弩、槊等远程武器,固若金汤,攻防兼备,在阻挡敌军骑兵的同时,可以发射远程武器进行杀伤敌军;

3、北魏军队数量太多,却月阵只有一百多米宽,进攻点太小,所以都扎堆在一起,弓箭无法发挥威力;却月阵摆在河边,北魏骑兵无法全力冲击,否则刹不住就冲到河里了,这就使北魏骑兵无法发挥骑兵优势;

4、晋军用重锤击发槊,一槊可以击穿北魏三四人,可以说威力巨大,算得上古代的“大杀器”,给予北魏军队极大的心理恐慌,并直接让北魏军队溃败,成为主导战局的利器之一;

5、晋军摆却月阵的时候,北魏骑兵竟然在一旁傻傻观望,等到却月阵摆好后才进攻,错失良机。

通过以上四条可以看出刘裕为能够以少胜多,击败北魏精锐骑兵了。北魏骑兵想要破却月阵,只能趁其摆阵时发动突然袭击,或者引诱晋军远离隔岸,这样才有胜算,否则破阵根本无解。

这个却月阵不但威力巨大,而且意义非凡:一是击败北魏精锐骑兵,创造了步兵击败骑兵的神话;二是此战让北魏胆寒,不敢在干扰刘裕的北伐,保证了北伐的胜利;三是增强了晋军的士气。

更多文章

  • 沈万三不是“良弓”和“走狗”, 朱元璋为什么非要处死沈万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大富豪就是世人皆知的“沈万三”提起沈万三我们总会想起他的一些事迹,比如说有一个“聚宝盆”朱元璋修建南京的时候出资帮助等等。不管怎么说沈万三都对明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沈万三不是“良弓”和“走狗”为什么朱元璋非要杀沈万三呢?第一件事:朱元璋和张士诚争夺天下的时候沈万三是站在张士诚的一边,为张士诚

  • 五胡乱华的北朝时代,真的是文化的荒漠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北朝诗坛①荒漠里的一片荆棘在荒烟蔓草的年代里,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拓土征战,造就了北境重质轻华的社会风气,也形成了文化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重构。01公元317年,以司马睿为首的东晋宗室带领着一批门阀士族跨过长江,偏安于肥沃的江南,留给北方大地的却是烟尘漫天。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匈奴、竭、羌、鲜卑、

  • 苏轼的“罪证”我看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50首必背古诗,苏轼简介个人资料,定风波苏轼原文

    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除了李白唯一被称为“仙”的诗人——“苏仙”。他曾写下了“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研制东坡肉,日啖荔枝三百颗,发明羊蝎子,是享誉古今的著名厨师。是黄州的苏轼,也是岭南的东坡。“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一家子能人,父子三人均在朝为官,均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而苏

  • 中国历史上牢狱思想与环境之变,唐太宗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牢狱之劫前兆,唐太宗晚年的真实历史,古代牢狱

    首卷语人类文明发展至今,都离不开一种天性那就是群居。从个体转变到群体,再通过某一个纽带把数以千计的群体连接在一起。从此一个部落或者说一个国家也就诞生了!群体不能无首,不能没有规矩,对于群体的更好管理,一个集体的领头人就此出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以一个国家来说,它所依赖的还是约束百姓行为的法律法规

  • 怒晴湘西:西夏黑水城有雮尘珠?鹧鸪哨本在50岁死结果多活2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小说的内容可以得知,雮尘珠藏在了早已被黄沙掩埋的通天大佛寺之中,这座佛寺也已经找不到了,但是鹧鸪哨还是执意去了西夏黑水城,还拜了尘长老为师。了尘长老告诉鹧鸪哨这西夏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西夏黑水城在贺兰山之外,本来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不生活着以党项族为主的西夏人。党项族起源于藏地,后来帮助唐朝皇帝

  • 女婿薛绍并未谋反,女儿还怀着孩子,却为何被武则天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渐渐长大,逐渐到了适婚年龄。选来选去,唐高宗夫妇选了薛绍。薛绍是什么人?河东薛氏,名门望族,父亲是将军,母亲是唐高宗的姐姐,本人英俊,父母双亡,和太平公主是姑舅兄妹,很可能青梅竹马。多完美。明明是自己挑选的喜爱的女婿,武则天为何要心狠处罚他呢?而且处罚他以后,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就成了寡妇。这

  • 宋仁宗:所有的成熟,都是从放下开始百家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赵祯为什么无子,刘太后宋仁宗,宋仁宗真实长相复原

    一部《清平乐》,让宋仁宗赵祯被大家广为熟悉。在此之前,人们对他的印象,不过是“庸常无能”之君。他,文没有宋徽宗多才多艺,武没有宋太祖能征善战,治世也比不上前朝的“贞观开元”。连那些民间的那些“风流韵事”,也没有他的身影。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帝,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君主。仁宗在

  • 一文读懂|五代十国时间线,看懂史上最大乱世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介于唐宋之间,起点是朱温灭唐朝,终点是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大中原地区。五代与十国是并立的,并立的维度是地理区划。五代是指定都在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十国则是中原地区之外割据政权。从实力上看,五代要强于十国。▲五代十国形势图一、黄巢手下大将朱温造反两次,开启五代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

  • 郭德纲为什么敢调侃历史名人司马迁、蔡伦和郑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听这些包袱还是需要有一些门槛的,恐怕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不懂得笑点在哪里。司马迁是因为仗义执言,为将军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遭遇牵连,被皇帝赐死;但是那时还有个奇怪的制度,交钱或者交命根子就可以免死,司马迁因为为官清明所以交不起钱,只能交了命根子。蔡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太监之一,其最大的功绩是发明

  • 唐朝胡风文化的流行,与李家血统有关吗?它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风胡食胡服在唐朝广为流传,唐朝的胡风盛行这里的胡指的是,胡风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评价

    唐朝作为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和汉朝并称汉唐,是中国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王朝之一。而唐朝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因为他拥有极为开放的文化环境,对待外族文化并不排挤,甚至乐于接受。因此唐朝的文化是多元的,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又引入各种的外国文化,其中胡风文化在唐朝就相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