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的最后岁月在一条小船上度过,经常挨饿

杜甫的最后岁月在一条小船上度过,经常挨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57 更新时间:2024/1/24 4:15:38

张一湖

据史书记载,唐大历三年(768年),杜甫乘舟出三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漂泊到湖南岳阳。大历四年(769年)正月,杜甫由岳阳动身前往潭州(长沙)。杜甫在进入岳阳及前往潭州一路之上,留下了一连串的诗作。按顺序依次是: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过南岳入洞庭湖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

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

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

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

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

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舟泛洞庭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宿白沙驿

水宿仍余照,人烟复此亭。

驿边沙旧白,湖外草新青。

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

湘夫人祠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

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苹。

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祠夕南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入乔口长沙北界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铜官渚守风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

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

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

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疾胏,不敢恨危途。

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隐几看帆席,云山涌坐隅。

双枫浦

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

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

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

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读完这一串诗题,细心的人也许早已发现其中的“奥妙”,那就是:这就是杜甫从进入岳阳及由岳阳到长沙一路上的所遇、所见、所思、所行,是杜甫此行的一张清晰、完整的路线图——

首先,杜甫的船来到了岳阳,停泊在岳阳城下(《泊岳阳城下》);

来到岳阳诚,杜甫登临了岳阳楼,留下千古绝唱(《登岳阳楼》)。杜甫自己登临岳阳楼之后,又陪同朋友一起登临了岳阳楼(《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在岳阳城下过了年,杜甫要走了。去哪里呢?他有个舅舅在郴州,想去投奔,所以要去南岳,因而要进入洞庭湖(《过南岳入洞庭湖》);

进入洞庭湖后,杜甫就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里泛舟(《舟泛洞庭》);

过了洞庭湖之后,杜甫来到青草湖,并在青草湖过夜(《宿青草湖》);

过了青草湖,杜甫来到白沙驿,在白沙驿过夜(《宿白沙驿》);

从白沙驿出发,一天水程,杜甫来到黄陵山,天色已晚,杜甫乘着夜色登上山头,拜谒二妃祠(《湘夫人祠》);

杜甫在二妃祠下停留了一天。夕阳西下之际,杜甫再次来到二妃祠前,向南眺望,感慨万千(《祠夕南望》);

离开二妃祠,杜甫沿湘江南上,此后,登白马潭(《登白马潭》),入乔口(《入乔口长沙北界》),经铜官(《铜官渚守风》),住宿新康江口(《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过双枫浦(《双枫浦》),到达潭州(长沙),在长沙湘江边一座阁楼之上盘桓、会友(《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今长沙湘江边建有“杜甫江阁”,即为纪念杜甫昔日“江阁”之行);

……

从杜甫的这一组诗里,我们还能够读出以下信息:

第一,从各首作品标注的地理位置来看,湘妃祠的位置不在岳阳,不在洞庭,也不在青草入口处,而是过了白沙驿,那就是在黄陵山,行进路线、地理位置勾画了了,一目了然;

第二,杜甫写岳阳的诗有三首,写洞庭湖的诗有两首,但都没有提及二妃。可见在唐代,岳阳、洞庭湖一带,根本没有二妃化遗迹、景观;

第三,出洞庭后,别的站点都是留一首诗,而湘妃祠却留了两首,而且杜甫还专门在二妃祠前逗留了至少一天两夜。

杜甫长韩愈五十六岁,早于韩愈五十年来到黄陵二妃祠。韩愈看到的二妃祠,就是杜甫曾经看到并题咏的湘夫人祠。

杜甫可能没想到,他这次入湘,竟然再也没有出去。他带着一家人就住在船上,穿行洞庭、青草、湘江,一年后在船上去世。所作《燕子来舟中作》一首,正是杜甫窘困潦倒、栖身小舟、漂泊江湖的凄凉写照。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凌曾数次解救朱厚照,帮他登上皇位,自己也成为了明朝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厚照把自己奶奶关佛堂,一代明君朱厚照,杨凌朱厚照

    在《回明之杨凌传》中杨凌与朱厚照没有反目。朱厚照的父亲是朱佑樘,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朱佑樘生活十分节约,为人也非常和蔼,仁慈,对于朝廷上的事情都非常关心,并且还十分注重国家法律制度的建设。在政治上十分清明,他关心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想各种办法来治理,包括朝廷中官员的腐败现象。总之朱佑樘在治理国家

  • 刘裕的却月阵有多厉害?攻防兼备固若金汤,一大杀器令魏军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裕四大猛将,宋武帝刘裕电视剧,刘毅刘裕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发动第二次北伐,他北伐的欲图是志在收复北方,但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北伐来提高个人在朝中的威望,为取代东晋做准备。刘裕北伐多次化险为夷,相对比较顺利,但有一个头疼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那就是北魏军队对晋军不断纠缠,使刘裕不能全力进军关中。北魏军队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

  • 沈万三不是“良弓”和“走狗”, 朱元璋为什么非要处死沈万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大富豪就是世人皆知的“沈万三”提起沈万三我们总会想起他的一些事迹,比如说有一个“聚宝盆”朱元璋修建南京的时候出资帮助等等。不管怎么说沈万三都对明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沈万三不是“良弓”和“走狗”为什么朱元璋非要杀沈万三呢?第一件事:朱元璋和张士诚争夺天下的时候沈万三是站在张士诚的一边,为张士诚

  • 五胡乱华的北朝时代,真的是文化的荒漠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北朝诗坛①荒漠里的一片荆棘在荒烟蔓草的年代里,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拓土征战,造就了北境重质轻华的社会风气,也形成了文化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重构。01公元317年,以司马睿为首的东晋宗室带领着一批门阀士族跨过长江,偏安于肥沃的江南,留给北方大地的却是烟尘漫天。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匈奴、竭、羌、鲜卑、

  • 苏轼的“罪证”我看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50首必背古诗,苏轼简介个人资料,定风波苏轼原文

    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除了李白唯一被称为“仙”的诗人——“苏仙”。他曾写下了“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研制东坡肉,日啖荔枝三百颗,发明羊蝎子,是享誉古今的著名厨师。是黄州的苏轼,也是岭南的东坡。“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一家子能人,父子三人均在朝为官,均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而苏

  • 中国历史上牢狱思想与环境之变,唐太宗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牢狱之劫前兆,唐太宗晚年的真实历史,古代牢狱

    首卷语人类文明发展至今,都离不开一种天性那就是群居。从个体转变到群体,再通过某一个纽带把数以千计的群体连接在一起。从此一个部落或者说一个国家也就诞生了!群体不能无首,不能没有规矩,对于群体的更好管理,一个集体的领头人就此出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以一个国家来说,它所依赖的还是约束百姓行为的法律法规

  • 怒晴湘西:西夏黑水城有雮尘珠?鹧鸪哨本在50岁死结果多活2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小说的内容可以得知,雮尘珠藏在了早已被黄沙掩埋的通天大佛寺之中,这座佛寺也已经找不到了,但是鹧鸪哨还是执意去了西夏黑水城,还拜了尘长老为师。了尘长老告诉鹧鸪哨这西夏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西夏黑水城在贺兰山之外,本来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不生活着以党项族为主的西夏人。党项族起源于藏地,后来帮助唐朝皇帝

  • 女婿薛绍并未谋反,女儿还怀着孩子,却为何被武则天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渐渐长大,逐渐到了适婚年龄。选来选去,唐高宗夫妇选了薛绍。薛绍是什么人?河东薛氏,名门望族,父亲是将军,母亲是唐高宗的姐姐,本人英俊,父母双亡,和太平公主是姑舅兄妹,很可能青梅竹马。多完美。明明是自己挑选的喜爱的女婿,武则天为何要心狠处罚他呢?而且处罚他以后,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就成了寡妇。这

  • 宋仁宗:所有的成熟,都是从放下开始百家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赵祯为什么无子,刘太后宋仁宗,宋仁宗真实长相复原

    一部《清平乐》,让宋仁宗赵祯被大家广为熟悉。在此之前,人们对他的印象,不过是“庸常无能”之君。他,文没有宋徽宗多才多艺,武没有宋太祖能征善战,治世也比不上前朝的“贞观开元”。连那些民间的那些“风流韵事”,也没有他的身影。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帝,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君主。仁宗在

  • 一文读懂|五代十国时间线,看懂史上最大乱世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介于唐宋之间,起点是朱温灭唐朝,终点是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大中原地区。五代与十国是并立的,并立的维度是地理区划。五代是指定都在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十国则是中原地区之外割据政权。从实力上看,五代要强于十国。▲五代十国形势图一、黄巢手下大将朱温造反两次,开启五代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