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丁山被武则天灭族,难道真的是薛刚的原因吗?大错特错

薛丁山被武则天灭族,难道真的是薛刚的原因吗?大错特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2/7 2:58:26

当年的薛家曾被封为“两辽王府”,这在当时的朝野,可以说已经是声名显赫了!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薛家对当时的唐朝是多么重要了。这样的家族,朝廷不可能不重视,纵然是薛刚年轻无知犯下大错,朝廷最多也只会处死薛刚,怎么会将整个薛家灭了族呢?因为在当时的唐朝,薛家已经算得上是安邦定国的“镇海神针”了。这其中究竟是啥原因呢?

这里便牵扯到唐朝的另外一位厉害人物了。这个人便是历史上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薛家的兴起与衰亡可以说都是她一手造成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当初薛仁贵之所以能够出人头地,武则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薛仁贵虽然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便已经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随着李世民驾崩,薛仁贵在朝中也逐渐失了宠。

直到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登基后,薛仁贵才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因为那个时候,武则天已经由李世民时期的武才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李治热宠的女人。有一次,李治带着武则天在一处避暑胜地游玩时,不期半夜里突然天降暴雨,引起山洪爆发,眼看着洪水就要将李治的寝宫冲走时,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四处逃生,唯独薛仁贵冒死救出了李治和武则天。

事后李治在朝中曾当面对薛仁贵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谢,可当时的武则天却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报答薛仁贵,当时由于吐蕃人经常骚扰唐朝边境,朝廷正苦于无人能率兵抗击吐蕃人,于是,武则天私下向李治谏言,让李治起用薛仁贵带兵去征讨吐蕃人。从此以后,薛仁贵便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大拐点。

后来,薛仁贵虽然被困白虎关,可他的儿子薛丁山却已成人,并凭借自己的能力夺下帅印,领兵去救父亲,从那以后,薛家的风头便传承到薛丁山的头上。俗语说:虎门无犬子。薛丁山也像他父亲一样,威猛神勇,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以至于薛丁山后来也像他父亲一样再度被封为平西辽王,成就了薛家“两辽王府”的美誉。

殊不知薛丁山的儿子薛刚,后来却为薛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为薛刚年轻时有一大嗜好,那就是十分贪杯,而且喝醉后经常会闯祸,为此,他也经常遭到父母的责骂。有一次,薛丁山在儿子喝醉酒后,大发雷霆,并要他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准喝醉酒,可谁知薛丁山当时竟然发誓说,如果他以后再喝醉酒闯祸,便死他全家。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吧!薛刚的这句誓言后来还真是应验了!在一次元宵灯会上,薛刚因为再次醉酒出外面的灯会上玩耍,偶尔碰到宰相之子与一皇子在街上调戏民家女子,他当时出于义愤,便与他们大打出手,最后将那位皇子竟然一脚踢死了!而当时的皇帝李治也正好在看灯会,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被薛刚踢死的消息后,当即便气吐血了!

这一下便闯了大祸了!后来的李治竟然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便驾崩了!当时的朝政正是由武则天把控,于是,她便下令将薛家所有人全部拿下,幸好薛丁山早作布置,私下让儿子提前逃了出去,可怜薛家一族后来竟然被全部处死了!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质疑,薛刚打死皇子,固然要杀人偿命,但也不至于祸及薛家全族吧!

况且那位皇子当时也不是干啥好事啊!道理确实是这一样,但是,古代的王法不是我们如今的宪法,他们的王法只适用于平民百姓,至于皇室家族,那又当别论了。不过,这里面还有更深的一层原因,因为当时的武则天早就有称帝的野心了,但是,她対于像薛家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是有所忌惮,于是,她平素就曾多次试探过薛家的态度。

殊不知当时的薛家却以李唐为重,丝毫不顾及武则天的感受,无奈之余,武则天便萌生了除掉薛家的打算。而薛刚酒后闯祸,恰巧让武则天抓住了机会,所以,武则天便想拿薛家开刀,一则清除了自己的政敌,二则也可以此来震慑朝野,让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慑于自己的皇威而不敢直言。

所以说薛丁山被武则天灭族,其真实原因,并不是薛刚闯祸所致,而是武则天当时的一种政治博弈的结果。大家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仪伶牙俐齿,是典型的大忽悠家,为何嬴荡继位后却不待见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有一个人,他凭借一张嘴从底层爬起,是战国时期典型的大忽悠,秦武王嬴荡继位后,为何却不待见他呢?[var1]图片:大忽悠张仪剧照一、鬼谷子的第一门生——张仪此人便是张仪,张仪是鬼谷子的弟子,来自魏国,鬼谷子一共有五位比较著名的徒弟,张仪可在其中排行第一。张仪学成出师以后,先是拜谒了楚国的相国,可在

  • 人文历史纪录片《唐代宝船之谜》1080P收藏解说素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1998年,德国工程师提尔曼华特方,发现了一艘公元九世纪的船只残骸,船上尽是完好如初的黄金、白银和瓷器。当证据一一揭晓,我们终于挖掘出这艘沉船的 故事,透过实境重演,我们将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辛巴达的时代,当时险恶的大海可以把木造船只轻易摧毁。透过和海洋考古学家与瓷器专家的访谈,仔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南北朝·北魏篇(386年-535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拓跋珪,又名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在位23年(386-409),即位于牛川,称魏王。对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中原。398年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隋朝篇(581年-619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杨坚,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掌权后恢复杨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在位24年(581-604),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定都大兴城(今西安),改革政治、经济,修定刑律和制度,中央行三省六部制,地方行州、县两级制,巩固中央集权。589年,南下平陈,统一南北,疆域辽阔。减免赋

  • 战国七雄当中,为何秦国能吞并六国?司马迁的祖先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很少有人料到的是,秦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竟然和《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祖先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错,秦国名将,太史公的八世祖。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底蕴深厚,不然像七雄之一的韩国一样,就算进行了申不害变法,然而毕竟地盘只有那么一点,局限性很高。而早在公元前6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南北朝·齐国篇(479年-502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皇帝排名,魏晋南北朝历代帝王,中国历史上的齐国皇帝

    1.萧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人,萧何二十四世孙,在位4年(479-482),广览经史,能文擅书,喜爱围棋,性情深沉。477年自封齐王,掌宋军国大权,479年建立南齐,建都健康,俭约清明,减免百姓负担,宽简刑罚赋税。括清整理户籍,设立校籍官员,引发“却籍”之乱,侵犯地主阶级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五代十国·闽国篇(909年-945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十国皇帝一览表,五代十国各国皇帝简介,五代十国历代的帝王

    1.王审知,字信通、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在位16年(909-925),出身贫苦,被朱温封为闽王。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避免战争,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享年64岁,谥号忠懿王,庙号太祖。2.延翰,字子逸,太祖长子,在位2年(952

  • 战国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盗墓贼遗落,其实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经专家鉴定,战国墓中的“水晶杯”确实是水晶制作,并非现代玻璃杯,这才让大家深信,这“水晶杯”确实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其实,在战国墓中出现玻璃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因为在战国末期,我国就已经有玻璃了,而且很有可能还是自制玻璃;如果追溯玻璃的起源,更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经有玻璃出现,所以,在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南北朝·梁国篇(502年-56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梁朝历代帝王,中国古代各朝代帝王名字,古代中国历代帝王

    1.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萧何二十五世孙,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在位48年(502-549),博通文史,才思敏捷,文笔华丽,为“竟陵八友”之一。建都建康,留心政务,纠正弊政,加强集权,宽待宗室,授诸王以实权,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勤政爱民,政治安定,经济复苏,开创盛世。后怠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五代十国·南楚篇(907年-951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在位23年(907-930),907年,被朱温封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927年,被后唐封为南楚国王。上奉天子,下奉士民,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经济繁荣。享年79岁,谥号武穆王。2.希声,字若讷,武穆王次子,在位2年(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