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候心中的恨意有多深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候心中的恨意有多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4/1/20 10:58:44

庞涓孙膑原来本是师兄弟,他们两人都是著名兵家鬼谷子的徒弟。孙膑自小学习就刻苦,脚踏实地,从不想着一步登天。但庞涓就不这样认为,庞涓的性格非常狡猾,如果是用在专业学习上,他或许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他偏偏把这种狡猾用在了他师弟孙膑身上。孙膑也不是吃素的,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孙膑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最终打败了庞涓,不知道庞涓最后有没有后悔那样残酷的对待自己的师弟。

[var1]

孙膑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曾所写的《孙子兵法》已经出土,这也确定了我国已经有两部《孙子兵法》。而孙膑的《孙子兵法》被称为《齐孙子兵法》。唐代历史学家曾考据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但并没有更多的历史史料记载,当代历史学家并没有明确表明孙膑就是孙武的后人。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他曾是著名阴阳家鬼谷子的徒弟,鬼谷子也是一名军事家,曾多位国君邀请鬼谷子出山当军师,但都被他所拒绝了。

[var1]

孙膑被残忍迫害,酷刑一一体验

庞涓因为曾经和孙膑是是兄弟的关系,而且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但他此刻已经成为魏国的将军,他害怕当孙膑来到魏国出仕之后,魏国国君会重用孙膑,而忽略了他,因此庞涓多次设计陷害孙膑。

[var1]

庞涓不仅让人在孙膑的脸上刺字,而且还把孙膑的膝盖骨给挖去。要知道在古代社会中,在脸上刺字,就标志着这个人是重大嫌犯,坐过牢狱的。平常百姓看见这样的人大多都是避之不及,庞涓的这种行为根本就是想让孙膑在魏国待不下去啊。

[var1]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的同时还让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了,这让孙膑后来一辈子都只能待在轮椅上。这让孙膑彻底地看清楚了这个曾经是他的师兄的人,为了一时的利益,连往日的师兄弟情分都不顾,这样的人能有多大的本事呢。这也直接导致了孙膑后来会成为庞涓的政敌,为后来孙膑打败庞涓垫下基础。

[var1]

遇到贵人,开人生副本

庞涓都已经让人把孙膑折磨得不成人样了,但他还是不想放过孙膑,他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孙膑杀了。但孙膑注定不是一个甘愿赴死的人,在一次魏国宴请齐国使臣的时候,他看到了能够改变他一生的人——田忌

[var1]

相信大家最初知道田忌肯定是小学老师讲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中,但我们当时只知道田忌在这场赛马中是主人公,然而我们不了解这个故事的背后原来是孙膑作为田忌的军事,为他制定了后面的这场赛马顺序,田忌才会有后来的好名声。

[var1]

孙膑当时在齐国见到田忌时,他就想过如果这个人能够带自己逃出魏国,或许这个人就是能让他改变当时的这种奴役现状。而事实证明,田忌不仅能让孙膑逃脱庞涓的追杀,还让他在齐国受到了齐王的重用,成为齐国最重要的军师。因此,孙膑在齐国重新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副本。

用两次战役血洗前耻

孙膑在齐国因为齐王的信任和田忌的配合,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历史上最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孙膑作为军师所领导的。

[var1]

而孙膑也凭借“桂陵之战”生擒了庞涓,当庞涓轻敌以为齐军太弱了而放松警惕之后,孙膑和田忌合谋一举就擒获了庞涓。当庞涓看见自己兵败并且还连累魏国少主也被俘,深感自己无望回去,于是便自杀身亡了。

[var1]

当孙膑看到曾经那么侮辱自己的庞涓已经彻底失败之后,我想他应该是开心的,当自己的大仇终于得报的时候,他会为自己感到高兴的吧。当初脸上和腿上的伤有多痛,得知庞涓死了的心情就有多痛快。但我想他应该还是会有一丝丝难过吧,毕竟,这也是曾经同他一起长大的师兄啊。但所有人犯过的错终究会得到惩罚,没有人例外。

[var1]

结语

孙膑即使在受了那么多苦难惩罚都没有放弃,找准时机为自己寻找活下去的可能。只要人活着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庞涓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人不能仅靠利益而活,俗话说因果报应,伤天害理的事儿做多了,自己也会被自己所影响的。所以脚踏实地谋发展是最好的出路,只有把脚放在地上,心才不会飘,做的事儿也才会稳。

更多文章

  • 薛丁山被武则天灭族,难道真的是薛刚的原因吗?大错特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的薛家曾被封为“两辽王府”,这在当时的朝野,可以说已经是声名显赫了!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薛家对当时的唐朝是多么重要了。这样的家族,朝廷不可能不重视,纵然是薛刚年轻无知犯下大错,朝廷最多也只会处死薛刚,怎么会将整个薛家灭了族呢?因为在当时的唐朝,薛家已经算得上是安邦定国的“镇海神针”了。这其中究竟是

  • 张仪伶牙俐齿,是典型的大忽悠家,为何嬴荡继位后却不待见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有一个人,他凭借一张嘴从底层爬起,是战国时期典型的大忽悠,秦武王嬴荡继位后,为何却不待见他呢?[var1]图片:大忽悠张仪剧照一、鬼谷子的第一门生——张仪此人便是张仪,张仪是鬼谷子的弟子,来自魏国,鬼谷子一共有五位比较著名的徒弟,张仪可在其中排行第一。张仪学成出师以后,先是拜谒了楚国的相国,可在

  • 人文历史纪录片《唐代宝船之谜》1080P收藏解说素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1998年,德国工程师提尔曼华特方,发现了一艘公元九世纪的船只残骸,船上尽是完好如初的黄金、白银和瓷器。当证据一一揭晓,我们终于挖掘出这艘沉船的 故事,透过实境重演,我们将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辛巴达的时代,当时险恶的大海可以把木造船只轻易摧毁。透过和海洋考古学家与瓷器专家的访谈,仔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南北朝·北魏篇(386年-535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拓跋珪,又名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在位23年(386-409),即位于牛川,称魏王。对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中原。398年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隋朝篇(581年-619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杨坚,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掌权后恢复杨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在位24年(581-604),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定都大兴城(今西安),改革政治、经济,修定刑律和制度,中央行三省六部制,地方行州、县两级制,巩固中央集权。589年,南下平陈,统一南北,疆域辽阔。减免赋

  • 战国七雄当中,为何秦国能吞并六国?司马迁的祖先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很少有人料到的是,秦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竟然和《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祖先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错,秦国名将,太史公的八世祖。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底蕴深厚,不然像七雄之一的韩国一样,就算进行了申不害变法,然而毕竟地盘只有那么一点,局限性很高。而早在公元前6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南北朝·齐国篇(479年-502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皇帝排名,魏晋南北朝历代帝王,中国历史上的齐国皇帝

    1.萧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人,萧何二十四世孙,在位4年(479-482),广览经史,能文擅书,喜爱围棋,性情深沉。477年自封齐王,掌宋军国大权,479年建立南齐,建都健康,俭约清明,减免百姓负担,宽简刑罚赋税。括清整理户籍,设立校籍官员,引发“却籍”之乱,侵犯地主阶级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五代十国·闽国篇(909年-945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十国皇帝一览表,五代十国各国皇帝简介,五代十国历代的帝王

    1.王审知,字信通、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在位16年(909-925),出身贫苦,被朱温封为闽王。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避免战争,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享年64岁,谥号忠懿王,庙号太祖。2.延翰,字子逸,太祖长子,在位2年(952

  • 战国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盗墓贼遗落,其实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经专家鉴定,战国墓中的“水晶杯”确实是水晶制作,并非现代玻璃杯,这才让大家深信,这“水晶杯”确实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其实,在战国墓中出现玻璃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因为在战国末期,我国就已经有玻璃了,而且很有可能还是自制玻璃;如果追溯玻璃的起源,更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经有玻璃出现,所以,在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南北朝·梁国篇(502年-56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梁朝历代帝王,中国古代各朝代帝王名字,古代中国历代帝王

    1.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萧何二十五世孙,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在位48年(502-549),博通文史,才思敏捷,文笔华丽,为“竟陵八友”之一。建都建康,留心政务,纠正弊政,加强集权,宽待宗室,授诸王以实权,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勤政爱民,政治安定,经济复苏,开创盛世。后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