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的这么惨?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的这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4/2/12 17:08:41

他被誉为忠义的象征,更是被后世帝王封为“武圣人”享受着人间的烟火,接受着老百姓的供奉。

尽管史书《三国志》中对他些许记载,但是更多的人是从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认识他的。

小说中描写他身高九尺,二尺长髯,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一般。

他手持青龙偃月刀,一出场就斩杀了西凉“四庭柱”之一的大将华雄,威震诸侯,随后斩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深深感染了广大的《三国》爱好者。

然而他的结局却很惨,只经历一次失利,就败走麦城,更是死在孙权的刀下,这是为什么呢?

顶尖武功威震华夏

关羽的出场是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王朝的没落,原有固化的阶层体系被打破,关羽这类草莽英雄注定不会碌碌无为。

在涿郡他认识了同样心怀天下的刘备和张飞。

三人情投意合,义结金兰,在大哥刘备的带领下,他和三弟张飞带领着家乡的子弟兵投入了官军的行列。

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后,董卓又霸占了朝堂。

四世三公的袁绍和袁术兄弟汇集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他。

在临近东汉首都洛阳的汜水关,西凉兵马在董卓麾下大将华雄的带领下先是打败了诸侯的先锋官孙坚,后斩杀了诸侯多员大将。

一时间,诸侯联军士气低迷,诸侯们叫苦不迭。

这时候仅担任马弓手的关羽主动站出来请战,片刻之间斩杀了华雄,瓦解了西凉军的士气,诸侯联军一鼓作气拿下了汜水关。

虽然他并未因此获得封赏,然而这一战却拉开了他封神的序幕。

面对袁绍首席大将颜良和文丑,曹操手下多员名将不是对手,眼看着曹军大败。

关羽匹马单刀,冲出阵营,仅用一刀就结束了战斗,扭转了战局。

这样的场面和当代推崇暴力美学的武侠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让广大观众看起来大呼过瘾。

然而更让人感到过瘾的是,他陪着刘备赶赴东吴周瑜的营帐进行和谈,面对周瑜的心怀鬼胎。他横眉冷对,仅凭着眼神就吓破了周瑜的胆,从而化解了一场鸿门宴。

料想,如果关羽没有之前那些封神之战,准备了众多刀斧手的周瑜会如此的胆怯么?

这些精彩的片段,千百年来不断地被改编成各种题材的作品供人欣赏,几乎关羽的每一次登场都赢得了满堂喝彩。

关羽的武功和忠义成为了封神的条件

在诸侯当中,除了刘备,对关羽最为重视的就是曹操。

尽管曹操本身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但是他却非常喜欢忠义之人。

关羽的武艺和忠义让他爱不释手,在土城约三事之后,他更是不遗余力拉拢关羽,从官爵、金银、美女到当时第一名马——赤兔马,他都不吝惜。

然而关羽的心中却认定了“忠臣不事二主”,一心想要追寻下落不明的刘备。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就抛弃了曹操所给的一切(除了赤兔马),带着刘备的两个妻子就踏上了寻找刘备的路途。

这样的举动,符合中国社会文化中最核心的忠义思想,被社会的各个阶层所认可。

经历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后世的皇帝们在注重军人武功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于忠君思想的培养。

在宋代,当汉民族面对北方强大的契丹和女真的时候,宋朝皇帝就把关羽推上了神坛,用他的忠义和武功来激励大宋的将士们。

到了明代,一直应对蒙古威胁的大明皇帝更是进一步不断地给他修建庙宇,封官加爵,以此来教化军民。

关羽不仅成为了中国汉代的将军,更是成了中华民族的武圣人。

然而熟知三国的人却知道,关羽虽被封武圣人,但是却在大意失荆州之后,穷途末路,死状极惨。

这样的圣人是有缺点的,这样的结局其实也是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好的。

性格决定命运,孤傲秉性失地丧命

关羽武功高强,在战场上跟敌人单挑,鲜有败绩,他夜读春秋,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这样的人文武双全,往往也拥有一定的傲气。

他看不起别人,自然也就不懂得如何处理比打斗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缺点在他担任大将,负责沙场上跟敌人的单挑的时候是显示不出来的。

但是当刘备把防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他,自己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文武大臣挺进益州的时候,他的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了。

荆州是四战之地,北有曹操,南有东吴,非有大才者很难担当重任。

刘备走前,已经和东吴结成了“孙刘联盟”共同抵挡曹操。

关羽镇守荆州的基础,就是要保持和东吴的良好关系,保证后方的稳固。

然而在孙权派来使者想要求亲的时候,关羽竟然傲慢地辱骂孙权是狗。

这样的举动,无异是把本不稳固的联盟关系,推向了破裂的边缘。

本就觊觎荆州要地的东吴,自然再一次把眼睛放到了这块荆州肥肉身上。

刘备在西线发动了汉中之战,关羽在东线也策应着发动了樊城之战。

曹操一时间左右受敌,焦头烂额,只能采取守势。

在关键时刻,东吴大都督吕蒙采取白衣渡江吸取荆州,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荆州。

关羽腹背受敌,瞬间攻守之势逆转,只能率军逃命。

在他困守麦城期间,他派出廖化到上庸向刘备的义子刘封求救。

然而刘封却恨关羽当年在刘备面前没有为自己说好话,拒绝出兵相救。

他的这一举动成为了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造成了关羽凄惨的下场。

麦城原本是一座城墙矮小的空城,既无兵马又无粮草,根本无法防守。

关羽迫不得已只能带领关平和少数人员从小路突围寻找救兵。

可是英雄迟暮,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他再也无力抵挡东吴的伏兵,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被孙权杀害了。

他死后,他的头颅被孙权送到了洛阳,进献给曹操,而身子却被葬在了当地,落得个身首两地的悲剧。

试想,如果他能够修心养性,懂得隐忍,接受孙权的拉拢,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当然,如果是这样的关羽,天下又岂会有武圣人的传说?

更多文章

  • 《过秦论》背后的历史故事,秦统一六国的策略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统一六国的关键战役,秦统一六国视频全集,大秦统一六国演变图

    秦孝公时期:联合齐赵,削弱强魏(一)秦国建立之初,国小势弱,长期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建国之初的几百年间,几乎与东方诸侯没有接触。到了秦穆公即位,秦国招贤纳士,东败晋国,西破戎狄,国势大振,开始活跃在争霸的历史舞台。然而秦穆公逝世后,直至战国初期,秦国陷入长期的内乱之中,逐渐落后山东诸国,日渐被轻视。

  • 四年的楚汉战争,是英雄与英雄的较量,也是人才与人才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汉历史讲解,楚汉战争全集免费视频,楚汉争霸西楚霸王

    一是范增岁数不小了。都七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古人平均寿命都短,这岁数在当时是很罕见的。见多才能识广,这倒也不全是自大之语,这涉及阅历深浅的问题。人大一岁就多一岁的经验和经历,不是全无用处的,毕竟谁也没让思想静止。所以范增在识人、做事上肯定有独到之处。随项羽入关后,他断定刘邦将来会是项羽最棘手的敌人

  • 《春秋》没有记载的春秋明君,闲看晋文勤王郑武扩张秦文据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勤王是昏君还是明君,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的原因总结

    [var1] 但对齐国而言,即使是西周时期,稳定的五十年也是难得的时段。前816年,齐厉公因暴虐被国人群起攻杀;再往前五十年,前868年,齐哀公因为纪国进谗言,周夷王烹杀齐哀公,继位的齐胡公迁都薄姑(今山东博兴)。齐庄公姜购去世不到五十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 庄公姜购之前,齐国的混乱

  • 刘备是个真正的英雄,不然如关张这样的豪杰,怎会追随左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当时公孙瓒一意孤行杀了刘虞,你知道刘虞在当时天下名望有多高吗?不知道去翻下资料,看看当时多少人要为刘虞报仇,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要不是因为和公孙瓒有故交,早都起兵干他去了,当时的公孙瓒就是公敌,刘备为了划清界限才去投陶谦的,丹阳兵也是陶谦主动给的,至于后面那些扯的。刘备几十年都不知道该怎么取天

  • 《大秦赋》中李斯要被“洗白”,韩非之死竟是秦王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图:网络[var1] 有《大秦帝国》完结篇之称的《大秦赋》正在热播中。 在经历了嫪毐之乱,吕不韦被逼自尽,桓齮与李牧交战败北后,《大秦赋》终于迎来另一个看点,那就是韩非之死。关于韩非之死,历史上一直是个悬案,一种说法是韩非入秦后并未得到秦王重用,反而被投入牢中,不久就被处死。[var1] 另一种说法

  • 刘备是个性情中人,他有一定军事能力,而且还有点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张飞赵云枪好还是盾好,刘备无耻要将女儿嫁给末将,庞统临死前终于看清刘备真面目

    亲自鞭打督邮,打的那是鼻青脸肿,然后挂印而去,这锅可不能让张飞背,后面他又因为军功被提拔为一方军阀,后面的事和演义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什么让徐州,丢徐州,和曹公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暗算吕布,衣带诏,都差不多,然后来到曹操派刘岱打偷了徐州的刘备那里,刘备正史是把刘岱暴打一顿,然后还口出狂言“使尔等百人来,

  • 《大秦帝国》:秦始崛起皆赖商鞅?君臣肝胆相照,为何万古国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大秦帝国秦国是如何灭亡的,嬴渠梁与商鞅肝胆相照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举法之教,秦人大治。”“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这是后世名家对商鞅的评价,商鞅变法的功绩,永垂史册。公元前338年的冬天,秦惠王赢驷元年。咸阳城渭水草滩,一代名臣商鞅(又名卫鞅、公孙鞅)被处以极刑——五牛分尸。闻风而动的百姓们,纷纷涌向咸阳城,为商鞅送行。行刑前,上大

  • 《大秦帝国》:务实的秦国。赳赳老秦 共赴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原文,大秦帝国之兴衰史,赳赳老秦

    [var1][var1]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一部剧情,历史,古装片,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 [var1] 时为西北边陲络尔小国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挞伐,而今已在灭国边缘。秦献公身死战场,年纪轻

  • 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也突然死了?原因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吕蒙斩杀关羽引来杀身之祸,白衣吕蒙为啥叫白衣吕蒙,关羽与吕蒙

    来看《三国演义》是怎么描写吕蒙之死的。 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看到没,用计谋

  • 为什么历史上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秦始皇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扶苏为什么斗不过胡亥,扶苏胡亥名字是什么意思

    其实不仅仅是扶苏和胡亥,嬴政剩下两个儿子在人称呼之中看起来不姓“嬴”。除了这个事情比较可疑,还有就是很多人还有历史上很多文章都叫秦王嬴政儿子为“公子扶苏”、“公子胡亥”、“公子高”,皇帝的儿子为什么要叫公子呢?这些疑问,还要从下文为各位读者进行解答。 一、为何“不姓嬴” 其实这件事情非常简单,嬴政的